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 第十一章确定为明代真迹

第十一章确定为明代真迹

推荐阅读: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今夜不设防王爷,王妃又溜了!动力王朝幽界日记薄无敌并不寂寞古龙玦重生之作精的追夫之路我能拖动进度条团宠小可爱有五个爸爸

    当我眼前的雾影中接连闪过远山近水、亭台楼阁、红墙碧瓦……一幅明中晚期的山水图景生动地呈现在我面前。
    我非常确定这幅画是明代真迹,只是不能确定出自哪位画家之手。
    “家伙!看出来点儿意思了吗?”
    正当我要再仔细辨识这幅画的时候,一个满嘴京片子的老头走了过来,冲我和蔼地笑着。看上去怎么也得七十往上的年纪了。
    “王!这位是北京古代艺术品交易公司市场营销总监霍文良先生。有机会能得到霍先生指点一、二,对你的成长会大有帮助的。霍老先生!您以后也要多多提携我们江城鉴古界的后辈年轻人啊!”
    正在我发愣的时候,刘玉斌已经过来打圆场了。这些当官的都是逢场作戏的好手。
    “呵呵!关照年轻人是我的本分。指点不敢,把我的那点儿经验叨咕叨咕还是可以的。”
    “霍老先生!您对这幅画是什么鉴定意见?”
    可能是担心我一时没有合适的应答,刘玉斌先入为主地问道。
    霍文亮收起笑容,负手注目地又看了一遍面前这幅画。
    “纸、墨、彩都符合明中晚的特征,构图、用笔、设色、笔触、线条,也是典型的明代‘松江画派’的作品面貌。嗯……就我本人的看法嘛,我倾向于这是一幅明代中期松江画派画家的真迹。不过,这没有款就不好有定论。毕竟这幅画是来自民间,没有家传赓续的记录。”
    霍文良非常谨慎地出了自己的鉴定结论。看得出来,他对鉴古一道的经验很丰富,也很严谨。很怕自己意识出错,有损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威望。
    这时候,其他一些专家也都围拢过来发表各自的意见。
    “我同意霍老的意见,这幅画应该是明代中晚期的东西。但没有名头,不太好确定作者是谁。要这也不算是大问题,毕竟按照明朝的规制,宫廷画家的画作是不允许署款的。”
    一位年轻一些的专家附和着霍文良的结论。
    “嗯……我倒是觉得这幅画不真,应该是清以后的画家仿画,或临摹的。”
    这时候姜博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大家都知道,明代宫廷画家的画受当时政治环境的限制,画家作画多承皇上的意思。画风较为拘谨,缺乏创新意。而这幅画画意写实,笔墨洒脱,明显留下了作者自己的思想风格。我认为不会是明代‘松江画派’的作品,应该是清代某位不太出名的松江派画家作品。至于纸、墨、色这些东西,别是清代,就是现在要想找,也是可以找到明代遗存。故宫就有啊!”
    这段话完,周围人又是一阵毫无结论的争执。
    看来不找到款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就得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了。这就是我的除了传承有序的书画作品,剩下的几乎每一幅古代书画的鉴定都会有分歧、有争议。
    ……
    屏蔽身边的嘈杂,我深吸了一口气,又把注意力凝聚到了画面上。眼前朦朦胧胧的又出现了一团雾影。不过,这次出现的不是画上的信息,而是影子来了。
    “遇到难题了?”
    “对我倒没什么难的,这是明代‘松江画派’画家的真迹。就是不知道作者是谁。”
    我无声地和影子交流着。
    “那你就找啊!找出能服这些专家学者的证据,那你才有本事呢。否则,你的结论连屁都不算。”
    影子忽明忽暗地在我眼前闪动,话语中一如既往地讥笑着我。
    “找?你来找啊!要是那么容易找到,这些个专家还能跟一群鸭子一样吵个不停吗?”
    这边和影子沟通,我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画面。
    忽然,画面上左上角一条山脊的轮廓线,看上去与其他线条有点不尽相同。我赶紧甩甩头,尽量让头脑清醒一些。当我再一次凝聚眼力看向那里时,一行若隐若现的文字出现了。
    “弘治乙亥春,吴县陆治笔”。
    看到这一行如芝麻大的字,我瞬间眼前一亮。
    “找到了!”
    声音不大,但我出的这三个字,让大厅里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
    “怎么?伙子!你找到什么了?”
    霍文良仍旧是和蔼地问我,眼睛里满是期许和期待。
    “我找到款识了,在这里。”
    我用手指着那条山脊的墨线,告诉围观的专家。
    “啊!”
    “嗯!”
    “在那?”
    ……
    立刻有七八个人把脑袋集中到了我手指处,仔细辨识着那行“弘治乙亥春,吴县陆治笔”的隐款。
    弘治乙亥春就是一五零七年,就是明朝弘治二十年。
    而明代画家陆治就是那个时代的“松江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受吴门派影响,他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在吴门派画家中具有一定新意。
    这些特点恰好与面前的这幅水隐款山水画相符。
    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中,宋代之前的画家大多不署名。而到了宋代在绘画中就出现了穷款、隐款,山水、人物、花鸟各画科都存在这一现象。而眼前的这幅画虽然出自明代画家陆治之手,但却借鉴了宋代画家的署款方式,把自己的名字隐藏于画作之中。
    “这幅画是出自明代‘松江派’画家陆治之手。”
    我自信且肯定地出了我的鉴定结论。
    毕竟那一行字太了,比芝麻还要。这些专家纷纷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放大镜,甚至还有光学放大镜都拿出来了。对着那条“墨线”仔细鉴别了起来。
    “嗯!是文字。”
    “是陆治,明代陆治。”
    “弘治乙亥春,吴县陆治笔。没错了!真迹!”
    ……
    经过两分钟左右的仔细辨认,终于把这一行字给辨识清楚了。
    此时,房间里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身上。这倒是把我看得浑身都不自在。
    “后生可畏啊!我怎么就没发现这处隐款呢?”
    姜鹏一阵地摇头叹息,抬头却是一脸欣喜地看着我,
    “怎么也没想到,这明代的画里会用宋代画家的留款方式。我们都太过得循规蹈矩了,思维也太守旧了。还是年轻人有想法,有思路。王!你的眼力够准、够毒啊!”
    霍文良呵呵一笑,他对自己的这次失误并没有放在心上。很有大家的风范。
    “罗老师!您过讲了。我不是眼力好,只是眼神还行吧。另外,还有巧合的因素在里面。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眼见众人都要冲着我来了,这可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完话,赶紧回身冲着刘玉斌点了一下头,就退步到了曲威的身后。
    还是把场子交还给这些专业干面子活儿的人把控吧!
    刘玉斌也是不客气,直接就迈步向前,站到人群中间最显眼的地方,开始主持工作了。
    “各位专家老师!既然这幅画的款找到了。那就请各位专家集体合议,作出一份最权威的鉴定报告。这肯定是咱们这次‘东北文化研究交流会’第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为我们这次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啊!”
    话音一,大厅中响起了一阵掌声。
    当然,作为参与者,我也附和着一起拍起了巴掌。
    可就在我用眼睛四处观望还有什么其他物件要鉴定的时候,一个我不熟悉,但却印象极为深刻的人脸闯入了我的视线。
    瘦削的脸,还有他勃颈上那片腥红的胎记,让我全身的汗毛都不由自主地立了起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114/18987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