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文豪1978 > 第543章 中国名片

第543章 中国名片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中国名片
    从天上看去,沪上市区大片都是漆黑的,其中点缀着零星的光带。
    沪上搞浦东开发,将之前在沪上有过投资的外国企业联系了个遍,可响应者廖寥,且都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哪家外商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所以一把手来亲自接机,也就不奇怪了。
    寒暄一阵,众人上车。
    沪上方面将林朝阳一行人安排在了新锦江饭店,到饭店安顿下来已经是九点多了,时间太晚,一路舟车劳顿,大家早早便休息了。
    第二天,政府一把手一早又来到了新锦江饭店,昨晚他便说了要陪林朝阳夫妻俩吃早饭。
    1988年开业的新锦江饭店是如今沪上的第一高楼,153米的高度可以俯瞰整个沪上。
    在他的陪同下,一行人乘电梯至上顶层的观景台,再乘电梯下到41层的旋转餐厅。
    「这里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旋转餐厅,有424个餐位,再这里聚餐品茶,可以欣赏到浑然一体的云天星斗和沪上美景。」
    一把手在介绍旋转餐厅时,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
    他骄傲的不是餐厅本身,而是脚下的这片热土。
    今天的早餐,说是早餐,不如说是一把手借早餐专为林朝阳夫妻举行的推介会。
    一进餐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落地玻璃窗前的巨大圆桌所吸引1,上面放着两幅大照片。一张是沪上地图,一张是浦东地图。
    与下方的沪上风景互为对照,相得益彰。
    另外上面还有一幅沙盘,准确的说是陆家嘴中心区灯光模型。
    「这是我们准备在年后向老人家汇报的模型,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先拿朝阳同志丶玉书同志您二位练练手,给二位介绍一番如何?」一把手风趣的说道。
    林朝阳夫妻俩自无不可,这种事本来就是应该的。
    「开发浦东,第一个需要的是钱,实话对二位讲,我们没钱,不是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是我们政府的钱还有更重要的用处,不能挪到开发上。
    二位能来,我要代表沪上市政府丶沪上人民表示感谢-」
    开发浦东的第一步是开发陆家嘴,我们对陆家嘴的规划是这样的。
    目前的陆家嘴是已有路网的,但都是沿着黄浦江岸线走向且比较窄,最宽的浦东大道也只有双向四车道。
    随着开发量上去,交通肯定无法承载———」
    一把手的介绍跟一般的招商话术不同,多少有点高屋建领,这不仅是因为他跟一般的招商领导站的高度不一样,最关键的是他也没把林朝阳丶陶玉书夫妻俩当成一般的为了利益而来的商人。
    能在祖国的一声号召下,二话不说来到浦东投资的,那能是一般的商人?
    这顿早餐持续的时间可比平时长多了,但大家并未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等讲得差不多了,一把手便打算带着林朝阳一行人亲自到浦东走一走。
    可就在这个时候,秘书走过来跟一把手耳语了几句,一把手神色郑重起来。
    待秘书退下去之后,他冲着林朝阳夫妻露出笑容。
    「二位跟我去西郊宾馆走一趟吧。」
    西郊宾馆?
    见夫妻俩不解其意,一把手便轻声解释了两句。
    等到下午,一把手还有事要忙,便让副手倪同志陪同林朝阳夫妻俩到浦东考察考察。
    沪上人有云: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九十年代之前,沪上市区的面积很小,从地图上看,地域广阔的浦东更能吸引人的主意。
    可惜的是自沪上开埠以来,沪上的发展就是向西的,从黄浦江的西面开始,
    之后有了公共租界丶有了外滩丶有了南京路丶有了以国际饭店为市中心的原点。
    经过百年的发展,浦东与浦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浦东,西侧沿江从南到北,形成了沪上的主要港区。
    港区内,厂区丶商业丶生活区拥挤在一块,这里也是最早形成的浦东城市化区域。
    但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形成如纽约丶伦敦丶巴黎等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局面。
    多年以来浦东的市政建设一直落后于浦西,道路狭隘,居住条件简陋,文化设施稀少,水陆交通极为不便。
    在倪同志的带领下,林朝阳一行人来到了东昌路。
    这里是浦东地区最繁荣的商业街,被沪上人民戏称为浦东的南京路,与之成丁字形相交的一条叫烂泥渡路。
    烂泥渡路大约四五米宽,一旦雨天,水漫泥路。
    」-那边的煤码头,早年间码头工人大多来自苏北农村,逃荒到浦东,在烂泥渡搭起简棚作为挡风避雨的居所。
    所以沪上有句俗语,叫『若要苦,来到杨树浦,再要苦,来到烂泥渡。』
    这边的人都习惯管去浦西叫到『沪上』去,因为浦东不是沪上,是乡下。」
    倪同志在介绍情况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
    林朝阳却笑着说道:「你们这是以浦西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要是以我的眼光来看,这里的情况可要比全国90%的地级市强多了。」
    刚才倪同志介绍了一些浦东详细情况,以他们现在陆家嘴为例,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9个大型央企和沪上重点企业,还有14个码头仓库,250多家小型企业商店。
    如此密集的工商业,说这里欠发达,也只有沪上人民能同意了。
    倪同志苦笑道:「对比金桥丶外高桥那些以农田为主的区域,陆家嘴这边的条件确实要好很多。不过我们现在要搞开发,这些原本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
    要搞开发,动迁是大难题。
    陆家嘴人口丶建筑丶企业众多,未来的动迁任务异常艰巨。
    半天时间对于要考察浦东而言太过短暂了,出于谨慎和热情,沪上方面为林朝阳一行人安排了好几天的行程。
    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对现在的浦东有个更清晰丶全面的认知,坚定投资信心。
    可林朝阳夫妻俩却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浦东逛了一下午,第二天一早倪同志再次出现在新锦江饭店楼下,打算邀请他们继续去考察,夫妻俩却拉着倪同志说:
    「咱们来谈谈投资的事吧!」
    倪同志:嗯?
