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唐十万里 > 第223章 薪火传承!大唐总有一日会又肥又沃

第223章 薪火传承!大唐总有一日会又肥又沃

推荐阅读: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牧者密续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归义非唐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仙岛养鸡:家族靠卖鸡蛋崛起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帝国崛起:西班牙

    “师·······师父·······”
    “唔唔唔·······”
    裴行俭泪水纵横,嘴里乌鲁乌鲁着,含糊无情的唤道。
    张楚赶紧跑到了水井边,快速打了半桶水。
    裴行俭顾不上什么,一手把辣椒在身上兜着,另一手则是拿起来木瓢,舀了一大口井水,咕咚咚喝了下去。
    干洌的井水瞬间让裴行俭感觉好了不少。
    嘴巴里那种犹如火烧般的滋味,慢慢下去。
    感觉可以承受了,裴行俭才喘着粗气,吃哈吃哈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浑身都被汗水打透了。
    嘴唇鲜红仿佛饮血了一样。
    “嘶·······”
    裴行俭倒吸口凉气,难以置信的望向了张楚。
    “师父,这是什么东西?”
    “毒药么?”
    裴行俭低头看着自己用衣服兜着的红彤彤的辣椒,但不知道为何,明明知道这东西堪比毒药,吃进去让人难受无比,可嘴巴里却不停的疯狂分泌出唾沫。
    艰难的咽一口,那种烧灼般的感觉仿佛又冲上来了。
    这让裴行俭又是打了个寒颤。
    “毒药,倒算不上。”
    张楚蹲下,拿起来一个辣椒,放在手中,小心翼翼的看着它:“这东西,可以看成是一个调味品,和胡椒,和蒜子,差不多。”
    “不过,味道却比它们要霸道,正烈许多许多。”
    “这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对百姓而言。”
    张楚把辣椒轻轻剥开,露出里面的辣椒籽,小心翼翼的掏出来一个小布袋,倒进去。
    “师父,这东西谁会吃啊。”
    “就是百姓,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滋味。”
    裴行俭目光中都露出了些许的恐惧。
    张楚笑笑,把剥开的辣椒放到一旁,再拿起来裴行俭怀中的辣椒,剥开,重复着动作。
    “百姓餐桌上的东西,太单调了,连带着味道都没有什么让人记忆深刻的感觉。”
    “有了这个东西,能让百姓的生活更有滋味。”
    “当习惯后,百姓将再也离不开这东西了。”
    “特别是南方湿寒之地,亦或者到了冬季,这东西说不准,能救命啊。”
    “你想想,多少百姓,衣不蔽体?多少百姓,于冬季冷冽中瑟瑟发抖,而暴毙于破落门窗之后?”
    “木炭,普通百姓用不起,可一个小小的这东西,熬于水中,没事就来上一口,就能以无比廉价的方式,让身子热起来,让血液活起来,关键时候,真的是能救命。”
    张楚轻声解释道。
    裴行俭陷入了沉思。
    他望着自己怀中的辣椒,消化着师父的话,越想,脑海中的光亮便是越大。
    他明白,师父这话说的是对的。
    想想刚才嘴巴里,还有身上那种火辣辣的感觉,若是于寒冬之中,有这东西,真的是一大快哉感受!
    张楚望着裴行俭沉默,指了指旁边的菜园。
    “说起来,咱们民学要做什么?不就是要做这些事吗”
    “只要能帮到百姓,便一往无前。这是咱们民学最宝贵的东西啊。”
    “一点一点,百姓的生活,总会变好。”
    “辣椒,是一个,那些菜园里的东西,也都是,包括刚才看的红薯,土豆。”
    “它们都是能救命的东西啊。”
    “它们都是能让百姓生活更有滋味的东西。”
    “或许不起眼,可,你看,就这一个小辣椒,就能解决那么多问题,并且打开百姓舌尖上的味蕾。”
    “万万不可小觑。”
    “今后,你若是在野外发现不曾见过的植物,都可以带回来,万万不能如刚才那般,直接把辣椒断为毒物。”
    张楚感慨。
    “世间万物,都有它出现的道理。”
    “咱们民学,其根本,其实便就是把世间存在的一切,发现它们的长处,妙处,而后回馈于百姓身上。”
    “率领千军万马,攻破敌军,消灭敌国,是大功绩。”
    “可,能为百姓餐桌上添一道菜,能为百姓的味蕾多一份味道,亦是一桩大功绩。”
    张楚轻声道。
    裴行俭恍惚。
    他品味着张楚的话,再看看师父无比重视的这些植被,心中,隐隐的,似乎明白了民学这两个字的含义。
    沉默后。
    片刻!
    裴行俭骤然起身,他双手捂着攥着衣袍不让辣椒落下,而后深深向张楚行了一礼。
    “多谢师父教诲。”裴行俭感激不尽。
    “师父,那·······弟子我不学兵法了。”
    “我学习种菜。”
    裴行俭小声道。
    张楚笑笑,挥挥手,让他重新坐下。
    “曾经,子路问孔子曰:‘闻斯行诸?’”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什么,就去做呢?总先是要问一下父兄的意思吧。’”
    “另一个学生子冉,向孔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
    “这一次,孔子给了无比确定的回答:‘闻斯行之。’”
    “就是说,想去做就去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191/19316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