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根本停不下来

推荐阅读:九零:全家白眼狼,真千金重生,不原谅救下落魄少女,没想到竟是宝藏女友!天命大仙医太后有喜鸿蒙炼天诀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重生1987,从县医院开始外科成圣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被全府驱逐,疯批权臣囚我入帐

    “这个电饭煲具体是做啥用的?暂时咱们用不到,我就不细说了,重要的是,东西交上去以后,领导觉得有用,不但有用,还能卖出去,赚外国人的钱,把外国人的钱赚回来,办咱们中国人自家的事,乡亲们觉得好不好?”
    李天明已经尽可能说得直白了,可大家伙的反应却很平淡。
    “咋回事啊?”
    李学庆看到是这么个情形,顿时不高兴了。
    “赚外国人的洋钱,这还不是好事?”
    这时台下有个村民小声嘀咕了一句。
    “学伟,说啥呢?有啥话大声说出来,别在底下嘀嘀咕咕的。”
    被李学庆点名的李学伟见周围的乡亲都在看着他。
    “学庆哥,天明刚才说的那个……是不是想再在咱村建个厂?”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立刻纷纷说了起来。
    “就是啊,是不是又要建厂?”
    “建厂是不是还让大家伙凑钱?”
    李学庆敲着桌子,发出嘭嘭声。
    “安静,安静,让你们说话,一个个的要么不吭声,要么就一起乱吵吵,我到底听谁的?天明,你接着说。”
    李天明看到大家的反应,也猜到了都在担心什么。
    电风扇厂赚钱了,可分下去两笔红利之后,剩下的钱要拿去架桥。
    现在又要建厂生产电饭煲,是不是赚了钱以后,还落不到大家伙的口袋里。
    要是这样的话,建厂还有啥意思。
    “天明,我说一句行不!”
    李学伟举手说道。
    “学伟叔,您说!”
    “你是咱们李家台子的能人,大家伙都愿意跟着你干,可是,大家伙心里咋想的,你也该知道吧?”
    李天明点点头。
    “好,既然知道,是不是也应该和大家伙说点儿实在的,赚外国人的钱是好事,然后呢?”
    李学伟说完,现场顿时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李天明,等着他的答案。
    总不能乡亲们把家底掏干净,厂子建起来,然后……
    啥也捞不着。
    李学伟的意思很明白,大家伙愿意跟着李天明干,那是因为相信李天明能带着他们过好日子。
    可总不能一直看得见,摸不着吧?
    “学伟叔的话,我听明白了,看起来大家伙还是对架桥这件事有意见,这样吧,虚的我就不提了,我就说一点,厂子建起来,我保证最迟后年,咱们村家家户户都能有盖新房的钱,一砖到顶的大瓦房,咋样?”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乡亲们立刻躁动起来。
    一砖到顶的砖瓦房,谁不想要啊!
    那土坯房,人们早就住够了。
    冬天冷,夏天热,一场大雨下来,山墙就开裂,晚上睡觉的时候,脑瓜顶跑耗子。
    原先大家都一样的时候,还没觉得咋样,可现在村里至少二十几户人家,都盖起来砖瓦房,看着能不眼热?
    “我信天明说的,这钱我出。”
    “我也出!”
    “天明说干,咱就干!”
    李天明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信我,我肯定不让大家伙吃亏,不过要建这个生产电饭煲的厂子,不是咱们一个李家台子就能办到的。”
    李天明刚说完,乡亲们就明白了他是啥意思。
    之前建电风扇厂的时候,李学国就曾想过,把大柳镇六个村的老百姓联合起来,大家伙一起干。
    可人家不领情,非但不愿意联合建厂,还痴心妄想,要把李家台子的苇海和养殖场给分了。
    最后闹了一场,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要和其他六个村搭伙,村里至少有一多半的人不乐意。
    虽然过去十多年了,可当初的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忘的。
    毕竟,李家台子死了人。
    “天明,咱自己咋不能干?你说要多少钱,乡亲们砸锅卖铁也给你凑出来。”
    “对,咱李家台子的爷们儿有骨气,不用外村人的钱。”
    “天明,你说个数,叔回家把口粮卖了,也给你凑。”
    大家伙的抵触情绪,李天明想到了,只是……
    没料到会这么大。
    “乡亲们,先听我说完,等我说完了,你们要是觉得不在理,咱们宁可不干这个营生,也不和他们搭伙,行不行?”