    林朝阳夫妻俩不按常理出牌,但倪同志好歹是见过大世面的,在最初的惊讶过后立刻淡定下来。
    如果沪上是想让林朝阳夫妻俩来买地直接搞开发,夫妻俩还真不一定会投资,因为地产确实不在他们经营的产业范围内。
    但为了开发浦东,沪上创新性提出以地皮入股,与外资公司建立合资公司,
    共同进行联合开发的模式。
    说白了,就是一方出地丶一方出钱,双方共同经营,但是是以国资为主。
    对于专门从事地产行业的商人来说,这样的策略不太友好,但对于林朝阳夫妻俩来说却是刚刚好。
    倪同志又将夫妻俩请上41层的旋转餐厅,指着浦东地图上黄浦江最中心的那道湾。
    「我们打算在这里拿出一块24公顷的土地进行开发,两位觉得如何?」
    陶玉书微不可察的颌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块位置算是浦东和陆家嘴地区最精华的位置了,而且也是距离浦西最近的,拿出这块地足以证明沪上的诚意。
    林朝阳看着这块地心里则更加感慨,陶玉书不明白这块地的含量,他却知道。
    这不就是后世沿江而建的富都世界嘛!
    说富都世界很多人没概念,隔着一条黄浦江,它的对岸就是大名鼎鼎的外滩介绍了地块的情况,倪同志又介绍了这次的合资模式。
    这次沪上政府将和他们共同成立一家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
    沪上方面以24公顷的毛地按55%比例入股,林朝阳夫妻俩则以对应的45%资金,即1350万美元入股。
    因为过于激动,倪同志的语速很快,侃侃而谈十多分钟,说的口乾舌燥。
    终于介绍完了之后,他战术喝水,然后观察着林朝阳夫妻俩的神色。
    「二位有什麽想法尽管提,都可以商量!」
    「确实有点想法。」陶玉书说。
    倪同志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无非是杀价嘛,人家远道而来,抱着一颗拳拳之心,政府方面做点让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看这块地小了点!」陶玉书又说,
    倪同志沉默了。
    陶玉书解释道:「陆家嘴是浦东的精华,政府方面拿出这块地确实很有诚意。
    不过我是这麽想的,浦东这麽大的地方,要开发不可能指望一两个富豪的财力,而应该举全国乃至全球之力。
    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既然我们夫妻俩第一个来了,虽然财力微薄,能做的有限,但还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浦东的第一个开发项目,应该能够汇聚世界精华,集中开发沿江展示带,打出一张『世界牌』。
    让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国的决心,唯有这样,才能坚定那些犹豫观望的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
    陶玉书的话铿锵有力,听得倪同志热血沸腾。
    知道的这是爱国商人,不知道的以为这是D员开动员大会呢。
    陶董事长,一颗红心啊!
    「24公顷的地方小了点,不够展现咱们的雄心,最主要的是一千多万美元的资金确实不够干什麽的。」
    倪同志的表情有些微妙,一千多万美元不够干什麽的?
    这话也就从您嘴里说出来才这麽清新脱俗。
    我们沪上了大半年才拿出1个亿来,还分给了好几家下面的单位。
    心思转念之间,倪同志脸上露出热情洋溢的笑容。
    「玉书同志的想法高屋建领啊!『沿江展示带』,这个提法好!跟我们市政府的『沿江片』的想法不谋而合啊!」
    他先大力恭维了两句,然后又问林朝阳,「朝阳同志有什麽想法没有?」
    林朝阳:「玉书说得对!」
    倪同志点了点头。
    好,不愧是一家之主,一锤定音!
