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唐十万里 > 第106章 长乐:没去过平康坊值得骄傲?张楚:很丢人

第106章 长乐:没去过平康坊值得骄傲?张楚:很丢人

推荐阅读: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牧者密续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归义非唐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仙岛养鸡:家族靠卖鸡蛋崛起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帝国崛起:西班牙

    张楚斜了她一眼。
    李丽质原本笑着的模样,突然凝固,紧紧地绷着小嘴巴,看着张楚的眼神。
    “哼!”
    她傲娇的甩了下小脑袋,欢快的朝沟渠走去。
    张楚耸耸肩,背负双手跟了过去。
    人家是公主,自己一个当臣子的,这荒郊野外的,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李丽质的安危。
    瞧瞧那两个李丽质的女卫,停在远处,牵着马匹,目光虽说一直盯着这边,但没有过来的意思。
    应该是李丽质安排的。
    李丽质好奇的打量着一切。
    “主人,这是······”
    胡勇小心翼翼的躬了躬身,小声问道。
    “不该问的不要问。”张楚挥挥手:“今天,辛苦大家了。”
    “回去告诉刘氏,今天的食堂,对大家免费。”
    张楚吩咐。
    “主人万岁,主人万岁,主人万岁·······”
    一下子,不少农户听到这话都疯狂的叫了出来。
    他们很激动。
    免费!
    这预示着晚上将会是一个非常非常幸福而又疯狂的时刻。
    张楚一脚踹在了最近的一个汉子屁股上:“想让主人我死?”
    顿时所有人反应过来,立马闭嘴。
    虽说万岁这个称呼,在大唐还不是皇帝专属,但这样的话,最好还是别说。
    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惹麻烦,万一真的被风闻奏事的御史听到了,少不得得和他们吵一架,再说了,李丽质在这里,你一直叫万岁,人家是很有理由可以怀疑你有造反这个心的。
    那汉子讪讪一笑,识趣的立马闭嘴。
    李丽质感受着沟渠中慢慢开始冰凉的河水,笑着扭头看了眼张楚:“放心吧,我不会告诉父皇这件事的。”
    这话一出来,就站在张楚旁边的胡勇双腿差点一软直接跪在地上。
    父皇·······
    贼他娘!!!
    能担得起这个称呼的人,整个大唐,除了那位英明神武的天可汗,还有谁?还能有谁!!!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少女,乃是大唐某位公主殿下!!!
    一下子,胡勇再看向张楚的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和浓浓的惊叹。
    主人就是主人!!!
    张楚拉住了他的衣服。
    “带着人,顺着沟渠走下去吧。”
    “看一看沟渠不合理的地方,全都记下来,并且安排人,每隔十步就打开一个缺口。”
    “对了,庄子上要专门设立一个巡逻队,防止有人破坏筒车。”
    张楚安排道。
    “是,是!!!”
    胡勇要跳起来了,立马带着人下去安排。
    这方面不防备是绝对不行的。
    大唐不是那种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筒车这东西,再加上大片大片的土地疯狂的价值攀升,少不了有眼红的家伙来破坏。
    李丽质望着不远处的筒车。
    “张子侯,这筒车,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妙!”
    “实在是妙!”
    “不用人力,不用畜力,便可以自动提水,如果之前有这个东西,秦川脚下的土地,早就被人抢走了。”
    “我现在,也理解你为什么大肆购买万年县和长安县的秦川脚下土地了。”
    “只要这个筒车一出现,这些土地价值一夜之间暴涨不知多少倍。”
    “长安百姓都说你傻,还给你安了一个秦川县子的诨号。”
    李丽质摇摇头,嘴角带着浅笑,忍不住的惊叹:“可殊不知,你才是最大的赢家。”
    “公主殿下过奖。”
    “某家也不过只是想着方便罢了,这些土地若是落到其他人手里,少不了和某家的土地有摩擦。”
    “既如此,不如直接花钱买个清净。”
    张楚笑道。
    李丽质扭头深深看了眼张楚,走到巨大的筒车前面,即便是她聪慧,也不得不惊叹筒车的精妙。
    “我能断言。”
    “这个筒车,用不了多久,便会风靡整个大唐。”
    “大唐的很多土地,也将在筒车的灌溉下,从荒芜变得肥沃。”
    “不知多少百姓能被筒车之功福泽。”
    “张子侯,这件事我会禀报给父皇,父皇肯定会很开心,母后也会很开心,青雀拜你为师,现在看看,真的是一点没错。”
    “民学,或许我已经明白这两个字的真正意思了。”
    “单靠这个筒车,张子侯,你的名字便能被天下人记住,是被天下百姓记在心中,而不是只活在读书人的嘴里。”
    “哪一天,孔夫子气急而走,这么看真的是他自找了。”
    “儒学,帮不了百姓,能帮百姓的,或许只有子侯的民学了。”
    李丽质缓缓道。
    张楚抄着双手,微微躬身,安静道:“公主殿下,此话可真是羞煞某家了。”
    “某家可从来没有想过和孔丘相比。”
    “至于百姓能不能记住某家的名字,也无所谓。”
    “只要真的能为咱们大唐百姓做些事情,某家就心满意足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191/19315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