    李学国这个时候骑着自行车到了,听到李天明这么说,立刻皱紧了眉。
    刚想要上前阻止,却又忍住了。
    李天明年纪不大,可做事有根底,不是个没谱的人。
    “那些个陈年旧怨,在这儿我就不提了,村里的叔伯们比我知道得多,当年因为啥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伙为都心知肚明,我就说一点。”
    李天明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
    “咱们村不算60以上,15岁以下的社员,有多少人?”
    虽然不知道李天明为什么要问这个,但还是有好些人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李家台子如今算上刚结完婚分户的,一共有332户,一共1641人。
    按照李天明说的,刨除60岁以上,15岁以下的,连男带女,还剩下1213人。
    “咱们继续算,养殖场用了38人,电风扇厂算上天生这个厂长,一共是136人,再加上外面上班的3人……”
    听到这里,好些人都觉得牙酸。
    这3个都是李天明的堂弟堂妹,天会在钢铁厂,大莲在棉纺厂,三红在大柳镇的供销社。
    庄薇薇也在海城上班,不过她的户口迁走了,不算李家台子的人。
    “再去掉这177人,还剩下1036人,咱们村的耕地一共是5700多亩,需要多少劳动力耕种,不用我说,大家伙心里也都有数。”
    前段时间,地里施肥、打药、除草,正赶上厂里最忙的时候,李天明连着上了半个月的工,都差点儿累毁了。
    “我给大家伙算这笔账,就是想告诉乡亲们,咱们村以后还要继续发展,不光需要钱,还需要大量的人,缺钱可以砸锅卖铁,缺人咋办?玩了命的生,还得等18年才能用得上。”
    哈哈哈……
    突然抛出的梗,将乡亲们都给逗笑了。
    “所以,大家伙要明白一个道理,和大鱼淀、小鱼淀、前帮、后帮还有牛家店联合起来,不是咱们带着他们一起奔好日子,更不是他们在占咱们的便宜,是咱们需要六个村子联合起来,一起搞发展。”
    缺钱大家能凑,缺人可就没办法了。
    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干,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话是说明白了,可依然还是有村民接受不了。
    比如李学中。
    当年他爸就是因为和其他五个村子的人争那座山,最后被判了刑,到现在人还是不是活着都不知道。
    “说这么多,还不是想让我们和他们合伙建厂,想让我答应也行,把我爸送回来。”
    李学中刚说完,脑袋上就挨了一巴掌。
    “你瞎说啥呢!”
    这一巴掌也就三老太爷打的。
    “爷,您老打我干啥,要不是因为他们,我爸能被抓吗?现在人咋样都不知道,咱们村凭啥带着他们一起赚钱。”
    “凭啥?就凭这是好事!”
    三老太爷说完,也上了台。
    “天明刚才说的,我都听了,要我说,这就是好事,当年因为啥闹起来的。还不是为了活命,你打我,我打你,打到最后,做下了仇,这个疙瘩结了这么多年,还揪着不放,有啥意思,总不能到我闭眼那天,还解不开吧?”
    李天明上前,扶着三老太爷坐下。
    “咱们村多少人家和那五个村子有亲,就因为当年的事,这么多年不走动,10多年不结亲,图个啥?这个疙瘩早就该解了,今个我就做一回主,咱们李家台子和他们的仇算逑了。”
    三老太爷发了话,众人谁敢有异议,就算不是李家人,也知道老爷子的份量。
    李学国不禁笑了,干脆没露面,推着自行车去了村支部。
    这么些年,最让他头疼的事,总算是了解了。
    大会散场,李天明和李学庆一起去了村支部。
    见着李学国,没等李天明开口,便听到李学国问道。
    “天明,刚才听你说,往后还要发展,你……还打算干啥?”
    李天明被问得一愣。
    是啊!
    还打算干啥?
    李家台子这辆车在他的带动下已经开了起来。
    既然开起来,那就停不下来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29/19443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