    「二位稍等,我去打个电话。」
    半个多小时后,一把手重新出现在了新锦江饭店。
    快过年了,他今天本来是在下面工厂视察,一接到倪同志的电话,立马提前结束了行程。
    本以为人家是来做个表率,没想到是想当一把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这一把手如何能不亲自来一趟呢?
    再次见到林朝阳夫妻俩,一把手的笑容灿烂的如同冬日暖阳。
    有了一把手这位能拍板的在场,双方的谈话进行的十分顺畅,尽显格局。
    「1亿美元!」
    陶玉书喊出了一个数字,声音并不洪亮,却震撼人心。
    「这1亿美元,我不做具体要求,由咱们沪上方面来统筹规划,看看能做到多大的开发规模。
    我只有一个愿景,那就是一定得要把这一片的开发打造成为一张面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一把手和倪同志再次被陶玉书的发言鼓动得热血沸腾。
    一旁的林朝阳直呼好家夥,媳妇这演技现在越来越出神入化了,完全是深水湾道街道办D组书记的水平啊!
    「感谢玉书同志丶感谢朝阳同志,感谢二位同志的大力支持!」
    一把手握住夫妻二人的手用力的上下摇晃着,脸上写满了激动。
    筹资规模一下子从预想的千万美元级别跃升到亿元级别,一把手既意外又惊喜,立马将沪上市政府丶浦东开发办丶陆家嘴开发公司等多方工作人员都召集到了新锦江酒店旋转餐厅。
    「就在这里研究,今天之内必须拿出方案!」
    一把手下了军令状,几十号人围着模型和地图绞尽脑汁。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沪上现在的夜晚,远没有后世的灯火通明丶纸醉金迷,
    尤其是黄浦江东岸,放眼望去,漆黑一片。
    当下属们拿着商讨出来的结果交给一把手,他看完之后脸色不怒自威。
    「人家出1亿美元,我们就给这麽点地方?」
    「少是少了点,但这是我们陆家嘴丶我们浦东的精华啊,领导!」
    任浦东开发办政策研究室主任丶陆家嘴开发公司总经理的王安德说明道。
    一把手摇了摇头,「少了,让人家寒心啊!」
    王安德沉默,倪同志在旁提议道:「把北面这一片再划进来怎麽样?」
    「太多了,也得考虑未来的开发啊,以后还会有外商进来。」王安德说。
    「没有现在,哪来的以后?再说,还有那麽多地呢!」倪同志说。
    两人争论了一句没再说话,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一把手。
    一把手面色凝重,沉吟片刻,最后钢笔在地图上一挥,将倪同志提的那片区域划了进来。
    「就这样吧!」
    跟下属们讨论出具体方案后,一把手又打电话跟主要领导同志商量了一声。
    在短暂丶严肃的讨论后,沪上方面最后决定拿出黄浦江东岸丶陆家嘴区域最精华的180公顷毛地。
    这个地块比原本的24公顷大了7倍,刚好匹配了陶玉书给出的1亿美元投资额,双方的入股比例依l旧是55%:45%。
    一把手站在落地窗边郑重的再次握住了林朝阳夫妻的手。
    「之前玉书同志说,要把对陆家嘴的开发打造成为一张中国名片。
    要我说,你们这样的爱国企业家才是『中国名片』啊!」
    面对一把手发自内心的盛赞,夫妻二人闻言连忙谦虚了两句。
    沪上计划在年后举办发布会,公布林朝阳夫妻对浦东的投资。
    这项投资名义上是由夫妻俩的独资公司出资的,公司现在影子还没有呢,夫妻俩这几天得先成立公司。
    赶上过年,哪怕沪上这边一路绿灯,办手续也得几天,更何况还有资金出港的问题。
    1亿美元,换算成港元就是近7.9亿。
    夫妻俩旗下的几家子公司现金流很健康,尤其是林氏影业。
    今年林氏影业的《忍者神龟》全球票房大爆,现金储备高达8.5亿港元,富得流油!
