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最硬的是嘴
推荐阅读: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军王龙首(九五之尊)、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民间奇门风水秘术、穿成炮灰皇帝后我做了男主军师、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我有七个神仙师姐、
直使衙门。
地牢。
青铜兽首灯吐出幽蓝火苗,银线螭纹官靴碾过满地血痂,停在一具抽搐的躯体前。
两个绣使松开烙铁行礼。
颜如玉的紫袍在火把下泛起妖异的流光:“如何,招了吗?”
“招了一些。”一旁记录的绣使捧着口供呈上来,“这几年从熟药所报废的药材,折合白银共计五十万余两,尽数都进了养心坊的账。”
“养心坊。”颜如玉拿着口供,随手翻了一翻,轻笑着将口供抛回给绣使,睨着那满是血污的身体,“闽大人没有说实话啊,是要替谁遮掩呢?”
“当初闽大人离开太医局时,其他东西都带走了,唯独脉案带不走。我今日入宫,正好就顺道翻了翻。”
他从袖子里取出一叠纸,有旧有新,将新旧纸并在一起,笔迹一般无二,连“参”字末笔的鼠尾颤痕都如出一辙。
“永昌十二年清明,熟药所呈报屋顶漏雨,放在仓库的紫参被浸泡后无法为宫中供药,特意销毁。偏巧养心坊当月制了三百丸的紫参养荣丹。”
他指尖划过对方颈间的溃烂,“后来,那些丸药似乎进了镇国公府,镇国公府的四公子钟离图瑞身子不好,常年靠那药补着身子,前些日子入宫时,身上还揣着十来颗......”
闽阳闻言右腿开始忍不住地痉挛。
颜如玉随手扯过刑架上的绢帕,慢条斯理擦拭指尖。烛光照见他腰间的羊脂玉蝉——那是今日太妃赏赐之物。
他的唇畔挂起一抹玩味的笑:“也不知熟药所去岁报废的三十斤大血藤、红花、五灵脂......闽大人又拿去做了什么?”
闽阳如同受伤的野兽,发出低沉的呜咽之声:“那东西、东西、不、不值钱......”
颜如玉当然知道不值钱,可这是那补药的方子。
余承走进来交出卷宗:“大人,白缅桂的案子已经查清了,这是口供。”
见他似还有话要说,颜如玉挥挥手,示意旁几个绣使退下,看了一眼卷宗,留下余承:“说罢。”
余承用仅二人可闻的声音说道:“自从七夕那日大人您中毒之后,属下派人潜入轻语楼一直盯着,那花魁一直不曾离开过轻语楼,刚才乔装出门,绕道去了肃国公府。”
颜如玉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很是意外的样子:“肃国公府?那不就是......”
余承心想颜如玉就是三夫人引荐给太妃的,怕公子对此人有些不忍,还是将整个事挑破了:“我们的人进不了内院,但看方向,应该是三夫人见的她。”
见颜如玉不说话,余承又看了一眼交给颜如玉的卷宗:“白缅桂命案的主使也是三夫人。江南那边为了抢白缅桂,烧了几座山,山里几十户猎户和农民,一个都没跑出来。三夫人的庄子上今年进了一棵极大的白缅桂,后来送进了——”
余承顿了顿,看向闽阳,“送进了闽阳的府中。”
余承回直使衙门之前,先进宫见过太妃,将两件事密报了太妃。
太妃对白缅桂的案子倒不意外。京中传言自己喜欢白缅桂久矣,这个传言都不知道是从何而起。江南每年在花开时节,都会出几桩抢夺白缅桂的纷争。
太妃没有出面阻止过。
一来即便没有白缅桂还有红缅桂、蓝缅桂,根本禁不住。总要给那些想表忠心的人一点机会。二来,白缅桂长得快,京中有人要,就会花钱买,不论什么方式,总能给花农带去些好处。
只是太妃也没想到三夫人会对颜如玉起了杀心。
颜如玉当初被桑落一句话误了前程,三夫人几次对颜如玉示好,颜如玉都不肯就范,最后才送到宫里。从女人心思来看,三夫人对颜如玉是有些情愫的,若要下杀手,显然是颜如玉查到了三夫人的命门。
余承想起自己离开前太妃的话:“莫要声张,且看他如何做。”
颜如玉负手站着,似是十分困惑一般绞紧了眉头:“容我想想,你先下去吧。”
“是!”余承抱拳行礼退下。
屋内只剩下颜如玉和一身血污的闽阳。
颜如玉心底微微一笑,太妃喜欢白缅桂的消息,自然是他亲自放出去的。逢迎上意,是刻在这些人骨子里的东西。
只要有鱼,喜腥的猫就一定会来。
早迟而已。
他走向闽阳,因四下无人,他问得直白:“闽大人,听说三夫人送了你一棵极大的白缅桂,不知这白缅桂的花是否也跟大血藤一样入了那活血化瘀的药?”
闽阳道:“补药、只是补药......”
颜如玉问道:“养心坊前的算命摊子,将属水的少女尽数迷晕骗到三夫人的庄子上,用那补药激出癸水来,也是为了进补?”
