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宋河山 > 第16章 香花美人

第16章 香花美人

推荐阅读: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牧者密续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归义非唐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仙岛养鸡:家族靠卖鸡蛋崛起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帝国崛起:西班牙

    能背诵张功甫的《梅品》,是算不上开金手指的。于王棣而言,重生的最大好处是记忆力远胜前世。
    就是不知道百年后爱梅达人张功甫想写《梅品》时,却发现有前人的珠玉在前,而且所言者恰是他心中所想,他会是怎样的愕然,以及丧气?
    但他提前一百年让《梅品》问世,虽然只是一小段,也足以震住别人了。
    “说的妙,便是‘梅妻鹤子’也未有此等精妙雅言也……”李之问掀帘而入,身后跟着聂胜琼以及她的一众追随者。
    早前一刻,王棣品梅声传到隔壁,“宜称廿六条”一出,聂胜琼眼睛都亮了,显然是深得她意。
    李之问倒是猜中了她的心思,晓得她极想去往隔壁当面聆听那人的品梅高见,心里虽有些酸溜溜的,仍是决定成全她,遂带头过来王棣这边,也顾不得不问而掀帘而入的无礼之举。
    见到雅间的数人,李之问怔了证,话语戛然而止。他虽不认得王棣,王桐与王楠却是认识的,父亲与王安礼关系不睦,后辈之间的关系自也好不到哪去,平素遇见也不交流,井水不犯河水。今儿个可是有些尴尬了。
    王桐等自然也不会理睬对方,王安礼将调知扬州,李察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是直接原因。长辈被“挤”离江宁,虽然是平调扬州,但在某些人看来,至少在官家心里,李察是比王安礼更得圣心的。
    聂胜琼并不认识王棣等人,见李之问默不作声,也未想太多,盈盈一福:“小女子聂胜琼见过各位郎君、娘子……冒昧问一句,先前品梅宜称是哪位郎君高见?”
    她娇靥晶莹如玉,肌肤胜雪,冰肌玉骨,仿佛吹弹可破,峨眉如一弯细细的月亮,齿如瓠犀,目若秋波流转,双瞳剪水,婉如清扬,千万种思绪藏于其间,明亮动人。细小的洁白琼鼻下,粉嫩可爱的樱唇好似一朵美丽的花儿,娇艳欲滴。
    难得的是,她未施粉黛,却依旧妩媚动人,精致又显清丽脱俗,艳若桃李,丽如春花,当真是“六宫粉黛无颜色”。
    如此娇美的容颜,便是王未、王末姊妹俩见了也是为之倾绝。
    她口中出声询问,目光却最终停在王棣身上,大概是认定了他是正主。
    让美女盯着看,饶是两世为人、心静如水的王棣也有些吃不消,咳了声,道:“是在下谬论。”
    “公子太谦虚了,适才那番话若非真正识梅之人怎说得出?”聂胜琼绝对是个好学生:“既有花宜称,想必是有花憎嫉的?还望公子不吝赐教。”
    王棣微微一怔,这女子真“花痴”也。她的一对眸子似会说话,让人不敢直视。这样的年龄,在他的前世还是中学生呢,王棣为自己一瞬间的失神而暗觉羞愧。
    美女有求,自是有求必应。
    王棣干脆花憎嫉十六条、花荣宠六条及花屈辱十二条一并讲完。
    梅生傲骨兰报幽,竹揽清风菊耀秋。最是花中君子四,枝枝叶叶解烦忧。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而梅为四君子之首,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自古以来,文人好梅、颂梅者不知凡己,是为文人雅致也。
    但王棣这番言语却是说如何欣赏梅花,另辟蹊径,偏偏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
    “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末了,他又说:“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呵呵,今日虽无雪,但有清溪,有小桥,有松竹,正是赏梅佳时也。”
    他望聂胜琼一眼,未说出“美人淡妆簪戴”这一条,听者却是心领神会。
    这位是谁?怎有如此见解?
    见到李之问等人脸上大大的问号,王桐等人自是与有荣焉。
    王未更是笑道:“三郎,想不到你还懂这些,真是出人意料啊。”
    “三郎?”李之问的表情最为复杂,既为聂胜琼寻到了爱梅“知音”而欣慰,又为自己不是这个“知音”而自怨自艾,听王未言语,倒是知晓了王棣的身份:“可是介甫公大孙王棣王公子?”
    王棣?跟随李之问的那数位年青士子表情愈发精彩,望向王棣的眼神有羡慕,有好奇,还有嫉妒。
    王棣前世在机关部门工作,察颜观色是必修课,将那些士子的表情变化一一收入眼底,稍加思忖便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由得暗暗苦笑:东坡居士也太给力了。
    数年前,苏轼折道金陵拜访王安石,停留一月有余,期间王棣几乎全程陪伴。
    苏轼见王家子气度不凡,数次考校后大为赞叹,言道“此子大才,某亦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过后,苏轼国惜王棣之才,不欲其沉泯于众,乃在扬州、汴京等地,多次在友人面前提及王棣此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11/19395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