    至于把林氏影业的资金抽乾了的问题,陶玉书一点也不担心,反正上市也要融资,这钱不花白不花。
    「我有个不成熟的意见—————」握手之后,陶玉书说道。
    他神色庄重的说:「好名字!」
    谈好了投资的事,林朝阳夫妻俩本打算第二天就飞燕京。
    可沪上方面却热情的将夫妻俩留了下来,让他们无论如何多待两天,腊月二十六这天特地为夫妻俩办了一场宴会。
    在宴会上,林朝阳还见到了大半年没见的谢靳。
    「领导知道我跟你熟,特地叫我过来陪客的!」谢靳对林朝阳说。
    这年头没有什麽娱乐圈,得叫文艺界,如谢靳这种名导出入于各种政府高端会议和活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愧于「人民艺术家」的名声和地位。
    《赤壁大战》得到了陶玉书的支持,资金没有了后顾之忧,从年初就在筹备,到现在还没开拍。
    这也没办法,这年头投资3000万人民币的电影,对标的几乎是后世投资二三十亿的大片,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这大半年时间里,谢靳没有一天是闲着的。
    「电影筹备的怎麽样了?」
    「差不多了。多亏了玉书的决定,搭上了央视的东风,省了大力。」
    央视版《三国演义》现在也在筹备当中,跟《赤壁大战》同是三国题材影视作品,二者在取景上有着天然的趋同性。
    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陶玉书联系了央视,提出租用《三国演义》拍摄基地的想法。
    央视版《三国演义》投资1.7亿人民币,规模好大,其中1亿元都是用于建设拍摄基地的,剩下7000万预算用来拍戏,央视的资金也很紧张。
    能开源节流当然是好事,陶玉书的这个提议很快便得到了央视的大力响应。
    这样一来,双方都省下了不少资金,付出的无非是那麽点协调工作。
    《三国演义》规划了84集剧情,规模浩大,计划明年开春拍摄,周期长达3
    年,怎麽着都能协调开。
    除了拍摄基地的共同使用,双方在演员上也有共用的。
    比如陆树铭饰演的关羽,央视那边选定了之后,谢靳也看中了他的关羽扮相,到时候还得协调演员的拍摄时间。
    这也就是有谢靳这个名导的面子,否则央视断不可能放人。
    「什麽时候开机?」林朝阳问。
    「我计划4月份,跟央视错开一个月。只要能拍起来,明年应该能拍完,后年上半年上映问题不大。」
    察觉到谢靳言语中的急切,林朝阳宽慰道:「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谢靳苦笑,「3000万啊!能没有压力吗?要是拍砸了,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你越这麽想,越容易拍不好。」
    「唉,尽力而为吧!」谢靳叹了口气。
    然后他又说:「有个事你跟玉书说说呗?」
    「让我吹耳边风?啥事?」
    「演员的事呗。玉书想多用两个明星,可这人选确实跟我理想中的形象有点差距。」
    陶玉书的想法也很好理解,《赤壁大战》要往国外卖,肯定要放几个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
    不过她也充分照顾了谢靳的想法,并没有强硬的以老板的身份直接决定演员,而是一直在跟谢靳商量。
    「谁啊?诸葛亮还是周瑜?」
    《赤壁大战》讲的是赤壁的事,主要出场人物就那麽几个,能让谢靳犯愁的大概就是在这两人中间了。
    「周瑜我已经交给燕京人艺的小濮了,玉书也认可小濮的扮相。是诸葛亮,
    她还是坚持让周润发来演。」
    林朝阳问:「你觉得周润发不行?」
    谢靳愁的牙咧嘴,「不是不行,怎麽说呢?要是按照《三国志》的标准,『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他的形象也没什麽毛病。」
    听到这里林朝阳明白了,《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选演员的标准当然得往《三国演义》上靠。
    《三国演义》是作品,追求的事审美和浪漫,它里面对诸葛亮是如何描述的?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擎,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润发,就差点意思了。
    周润发是英俊有馀,文气丶神气不足。
    「那你有没有人选?」林朝阳问。
    谢靳摇了摇头,「没有。」
    「还有俩月就要开机了,你主演没定,还要换?」
    「我这不也在找嘛!」
    林朝阳知道谢靳在《赤壁大战》的剧本创作上让步了很多。
    早在五十年代末,谢靳便跟梁信商量着要将《赤壁大战》搬上银幕,梁信是《红色娘子军》的编剧。
    89年梁信终于写完了《赤壁大战》的剧本交给了谢靳,之后谢靳跟林氏影业合作,深知3000万投资的来之不易,于是听从了林氏影业的想法,在剧本中加入了一些商业化元素。
    想到这里,林朝阳也体量谢靳的不容易,说道:「我给你推荐个人选吧。」
    「谁?」谢靳眼睛亮了起来,他对林朝阳的眼光还是很信任的。
    「央视那边的诸葛亮———
    他的话还没说完,谢靳疑惑的说道:「央视那边?他们诸葛亮还没选出来呢!」
    电影也好丶电视剧也罢,因为拍摄周期的原因,演员往往不是同时选出来的。
    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时间跨度好几年的电视剧,很多演员进组的时间可能都间隔了一两年。
    唐国强的诸葛亮是直到91年秋冬的时候才由总导演王扶林亲自定下的。
    这个决定在当时还遭受了不少非议,大家普遍认为唐国强演技一般,撑不起诸葛亮这个角色。
    林朝阳对于这个细节不清楚,听着谢靳的话,他心中略感异,改口道:「央视那边的诸葛亮也可以参考我们这个。」
    「到底谁啊!」谢靳以为他在卖关子,忍不住追问。
    「你的老熟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66/20654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