暗牢里霎时只剩他喉咙里漏气般的嘶鸣:“是,为了延续、延续国公血脉。”
肃国公只有两子,大房一个,三夫人一个。袭爵一事始终没有着落,又有了宫中为圣人选伴读一事,正房和三夫人争夺已经人尽皆知。如今两个儿子都无所出,自然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有后。
地牢。
青铜兽首灯吐出幽蓝火苗,银线螭纹官靴碾过满地血痂,停在一具抽搐的躯体前。
两个绣使松开烙铁行礼。
颜如玉的紫袍在火把下泛起妖异的流光:“如何,招了吗?”
“招了一些。”一旁记录的绣使捧着口供呈上来,“这几年从熟药所报废的药材,折合白银共计五十万余两,尽数都进了养心坊的账。”
“养心坊。”颜如玉拿着口供,随手翻了一翻,轻笑着将口供抛回给绣使,睨着那满是血污的身体,“闽大人没有说实话啊,是要替谁遮掩呢?”
“当初闽大人离开太医局时,其他东西都带走了,唯独脉案带不走。我今日入宫,正好就顺道翻了翻。”
他从袖子里取出一叠纸,有旧有新,将新旧纸并在一起,笔迹一般无二,连“参”字末笔的鼠尾颤痕都如出一辙。
“永昌十二年清明,熟药所呈报屋顶漏雨,放在仓库的紫参被浸泡后无法为宫中供药,特意销毁。偏巧养心坊当月制了三百丸的紫参养荣丹。”
他指尖划过对方颈间的溃烂,“后来,那些丸药似乎进了镇国公府,镇国公府的四公子钟离图瑞身子不好,常年靠那药补着身子,前些日子入宫时,身上还揣着十来颗......”
闽阳闻言右腿开始忍不住地痉挛。
颜如玉随手扯过刑架上的绢帕,慢条斯理擦拭指尖。烛光照见他腰间的羊脂玉蝉——那是今日太妃赏赐之物。
他的唇畔挂起一抹玩味的笑:“也不知熟药所去岁报废的三十斤大血藤、红花、五灵脂......闽大人又拿去做了什么?”
闽阳如同受伤的野兽,发出低沉的呜咽之声:“那东西、东西、不、不值钱......”
颜如玉当然知道不值钱,可这是那补药的方子。
余承走进来交出卷宗:“大人,白缅桂的案子已经查清了,这是口供。”
见他似还有话要说,颜如玉挥挥手,示意旁几个绣使退下,看了一眼卷宗,留下余承:“说罢。”
余承用仅二人可闻的声音说道:“自从七夕那日大人您中毒之后,属下派人潜入轻语楼一直盯着,那花魁一直不曾离开过轻语楼,刚才乔装出门,绕道去了肃国公府。”
颜如玉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很是意外的样子:“肃国公府?那不就是......”
余承心想颜如玉就是三夫人引荐给太妃的,怕公子对此人有些不忍,还是将整个事挑破了:“我们的人进不了内院,但看方向,应该是三夫人见的她。”
见颜如玉不说话,余承又看了一眼交给颜如玉的卷宗:“白缅桂命案的主使也是三夫人。江南那边为了抢白缅桂,烧了几座山,山里几十户猎户和农民,一个都没跑出来。三夫人的庄子上今年进了一棵极大的白缅桂,后来送进了——”
余承顿了顿,看向闽阳,“送进了闽阳的府中。”
余承回直使衙门之前,先进宫见过太妃,将两件事密报了太妃。
太妃对白缅桂的案子倒不意外。京中传言自己喜欢白缅桂久矣,这个传言都不知道是从何而起。江南每年在花开时节,都会出几桩抢夺白缅桂的纷争。
太妃没有出面阻止过。
一来即便没有白缅桂还有红缅桂、蓝缅桂,根本禁不住。总要给那些想表忠心的人一点机会。二来,白缅桂长得快,京中有人要,就会花钱买,不论什么方式,总能给花农带去些好处。
只是太妃也没想到三夫人会对颜如玉起了杀心。
颜如玉当初被桑落一句话误了前程,三夫人几次对颜如玉示好,颜如玉都不肯就范,最后才送到宫里。从女人心思来看,三夫人对颜如玉是有些情愫的,若要下杀手,显然是颜如玉查到了三夫人的命门。
余承想起自己离开前太妃的话:“莫要声张,且看他如何做。”
颜如玉负手站着,似是十分困惑一般绞紧了眉头:“容我想想,你先下去吧。”
“是!”余承抱拳行礼退下。
屋内只剩下颜如玉和一身血污的闽阳。
颜如玉心底微微一笑,太妃喜欢白缅桂的消息,自然是他亲自放出去的。逢迎上意,是刻在这些人骨子里的东西。
只要有鱼,喜腥的猫就一定会来。
早迟而已。
他走向闽阳,因四下无人,他问得直白:“闽大人,听说三夫人送了你一棵极大的白缅桂,不知这白缅桂的花是否也跟大血藤一样入了那活血化瘀的药?”
闽阳道:“补药、只是补药......”
颜如玉问道:“养心坊前的算命摊子,将属水的少女尽数迷晕骗到三夫人的庄子上,用那补药激出癸水来,也是为了进补?”
暗牢里霎时只剩他喉咙里漏气般的嘶鸣:“是,为了延续、延续国公血脉。”
肃国公只有两子,大房一个,三夫人一个。袭爵一事始终没有着落,又有了宫中为圣人选伴读一事,正房和三夫人争夺已经人尽皆知。如今两个儿子都无所出,自然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有后。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137/19054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