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水患
推荐阅读:宇宙星塔、我的透视超给力、跟她离婚后,豪门前夫彻底失控、皇修、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三年不回,我穿七零退亲你又追来、四合院:开局全款买房,我躺平了、民国之文豪崛起、盛唐风华、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苏旭踏入宴席厅堂,映入眼帘的熟悉面孔令他一愣,脚步不由得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贾琏也看到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往日那副吊儿郎当的神态,举起手中描金雕花的酒杯,冲苏旭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哎呀,苏大人来了!快快请入座。”赵泰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这微妙的氛围。
平安洲节度使赵泰连忙起身相迎,满面春风,一脸热情地道:
“本想早些设宴邀请苏大人,只是这几日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苏旭拱手还礼:
“赵大人太客气了,下官初来乍到,按理说应当先行拜访才是,倒是让大人费心了。”
席间觥筹交错,杯盏交替,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看似其乐融融。
可苏旭的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贾琏身上,心中思绪翻涌。
他一边应付着众人的敬酒,一边暗自思忖:
这贾琏不是应该在京城吗?
怎会突然出现在这偏远的平安洲?
回想起当年在京城时听闻的种种,苏旭渐渐想起了一些关键之处。
他记得红楼梦后半部的剧情中,贾琏似乎就是因为三番五次来平安洲结交外臣,最后被人参了一本,说他结交外臣、狼狈为奸,惹得圣上大怒。
这件事,竟成了日后贾府被抄家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如今看来,这平安洲之行,恐怕就是那段往事的开端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泰忽然放下酒杯,向满座宾客介绍道:
“这位是从京城来的贾二爷,是一位有名的大商人,此番特来我平安洲采买货物。”
贾琏闻言,立刻站起身来,举杯笑道:
“赵大人过誉了,在下不过是个做皮毛生意的小商人罢了。
此番特意来采买些皮毛。”
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苏旭,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
苏旭端起酒杯,不动声色地饮了一口,也没有戳穿他。
看着贾琏这般表现,苏旭心中暗自思量:
自己因着黛玉的关系,算是贾琏的表妹夫,
只是看他这般遮遮掩掩的样子,明明是荣国府的公子,却故意谎称自己是商人,想来是不愿在这酒席之上与自己相认了。
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面上依旧淡然,仿佛对贾琏的来意毫无探究之心。
“原着里也没提过他在这平安洲究竟有何图谋,”苏旭暗想,“左右不过是些蝇营狗苟之事罢了。”
他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在无需为这等小事费神,毕竟贾府的衰败已是书中定局,自己虽然是黛玉的夫婿,和贾府沾着亲。
但是黛玉姓林,林如海也还活着在,因此这贾府衰败与否也和自己无多大关系,
就是诛九族也不会牵连异姓人。
自己只需要和贾琏保持距离即可。
如此想来,贾琏假装不认识自己,倒也是个好事。
回到宅中,他推开房门,见黛玉正低头研究医书,便随口说了几句宴席上的趣事,却只字不提贾琏。
“他既不愿声张身份,我又何必多嘴?”
苏旭心道,免得徒增黛玉忧心。
翌日清晨,他便将心思转向了正事,翻开桌上的地图,细细研究起平安洲的地形来。
“这水患年年泛滥,良田尽毁,百姓苦不堪言,”
他自语道,目光落在纸上那蜿蜒的河道上。
苏旭卷起袖子,提起笔,在一旁的白纸上勾勒了几道粗略的堤坝线条,心中已有了几分现代治水的构想。
苏旭回到府衙后,立刻召集了平安洲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和水利匠人。
他命人将府衙庭院打扫干净,搬来一张宽大的木桌,铺上一张绘制着平安洲地貌的粗糙地形图。
这张地图是苏旭根据州府的档案和自己的实地考察绘制的,虽然简陋,但山川河流、村庄田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几位老农和水利匠人围在桌旁,神情严肃。
苏旭指着地图上几处用红色标记的区域,眉头紧锁,说道:
“各位请看,这平安洲水患最严重的地区便是沛县,而沛县的这几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每逢汛期,洪水便会从这里决堤而出,淹没良田。”
他顿了顿,指着其中一处弯道,继续说道:“此处河床地势低洼,土质松软,最易被洪水冲垮。”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这几个地方年年修,年年垮,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说是河神发怒,不愿让人修筑堤坝。”
另一位略年轻些的匠人接口道:“是啊,这河水专挑穷苦人家的田地淹,富贵人家的田地却很少遭殃。”
苏旭听闻此言,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看那位匠人,目光中带着探究之意。
他并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继续指着地图上的其他几个位置,详细询问了每处的地形、水文情况以及历年的水患记录。
老农和匠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多年来的观察和经验和盘托出。
贾琏也看到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往日那副吊儿郎当的神态,举起手中描金雕花的酒杯,冲苏旭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哎呀,苏大人来了!快快请入座。”赵泰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这微妙的氛围。
平安洲节度使赵泰连忙起身相迎,满面春风,一脸热情地道:
“本想早些设宴邀请苏大人,只是这几日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苏旭拱手还礼:
“赵大人太客气了,下官初来乍到,按理说应当先行拜访才是,倒是让大人费心了。”
席间觥筹交错,杯盏交替,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看似其乐融融。
可苏旭的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贾琏身上,心中思绪翻涌。
他一边应付着众人的敬酒,一边暗自思忖:
这贾琏不是应该在京城吗?
