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贞观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克明兄?”
    “如此,某先来,玄成兄压大轴。”
    杜如晦和魏征的交流倒是简单的很,二人还是颇为默契的。
    “陛下,臣之年号,为咸熙。”
    “咸熙取自《尚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意为「众功皆兴」。”
    为什么要私下开小会?这就是咯!
    你瞧瞧杜如晦这不就纯逮着上一任天子揍呢......
    咸熙何意?
    最为直观的便是强调新朝需以高效决断扫除武德年间积弊。
    当然,还有一个,「熙」字兼有光明、和乐之意,暗含对「君臣相得、政通人和」的期许。
    杜如晦以「善断」闻名,此年号体现其雷厉风行的施政风格,同时暗示李世民需倚重能臣(如房杜组合)实现中兴。只不过,此等暗示,本就是君臣相和,如果现在在天子位的不是李世民,杜如晦也不可能取如此一个年号了。
    杜如晦,出自京兆杜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善断为名,策划“玄武门事变”,选拔人才无一错漏。
    没错,玄武门事变是这位爷策划的,呵呵。
    经过后世词条认证的,善断,只是杜如晦的一个优点,不是全部,相反,杜如晦的谋略,那也是丝毫不差。
    李世民更满意了,这没办法,他没有不满意的借口。
    “承乾,安排人上茶。”
    “得嘞!”
    李承乾担任起跑腿小厮的工作,乐呵呵的往外走。
    这是私密的会议,没有那群太监的位置,自然,这跑腿的事儿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了。
    李承乾离开之后,这一场小会议并没有继续推进下去,李世民不开口,其他人疯了不成?
    没人会有意见的。
    “玄成,河北一行辛苦了啊。”
    “陛下,身为臣子,是微臣的本分,谈不上辛苦。”
    魏征的正常状态还是很受人欢迎的,最起码,李世民喜欢不头铁的魏征。
    君臣二人聊了没多久,李承乾便带着茶水回到了两仪殿,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太监,等到他们将茶水奉上之后又连忙撤出了两仪殿,他们来就是送茶水的,就这,还是有李承乾带着,不然他们可不敢进来。
    再说了,太监们傻了不成?让大唐帝国最强二代一个人带着这么多茶水进来伺候人?
    “好了,玄成,既如此,就剩下你的年号了,别告诉朕你没有准备啊。”李世民轻抿了一口茶汤,口齿生香,心情大好。
    那是字面意义上的口齿生香,毕竟,里面放了不少的香料。
    天子喝的,岂会差了?
    “禀陛下,臣之年号为景和。”
    “出《后汉书·周举传》「六合景和,品物咸遂」,强调「天象清明、政通人和」。”
    言语间奔着民生凋敝的现状就去了,自隋末唐初,中原乱战不休,天下庶民早就厌烦了战争,如今新君即位,是时候来一场与民休息的政治工程了。
    呼吁「以民为本」,要求新君克制奢靡、轻徭薄赋。且魏征作为前太子旧部,需通过谏言彰显自身价值,此年号直指武德末年战乱导致的民生问题,契合其「水能载舟」的民本思想。
    李世民撂下了手中的茶杯,眉头轻蹙,他已经在脑海中开始思考了,年号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对于现在的有唐一朝来说,李世民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好的年号,去告诉天下万民,他李世民的到来。
    所以,很重要。
    倒是李承乾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贞观的称号是由魏征提出来的,可没想到,第一批的年号里面根本没有贞观二字。
    不过,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根据后世查证,这贞观年号的提出人也没能定下,看来依旧是后面商量出来的。
    “承乾,你呢?来都来了,不能白来吧?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忽地,李世民看见偷懒的自家好大儿,一咧嘴,笑了。
    自己这个儿子最近的改变可是很大的,并且已经趋于成熟了,他觉得可以听听自己儿子的意见,万一是个很好的意见呢?
    岂不是不用继续纠结了?
    若是有可能的话,李世民也希望尽快将此事定下来,然后好好休息休息,今天本来就没多少事情,要是能提前解决年号的问题,他是真的打算回后宫找媳妇去......
    “贞观。”
    李承乾也懒得藏着掖着的,这么点小事儿可不能水太多了,那可不好!
    他李承乾也是很懂事儿的!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为“天地运行之道,以正道示人”。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东汉郑玄注:“以正道示人,则谓之贞观。”
    “贞观,以儒家‘正道’为纲,君臣勠力、勤政慎终。”
    两仪殿内陷入了寂静,五个加起来岁数奔二百去的,还没一个八岁的孩子闹的明白一些......
    算是这长江前浪被人拍在了沙滩上面。
    虽然,李承乾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就是了,但问题不大,毕竟,现在可没人想出来,所以啊,这个比,他李承乾装了个实实在在。
    好好的露了一波脸!
    “贞观,便是贞观了。”
    李世民当即定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在听到贞观二字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那冥冥之中的天意。
    天意如此,便是贞观。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四位大臣齐齐起身行礼,口中赞叹陛下圣明。
    只不过,他们没说太子,哦,不是,没说李承乾。
    毕竟,现在的李承乾还不是太子。
    “行了,诸位先回去吧,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八月廿一改元贞观!”李世民大手一挥,相当敞亮的放人了。
    他们没用了,事情也办完了,他李世民也到了歇息歇息的时候了,真好。
    儿子果然还是有些用处的。
    “你小子,怎么惦记起了儒家?”李世民好奇的看向李承乾问道。
    他需要确定李承乾到底有没有彻底被所谓的儒家思想侵染。
    “爹,您放心吧,承乾对儒家没什么兴趣。”
    “准确的来说,承乾对于什么有兴趣,在于什么能帮助到我大唐。”
    “儒家能行就儒家上;法家能行就法家上;兵家能行就兵家上!”
    “能者上,不能者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5/18953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