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418章 新的篇章一

第418章 新的篇章一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洛阳城.
    这座古老的新城市,此刻正沐浴在冬日的夕阳光辉下。
    杨升自长安归来已过大半月有余,这段时间里,天下的局势变幻莫测。
    自从袁术、刘焉和刘表相继称帝之后,每日都有大量的奏疏如雪花般飞到杨升面前,请求他顺应天命,进位称帝。
    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劝进浪潮,杨升始终不为所动。
    尽管田丰等几位亲信也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均遭到了他坚定地回绝。
    久而久之,众人见劝说无果,便继续纷纷上书,而田丰等人也不再多言相劝。
    其实杨升觉得现在并不适合称帝,毕竟袁术三人才称帝自己就跟了上去,多少让人有些别扭。
    另外就是他实在是太忙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便是大运河终于正式通航了。
    如今正值寒冬时节,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层,否则以杨升的心性,恐怕早就登上一艘船只亲自试航去了。
    好在负责此项工程的袁涣办事得力,不仅成功完成了运河的修建工作,还在靠近太行山一带的河流上游建造了一座座规模宏大的水库。
    这些水库平日里能够有效地调节运河中的水流,确保河道畅通无阻。
    一旦遭遇干旱天气,又能及时开闸放水,为下游广袤无垠的河北大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这一举措可谓是一箭双雕,既保障了交通运输的顺畅,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不得不说,袁涣此番作为当真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现在的袁涣正忙着巡查冬季的运河情况,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转洛阳了。
    紧接着要说的便是此前来自辽州钟繇那里传过来的消息。
    想当初,他拿下洛阳和河北各地之后就开展了一场疯狂的抽奖。
    竟然抽中了极为珍贵的药草种植技术,以及那在后世人尽皆知且赫赫有名的《本草纲目》。
    自那时起,他便让钟繇在辽州的长白山一带开启了大规模栽种药材的行动。
    时光荏苒,如今部分药草已然迎来了收获的时节。
    再加上长白山这座宛如天然宝库般的巨大药厂所提供的得天独厚优势,杨升当机立断,在襄平城北部火速建立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药草种植基地。
    同时还配套打造了一间超大型的制药厂,他打算按照一些常用的药物配方直接生产成品药。
    再说华佗这边,自从先前他带领众人入驻医学院之后,就一直身兼数职。
    不仅要在学院内亲自授课,还要潜心着书立说,将自己毕生所学的医术整理成册。
    如此这般,一晃眼便过去了整整十年光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华佗始终谨遵杨升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不辞辛劳地针对来自各地的医者以及初入学院的莘莘学子们展开统一化的专业培训与悉心培养工作。
    历经这长达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这座医学院中陆陆续续走出来的医者数量已将近十万人之多!
    如今,医学院已然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规模日益壮大,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每年想报考这里的学子就多达几万人。
    而从这里顺利毕业的学子数量众多,平均一年就多达一万余人。
    这个规模还在以每年上千人数量在缓慢增加当中。
    这些毕业生当中,医术最为精湛高超之人,绝大多数皆被杨升招揽至军队之中。
    现今,在军中,一个由千人所组成的单位营,里面配备的医者将近有二十人之多。
    如此算来,平均每五十名士卒便能拥有一名专属医生,这般配置无疑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士兵们在战斗中的伤亡率。
    不仅如此,在此之前,军中便已积极展开了急救知识技能的相关培训工作。
    他们以“什”作为基本单位,每个什都会选派一人前往医学院深入学习急救之术。
    必要时可以在战场上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争取伤者的宝贵时间,最好能拖延到医师接手医治。
    尽管经过多方努力,但目前这样的状况也仅仅只是勉勉强强符合杨升对于军队医疗保障方面的要求罢了。
    按照他的想法,一个什里面最少要有一个医疗人才和一个副手。
    毕竟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受伤就意外有死亡的风险。
    一场战争下来,往往直接死在战场上的人并不多。
    反而是伤者,特别是一些重伤员几乎都是九死一生。
    原因就是没有能有效治疗伤者药和足够的医师。
    而那些从医学院毕业的其余人员,则均被合理地分配至各州、各郡、各县以及各乡镇等地,专门负责为当地的老百姓们诊断病情和提供治疗服务。
    现在他治下的各州、郡都有相当大的缺口。
    但这事和军中一样,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自医学院逐步走向正轨以来,华佗这位医学巨匠便逐渐减少了露面的次数。
    只是偶尔来了兴趣会去给学子们讲课或者自己栽种一些名贵药材,做做实验。
    尤其是当他获赠杨升赠送给他的那部珍贵医典——《本草纲目》之后,更是整日将自己关在屋内埋头看书和着书。
    刚开始那几天除了必要的饮食起居之外,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对这部巨着的研究和创作之中。
    杨升真怕他那么大岁数有些吃不消。
    华佗这个状态一直保持到药厂成立。
    随后杨升只是提了一下,他毫不犹豫地率领着几位得意门生亲赴辽州,决心在辽州制药厂亲自坐镇指挥。
    一方面,他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另一方面,则计划直接投入生产,尽快制造出一批成品药物。
    经过他不懈努力,如今首批成品药已然成功问世,并顺利进入试药阶段。
    然而,事务繁忙的杨升却无暇顾及他这一进展。
    那么,此时此刻的他究竟在忙碌些什么呢?
    就在这个傍晚时分,夕阳即将西下。
    夜幕即将悄然降临,气温也随之骤降。
    尽管众人皆身着厚厚的棉衣以抵御严寒,但那无孔不入的寒风依然能透过衣物的缝隙,如冰冷的利刃般刺痛着人们的肌肤。
    只见杨升带领着田丰、荀攸他们,浩浩荡荡地迈向了新落成的皇宫大门——承天门城楼之上。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51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