怎会突然出现在这偏远的平安洲?
回想起当年在京城时听闻的种种,苏旭渐渐想起了一些关键之处。
他记得红楼梦后半部的剧情中,贾琏似乎就是因为三番五次来平安洲结交外臣,最后被人参了一本,说他结交外臣、狼狈为奸,惹得圣上大怒。
这件事,竟成了日后贾府被抄家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如今看来,这平安洲之行,恐怕就是那段往事的开端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泰忽然放下酒杯,向满座宾客介绍道:
“这位是从京城来的贾二爷,是一位有名的大商人,此番特来我平安洲采买货物。”
贾琏闻言,立刻站起身来,举杯笑道:
“赵大人过誉了,在下不过是个做皮毛生意的小商人罢了。
此番特意来采买些皮毛。”
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苏旭,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
苏旭端起酒杯,不动声色地饮了一口,也没有戳穿他。
看着贾琏这般表现,苏旭心中暗自思量:
自己因着黛玉的关系,算是贾琏的表妹夫,
只是看他这般遮遮掩掩的样子,明明是荣国府的公子,却故意谎称自己是商人,想来是不愿在这酒席之上与自己相认了。
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面上依旧淡然,仿佛对贾琏的来意毫无探究之心。
“原着里也没提过他在这平安洲究竟有何图谋,”苏旭暗想,“左右不过是些蝇营狗苟之事罢了。”
他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在无需为这等小事费神,毕竟贾府的衰败已是书中定局,自己虽然是黛玉的夫婿,和贾府沾着亲。
但是黛玉姓林,林如海也还活着在,因此这贾府衰败与否也和自己无多大关系,
就是诛九族也不会牵连异姓人。
自己只需要和贾琏保持距离即可。
如此想来,贾琏假装不认识自己,倒也是个好事。
回到宅中,他推开房门,见黛玉正低头研究医书,便随口说了几句宴席上的趣事,却只字不提贾琏。
“他既不愿声张身份,我又何必多嘴?”
苏旭心道,免得徒增黛玉忧心。
翌日清晨,他便将心思转向了正事,翻开桌上的地图,细细研究起平安洲的地形来。
“这水患年年泛滥,良田尽毁,百姓苦不堪言,”
他自语道,目光落在纸上那蜿蜒的河道上。
苏旭卷起袖子,提起笔,在一旁的白纸上勾勒了几道粗略的堤坝线条,心中已有了几分现代治水的构想。
苏旭回到府衙后,立刻召集了平安洲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和水利匠人。
他命人将府衙庭院打扫干净,搬来一张宽大的木桌,铺上一张绘制着平安洲地貌的粗糙地形图。
这张地图是苏旭根据州府的档案和自己的实地考察绘制的,虽然简陋,但山川河流、村庄田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几位老农和水利匠人围在桌旁,神情严肃。
苏旭指着地图上几处用红色标记的区域,眉头紧锁,说道:
“各位请看,这平安洲水患最严重的地区便是沛县,而沛县的这几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每逢汛期,洪水便会从这里决堤而出,淹没良田。”
他顿了顿,指着其中一处弯道,继续说道:“此处河床地势低洼,土质松软,最易被洪水冲垮。”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这几个地方年年修,年年垮,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说是河神发怒,不愿让人修筑堤坝。”
另一位略年轻些的匠人接口道:“是啊,这河水专挑穷苦人家的田地淹,富贵人家的田地却很少遭殃。”
苏旭听闻此言,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看那位匠人,目光中带着探究之意。
他并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继续指着地图上的其他几个位置,详细询问了每处的地形、水文情况以及历年的水患记录。
老农和匠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多年来的观察和经验和盘托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16/1940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