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文豪1978 > 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

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又成反思文学了
    “哎呀!我就说《当代》不愧是名刊种子,编辑同志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眼光独到。
    你说也是巧了,我那部小说刚写完,老李就来找我,这小说真就是给你们杂志准备的。”
    “哈哈,说的没错!”祝昌盛爽朗的笑道。
    晚上回到家,林朝阳告诉陶玉书:“我那小说被《当代》录用了,会发表在今年的的,《人民》编辑部也被安排到了这里办公。
    相比在人文社时的办公条件,《人民》编辑部如今的办公条件无疑要比以前艰苦了很多。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是去年由文协主办,《人民》承办,之前因为《人民》还没跟人文社分家,所以名义上人文社也是奖项的主办方。
    只是今年《人民》被文协收回到作家出版社旗下,主办方也就没有人文社的事了。
    去年是奖项首次评奖,作为中国界被界一大批人痛骂,而这回,他的文章却被许多人奉为了圭臬。
    反思的风正逐渐兴起,作为最早在公开媒体上提出这個概念的人,林朝阳的《牧马人》也顺理成章的被许多人归到了反思的队列中来。
    另外还包括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方志的《内奸》等一批作品。
    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因为一篇文章,林朝阳刚挨完骂又开始受捧,这事既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反讽意味,又充满了魔幻主义的荒诞不经,让每一个熟知事情来龙去脉的人都忍不住发笑。
    “不过要说《牧马人》是反思也没什么问题,这篇小说的反思精神超越了单纯的宣泄和控诉,即便是放在反思当中也当得起是一面旗帜。”崔道义赞许道。
    这两年伤痕蔚然成风,以揭露和批判嗡嗡嗡期间的社会悲剧和个人苦难为主要内容,其社会意义和价值自然不可否认。
    相比伤痕更加情绪化的宣泄,反思的思想性和哲理色彩要更浓厚一些,对于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和人性弱点也不单纯的止于报复性的批判,而是具有更加理性的剖析和反思。
    这两者很难说孰优孰劣,但两者的流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了几分新旧交替的色彩。
    林朝阳以《牧马人》一篇小说横跨两种思潮,在界许多有识之士看来,颇有几分传奇性。
    当然了,这种变化可能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关注到。
    只不过文坛总有一些好事者,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有吃瓜心理,才让这种讨论有了市场。
    “光凭着这份见识,朝阳就比如今文坛的绝大多数人高出了一个层次。”崔道义感叹着说道。
    王扶点了点头,“确实有见识,最主要的是有胆识,敢于表达态度。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她又说道:“昨天我听荣大吹说,他们拿到了林朝阳新写的小说,还是长篇。”
    王扶口中的荣大吹,是《当代》的编辑荣世辉,人文社的资深编辑。因为热爱吹牛,才得了这么一个雅号。
    “啊!”崔道义惊讶的出了声,“长篇?这才几个月?”
    “我当时也纳闷,据说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写出来的。”
    崔道义再次惊讶,“不到一个月?抄也没那么快吧?荣大吹的话听听就好了。”
    可他一想到林朝阳写出了新小说,自己却不知道,还被《当代》给截胡了,心里就一阵难受。
    “太快了,这也太快了!”崔道义自己嘀咕了好一会儿,又问王扶,“知道小说写的什么吗?”
    “不知道,荣大吹就说是意识流。”
    “意识流?他怎么写起这个了,这个流派国内可没人写吧?”崔道义感觉自己今天不停的在惊讶。
    “谁知道呢?年轻人接收知识的速度快,总是有些新奇想法。”
    崔道义跟王扶聊着天,长吁短叹,满心遗憾。
    数日后,章德宁一脸喜色的跑到燕大图书馆。
    “朝阳,你的《牧马人》得奖了!”
    “什么奖?”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啊,《人民》办的那个奖啊!”
    章德宁的话没有出乎林朝阳的意料,她这个时间点来报喜,只能是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评奖。
    “你怎么不高兴?”章德宁见林朝阳脸色平淡,忍不住问道。
    “没不高兴啊,挺高兴的。”林朝阳说道。
    得奖他确实挺高兴的,不过因为之前就预料到《牧马人》大概率会得奖,所以那种初听得奖的喜悦和兴奋大打折扣。
    表现在脸上就多少显得有些波澜不惊,看在章德宁眼中,觉得林朝阳这是在故作矜持。
    “你现在佳作频出,以后恐怕要拿奖拿到手软呦!”
    “奖项哪有那么好拿。”
    《牧马人》是发表在《燕京文艺》上的,评奖结果刚刚出炉,自然得由章德宁这个责任编辑来通知林朝阳。
    “光说得奖,有奖金、奖品没?”林朝阳问。
    “我就猜到伱得问。”章德宁自诩已经摸透了林朝阳的脾气和喜好。
    “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如果没有在《人民》上发表过,《人民》会予以转载,后续人民出版社会给获奖作品结集出单行本。
    还有就是请获奖作者们到燕京来开会,每个发给纪念性奖状……”
    章德宁提到《人民日报》转载作品和结集出版对林朝阳来说是个好消息,他可以连着收获两笔稿费,不过纪念性奖状这种就没意义了。
    “挑点重点的说。”他提醒道。
    章德宁白了他一眼,知道他所谓的“重点”是指跟物质相关的奖励。
    “获奖作品按照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一百元、八十元、六十元的奖金或书籍。”
    章德宁说完这一句就没了动静,林朝阳等了半天,问道:“完了?”
    “完了。”
    “好歹也是全国性评奖,就这么点儿奖金?”
    章德宁说道:“那不是还有稿费吗?”
    “稿费是稿费,奖金是奖金,怎么说也是全国性评奖。”
    林朝阳摇着头,脸上满是失望。
    章德宁满脸嫌弃的看着他,决定岔开话题,“最近写新作品没?”
    “写了。”林朝阳痛快道。
    章德宁顿时喜上眉梢,问道:“稿子呢?给我看看!”
    “给《当代》了!”
    一道晴天霹雳劈下来,章德宁脸上的笑容凝固在那里。
    “给《当代》了?怎么又给《当代》了?”
    上回《高山下的花环》给《人民》就不说了,这回有了新小说怎么能给《当代》呢?
    还没等她兴师问罪,林朝阳便说道:“人家稿费给的高啊,千字十块!”
    林朝阳说话的时候还朝章德宁比了个手势,强调这个稿酬标准的重要性。
    “千字十块,我们又不是不给你!”章德宁瞪着眼睛说道。
    “上回你们就没给。”
    章德宁有种要吐血的冲动,“上回给你涨到九块,这回不就十块了吗?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家《当代》就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收获》也没有。”林朝阳理直气壮的说道。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66/2015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