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抗洪救灾
推荐阅读: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牧者密续、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归义非唐、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仙岛养鸡:家族靠卖鸡蛋崛起、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帝国崛起:西班牙、
江凡随着陈茂勋坐船,此行的目标是前往一处名叫“连云小学”的地方。
那里地势高,暂时作为部队和灾民的驻扎点。
撑船划桨的人,除了前来抗灾的部队,还有一个当地民兵。
他作为指挥方向的向导。
“陈首长,我们现在经过的地方,是城区的西桥,新桥,东铺头,巷口,现在都成了河流。你可能不清楚,这里原本是一座孔子庙,高差不多在四米出头,现在只见屋顶不见墙,底下不知道还有没有淹死人呢!”
江凡望去,只见到处露出水面的只有屋顶和少部分的二楼窗户。
黄泥色的水面上,到处漂浮着东西,座椅板凳、家具、甚至是整个的屋顶架子顺水漂流。
偶尔还能见到一些已经有了腐臭味的家畜飘在水面上。
再抬头看了一下阴沉的天色。
再看看旁边屋子的涉水痕迹,可以推测出洪水没有半点退去的征兆,至少在当前而言。
坏了,我对这段历史没有什么了解!
这天灾不会还没停吧!再来几场暴雨,水位还要继续上涨。
从周围的痕迹判断,江凡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很快,他们也来到了高地。
这里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学,建在一处小山坡上面,此时上面搭了大大小小的抗灾棚子。
几人选择上岸的地方,要经过学校的操场。
江凡还没下船,他就听到了陈茂勋开口:“把这孩子的眼睛蒙上,过了操场再说!”
起初,江凡还以为是什么原因?当他看到操场的时候,他就明白了。
上面躺着一排排的人,就那么仰天躺着,有几个还盖着墨绿色的布,但是更多的是跟睡着一般躺在那里,没有半点遮盖。
“不用了,我看见那些尸体了。”
江凡克服心中的恐惧和恶心,强装镇定道:“怎么把尸体就那么干放着?等会传播了瘟疫之类的疾病,那可就麻烦了。”
人被淹死以后,死相是极为恐怖的,尤其是那些被泡出巨人观的尸体,面目全非,等到腐烂的时候还会流出各种黄色绿色的脓液。
而在洪水当中,尸体再被大水冲刷,撞上一些石头或是其他的尖锐物品,那模样就更加骇人了。
俗语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个大灾多指的是洪水、地震。
原因无他,各种饮水饮食都被破坏了,环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等等条件都构成了传染病高发的条件。
被这么一询问,那民兵也是委屈。
“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物资给灾民们都不够分,更别提还要摊给死人了。”
那个民兵两手一摊开,无奈道:“这些尸体还得等统计,等调查清楚身份和给他们家人认领,也不能随意将他们给草草处置了。”
现在是三年困难时期,困难的可不仅仅是粮食,而是各种物资都极度缺乏。
灾民自己都不够用。
陈茂勋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停留,开口就要去见一下此地的负责人。
这里的传讯方式,基本上都是靠喊。
等他们来到的时候,这才发现此地救灾的几个军官,都领着战士们坐船去九龙湾两岸搜救灾民了,总有来不及撤离的人,还被困在灾区。
这里只留了下维持秩序,还有照顾灾民的医疗人员和后勤人员。
陈茂勋叮嘱江凡不要随便乱跑,特别是靠近洪水的地方千万别去,随后他又急冲冲登上船,前去了九龙湾看受灾情况。
江凡没有事情,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安置灾民的地方。
这里搭着许多的简易避雨棚子。
灾民们脸色各异,但大多数都是眉宇间环绕着凝重和绝望。
在这种世道,还碰上如此天灾,棚子区域内全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骂老天爷不长眼,骂世道对他们太过苛刻。
而且,江凡观察过了,这里的人普遍都是面无血色,各个的脸色比四九城的人要惨白上不少,可肥胖的人却很多,至少超过了三成,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很严重,程度较轻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
不是肥胖,是浮肿。
江凡清楚,这些面黄肌瘦,精神萎靡,目光呆滞的灾民,已经是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饿死的人,往往会经历以下的过程。
饥饿,消瘦,浮肿,死亡,这是一个规律的过程。
在真正大饥荒的时候,长时间营养不良的人,将会瘦极而肥,先是腿脚开始变得浮肿,随后就是向上转移,最后到脸上都变成圆滚滚的。
这是体能衰竭,身体机能走向死亡的前兆。
在场负责后勤工作的军人,江凡扫了几眼,发现入眼可见的只有七八号人,而这里的灾民少说也有上千,现在根本忙碌不过来。
此时,一个看起来大概也只有十七八岁的军人,一个人费劲地搬着一大麻袋的东西,从他面前经过,朝着那棚子过去:“同志们,都让让,让一下。”
他的脸憋得都成红色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里地势高,暂时作为部队和灾民的驻扎点。
撑船划桨的人,除了前来抗灾的部队,还有一个当地民兵。
他作为指挥方向的向导。
“陈首长,我们现在经过的地方,是城区的西桥,新桥,东铺头,巷口,现在都成了河流。你可能不清楚,这里原本是一座孔子庙,高差不多在四米出头,现在只见屋顶不见墙,底下不知道还有没有淹死人呢!”
