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稗宋反骨仔 > 第19章 蒲夫子耳提面命

第19章 蒲夫子耳提面命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顾不得跛脚不便,范希文快速追上去,终究是晚了几步,没瞧见那人钻进了哪间教室。
    “七爷,那是向乾,学院内最厉害的武学子。”
    “武学子?”
    这词何其小众。
    实则宋朝庆历三年夏便设置了武学,任阮逸为教授。
    但宋朝文风太盛,武学生源不济,无奈取消了名义。
    自神宗,熙宁五年,借王安石变法之际再次设立武学,以《武学七书》为教材。
    自此正式开启了宋朝武学、武举并行之路。
    眼见先生踱步而来,有为将范希文推进教室,不忘小心交待。
    “最后一排角落里,桌上有名字。”
    座位很好找,因为就他一人最后进,唯独一座空着,拢共才二十来人的学堂,显得有些空旷。
    蒲夫子治学极为严谨,为人也较为严厉,因此他的课没人敢捣乱。
    不过他不重视繁文缛节,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行礼,说是占用了教学时间,每次上课都是直接开讲。
    但是古文总有一种天然催眠效果,尤其是在枯燥讲解和同窗们拖着长长声音诵读的过程中。
    对于《论语》《孟子》这种高深之作,范希文不甚感冒。
    在他看来这东西只能在闲暇时一个人观阅,读书与笔记同时操作。
    像蒲夫子这般登堂入室地讲解,灌输个人思想和有失偏颇的评价非但无趣,还不科学。
    故而一代天骄范希文顿觉如中迷药,头沉似铁,一个长脑袋不住地做起了绕颈运动,思维在前世与今生间不断拉扯。
    “笃、笃~”
    有东西在书桌上杵了两下,发出较大的闷响。
    “范希文,此问何解?”
    见范希文并未醒,蒲夫子提高了声调。
    学子们纷纷看向范希文,见他与夫子俩的滑稽对比画面,爆发出哄堂大笑。
    范希文惊醒,却看见夫子早已不在讲台上。
    偏头正望见他那冰冷的面容,心下咯噔一声,快速起身。
    “夫子,学生有错。”
    认错态度端正非常。
    “终日神游天外,身为读书人对圣人之道毫无半点兴致,如你这般与烂泥何异?
    能报效家国者,莫不是勤于研学之人,若人人嬉于求学,我大宋于天下如何久安?”
    蒲夫子恨铁难成,摇头转身,众学子齐齐回头端坐。
    “只读这样的书,怎么够?”
    范希文细声嘀咕。
    “那你有何高见?”
    蒲夫子蓦然回头,将戒尺背在身后。
    “读书固然重要,但终日专研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天下大道可不止孔孟文道,圣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既然要治理天下,替天子牧民,如何能不了解民众?
    以农业为本则兴其耕作,以商业为本则兴其市井。
    若知彼万道,则百业兴旺,国人富足,不惧强敌而社稷安定。”
    此番言论批判当下“做学问”的弊病,有暗讽教育与朝廷政策之嫌,更是将学校教育直接比喻成了纸上谈兵。
    实则有些过了。
    其实此时的教育对学子从政实践能力也是有考校的,并以此作为学子入仕的重要评价标准。
    但范希文所说也有些道理,不细想之下倒是有些似是而非。
    如此大胆的言论若自一般百姓口中说出,定要被治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学生说出来倒是问题不大,也是宋朝对文人宽宥的直观表现。
    “呵,不曾想我外舍竟然有你这等旷世奇才!”
    蒲夫子的调侃再次让学子们乐不可支,有两个胆大的小声讽刺,说他范希文不过是井底之蛙。
    癞疙宝打豁嗨——好大的口气。
    “既然如此,散堂后到老夫那里,好好给我讲解一番。”
    有了范希文这个鲜活的教材,其他人更加用心听课,生怕成为第二个被夫子叫去辅导的憨包。
    大宋学院教学时间相对灵活,各书院可视情况而定。
    短则一刻钟,即后世的半小时,长则两个时辰,即四个小时大课,中途无休息。
    县学取了个适中的时长,半个时辰,一日分早课三堂、午课三堂、晚课一堂,其余时间自学。
    无论是如范希文这般浑浑噩噩,还是如有些学子一般聚精会神,一堂课也算较快便完事。
    学院传言,蒲夫子性格古怪,故而只得一极小的单间作为办公室,是杂物间改造。
    离山长的明理轩较远,孤零零地处在学院的一角,倒也清净。
    “以前不曾见你有这等眼界。”
    蒲夫子小心放好教材。
    他说话毫无语气和表情,不知是欣赏还是责怪。
    不过范希文却是不怕的,打打手板或者一些体罚手段,并不可怕。
    “这些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是也不是。”
    范希文吃不准夫子的态度,只得模棱两可地回答。
    “一些道理就摆在那,多用些心观察自然会明白。”
    “道虽学不行则不至。你有如此见解,殊为不易。”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126/19014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