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回家过年

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全款买房,我躺平了跟她离婚后,豪门前夫彻底失控皇修盛唐风华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毁容沉塘后,特工王妃送全家火葬场!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创业在晚唐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

    腊月二十八,阳历二月四号上午八点,蒋梦言穿着一身簇新的“红卫服”套装回到居民点路东九十六号。
    “红卫服”是什么服装款式?其实就是仿65式军装的式样做成的儿童服装而已。运动时期,最时髦的穿戴就是军装、军帽、军挎包。蒋梦言今天就是这么一身穿回来的。这是干妈为他准备的新年礼物。
    “奶奶,我回来了!”
    “回来了好,我们正等你呢。”奶奶的房门没开。声音是从房间里传出来的。
    老六蒋冬菊见了蒋梦言这一身新衣,羡慕的眼睛发亮。忍不住上手摸了摸。末了跟蒋梦言商量:“七,等会去照相你借我穿一下好不好?”
    蒋梦言之所以穿上这套衣服,无非是想要让干妈高兴。他自己一个从后世回来的人,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穿过?这种服装,他还真就看不上眼。于是,就痛快地脱下来让老六试穿。
    老六虽然大两岁,但与七个头差不太多。加上这身衣服对蒋梦言来,裁剪的稍大了一些,所以老六穿了正好合身。戴上帽子,挎上书包,很有点英姿飒爽的女兵样子。
    “六姐,这衣服你就穿着吧,送给你了。”
    “老六这趟城里来的值,这又捞着了!”蒋雪梅打趣。
    “四姐,你不带我来城里读书,还能不让我得点?”
    “让你得,谁不让你得了。”蒋雪梅生怕惹着她了,又闹着来城里上学。为转移话题,就朝老五喊:“老五,去看看奶奶准备好了没。”
    “我早就在这里候着了,你们弄好了就走。”许奶奶收拾的齐齐整整,已经站到大门口了。
    今天去照相馆拍合影照是早在做风雪帽时就商量好的。
    锁好大门,一家五口就浩浩荡荡地上街。老五老六走在前头,蒋梦言挽着奶奶走在中间,蒋雪梅走在最后。难得这几天都是晴天,虽然气温较低,但在太阳底下,能清晰弟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知道今天照相馆里肯定人多,所以蒋梦言在大家吃早餐时,先跑去照相馆开票排上了队。他开了四张大二寸的照片,每张五角二分,总共支付了两元零八分钱。
    平常时间,照相馆的顾客大多是赶时髦姑娘伙。逢年过节的日子,来拍照的则是亲朋、好友、家里人。以纪念合照为主。所以,每一组顾客的拍摄时间都拖得较长。
    还好,等奶奶和姐姐们到达照相馆时,排在他们前面的顾客,只剩下三组了。
    再等了不到半个时,就轮到了蒋梦言了。
    蒋梦言先安排拍了一张全体合影。第二张,拍了蒋梦言和奶许奶的合照。第三张,拍了蒋家四姐弟的合影合。最后一张,拍了蒋雪梅三姐妹的合照。
    拍完照回到家里,蒋雪梅做午饭,老五老六在大门口踢毽子。蒋梦言陪奶奶坐在门口晒太阳。
    蒋梦言跟许奶奶做工作,希望带许奶奶一同回放鹰台过年。
    许奶奶觉得与他们这几个孩子的感情是到位了,但与蒋家的其他人还不熟悉,还没有到可以去家里过年的份上。所以,就不愿意去。蒋梦言觉得奶奶考虑的有道理,尊重许奶奶的想法,就没有再啰嗦。
    一家人吃了午饭,蒋梦言拿出专门为许奶奶准备的年菜三样——鱼糕、肉丸、卤猪头肉。送到许奶奶堂屋的饭桌上。
    “奶奶,我们要回放鹰台了,您老保重!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那我们约好回来的时间,我做好饭等你们。”
    “初八,我们初八上午一准回来。”蒋梦言替姐姐做了决定。
    四姐弟跟许奶奶道别,背着各自的包包,向车站方向出发。
    许奶奶望着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泛起一阵不舍。眼眶一红,转头就回房里去了。
    班车到达坛子口农场时是下午两点半钟。今天没有人来接站,姐弟四人只能步行八里土磕路回家。
    走了不到四里地,老五老六就嚷嚷着走不动了,雪梅和梦言就将他们的背包接过来背在自己身上。这时,晴天转为了阴天,阴天又逐渐转为阴暗,天虽然没有全黑,但天色失去了明朗,有雨雪来临的压迫感。
    路过一大片冬麦田,乌鸦叫声一片。抬眼望去,天空中、麦地里到处都是乌鸦,目测数量能有万只以上,黑压压的一片。这么大规模的乌鸦阵群,之前从未见过,让姐妹几个都有些害怕。
    蒋梦言知道,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大量的乌鸦集群并不代表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只是当地的环境适合它们越冬而已。
    “天气预报今晚上有雪。大家加把劲,马上就到家了!”蒋梦言给两个姐姐鼓劲,带头走到最前头。一边走还一边唱起歌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们***下的革命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
    为了给两个妹妹鼓劲,蒋雪梅的歌声也加进来。
    随后,老五老六也跟着唱起来。四姐弟边唱边走,顿时感觉到步
    行的辛劳减轻了许多。
    其实,就那么点路,后世蒋梦言晨练都要跑十公里,着区区四公里,散个步就到了。但这时的几个姐姐年纪尚,走不动到也正常。
    下午四点不到天色就暗了下来。
    好在姐弟几个已经看到了放鹰台公社的入口——架在百里长渠上的“放鹰台木拱桥”。过了桥就能看见供销社,到了供销社就看的见自己家了。”。过了桥就能看见供销社,到了供销社就看的见自己家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62/19532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