江凡望去,只见到处露出水面的只有屋顶和少部分的二楼窗户。
黄泥色的水面上,到处漂浮着东西,座椅板凳、家具、甚至是整个的屋顶架子顺水漂流。
偶尔还能见到一些已经有了腐臭味的家畜飘在水面上。
再抬头看了一下阴沉的天色。
再看看旁边屋子的涉水痕迹,可以推测出洪水没有半点退去的征兆,至少在当前而言。
坏了,我对这段历史没有什么了解!
这天灾不会还没停吧!再来几场暴雨,水位还要继续上涨。
从周围的痕迹判断,江凡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很快,他们也来到了高地。
这里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学,建在一处小山坡上面,此时上面搭了大大小小的抗灾棚子。
几人选择上岸的地方,要经过学校的操场。
江凡还没下船,他就听到了陈茂勋开口:“把这孩子的眼睛蒙上,过了操场再说!”
起初,江凡还以为是什么原因?当他看到操场的时候,他就明白了。
上面躺着一排排的人,就那么仰天躺着,有几个还盖着墨绿色的布,但是更多的是跟睡着一般躺在那里,没有半点遮盖。
“不用了,我看见那些尸体了。”
江凡克服心中的恐惧和恶心,强装镇定道:“怎么把尸体就那么干放着?等会传播了瘟疫之类的疾病,那可就麻烦了。”
人被淹死以后,死相是极为恐怖的,尤其是那些被泡出巨人观的尸体,面目全非,等到腐烂的时候还会流出各种黄色绿色的脓液。
而在洪水当中,尸体再被大水冲刷,撞上一些石头或是其他的尖锐物品,那模样就更加骇人了。
俗语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个大灾多指的是洪水、地震。
原因无他,各种饮水饮食都被破坏了,环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等等条件都构成了传染病高发的条件。
被这么一询问,那民兵也是委屈。
“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物资给灾民们都不够分,更别提还要摊给死人了。”
那个民兵两手一摊开,无奈道:“这些尸体还得等统计,等调查清楚身份和给他们家人认领,也不能随意将他们给草草处置了。”
现在是三年困难时期,困难的可不仅仅是粮食,而是各种物资都极度缺乏。
灾民自己都不够用。
陈茂勋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停留,开口就要去见一下此地的负责人。
这里的传讯方式,基本上都是靠喊。
等他们来到的时候,这才发现此地救灾的几个军官,都领着战士们坐船去九龙湾两岸搜救灾民了,总有来不及撤离的人,还被困在灾区。
这里只留了下维持秩序,还有照顾灾民的医疗人员和后勤人员。
陈茂勋叮嘱江凡不要随便乱跑,特别是靠近洪水的地方千万别去,随后他又急冲冲登上船,前去了九龙湾看受灾情况。
江凡没有事情,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安置灾民的地方。
这里搭着许多的简易避雨棚子。
灾民们脸色各异,但大多数都是眉宇间环绕着凝重和绝望。
在这种世道,还碰上如此天灾,棚子区域内全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骂老天爷不长眼,骂世道对他们太过苛刻。
而且,江凡观察过了,这里的人普遍都是面无血色,各个的脸色比四九城的人要惨白上不少,可肥胖的人却很多,至少超过了三成,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很严重,程度较轻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
不是肥胖,是浮肿。
江凡清楚,这些面黄肌瘦,精神萎靡,目光呆滞的灾民,已经是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饿死的人,往往会经历以下的过程。
饥饿,消瘦,浮肿,死亡,这是一个规律的过程。
在真正大饥荒的时候,长时间营养不良的人,将会瘦极而肥,先是腿脚开始变得浮肿,随后就是向上转移,最后到脸上都变成圆滚滚的。
这是体能衰竭,身体机能走向死亡的前兆。
在场负责后勤工作的军人,江凡扫了几眼,发现入眼可见的只有七八号人,而这里的灾民少说也有上千,现在根本忙碌不过来。
此时,一个看起来大概也只有十七八岁的军人,一个人费劲地搬着一大麻袋的东西,从他面前经过,朝着那棚子过去:“同志们,都让让,让一下。”
他的脸憋得都成红色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20/19416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