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诸侯割据一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当然他们好多人因为好奇,也搞到了一份杨升发行的第一版报纸。
袁绍对此嗤之以鼻。
认为杨升这些举动纯属是在浪费钱粮。
而且上面用的还是杨升自己发明的简体字。
但还是有不少聪明人对此表示肯定。
其中就有曹操,而且他估计这事绝对不会那么简单。
自从杨升割据一方以后,他就仔细的研究过杨升。
杨升有时候的想法会有些天马行空,但最后的结果都表示杨升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这版报纸上虽然刊登的东西没有多少,都是他以往所了解杨升在并州施政的东西。
里面就包含了为什么喝热水可以长寿,近亲为什么不能结亲。
而且还详细说明了近亲不仅要算父系,还要算母系。
他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份报纸可能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单纯的只是一种辅政手段。
果然!
十天后。
随后第二份报纸上的内容就让他们笑不出来了。
杨升在报纸的头条上刊登,河北和洛阳大量招收流民。
有举家迁往河北等地的,免费发放房屋、耕地、免税三年,适龄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教育。
豫州和兖州等地之前是黄巾之乱,然后接连几年的大旱。
这会百姓才刚刚喘了口气。
袁绍继任州牧之后没有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反而大肆招兵买马和囤积粮草。
不少人纷纷举家迁往河北。
刚开始袁绍还不以为意,毕竟在他看来,只要有土地他就不愁没人。
但随着离得最近的颍川等地开始大量流失人口,他也慌了。
毕竟走几个人没什么,但要是所有人都走了他就没有赋税了,以后也招不到兵。
这样一来他不用别人来打,他自己就先崩溃了。
于是急忙下令,不允许百姓随意举家迁徙。
甚至让人堵在险要的路口,发现逃跑的全部抓回去。
但几天下来效果都不明显,还是有人偷偷渡过黄河跑到洛阳、南阳等地去了。
甚至有大的队伍甚至和士卒发生了冲突。
汝南平舆。
袁绍一脸阴沉的坐在书房里面。
看着桌子上的报纸和各地传来的消息,一言不发。
“主公!许攸大人到了!”
“请进来!”
许攸一进书房,袁绍直接说道:“想必子远已经知道我为何召你前来了吧?”
许攸点头道:“在下明了!”
哎!
袁绍叹气道:“这杨子平真是给我们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啊!”
许攸回道:“杨升如今并不缺钱粮,收买人心也是常规手段罢了!”
嗯!
袁绍点头,问道:“那不知道子远有何良策破局?
颍川的阳城等地快人去城空。
昨天,阳瞿有一个司马直接带着麾下和家眷数千人,直接跑进了虎牢关去投张飞。
真是岂有此理!”
许攸点头道:“主公稍安勿躁!眼下要破局在下有三策!”
哦?
袁绍看着胸有成竹的许攸顿时眼前一亮,急忙问道:“是那三策?”
许攸回道:“第一就是禁止我们治下有人购买和读从河北发来的报纸。
第二,让人宣传,报纸上的内容都是假的,杨升此举是在欺骗百姓。
第三就是我们要适当的减灭一些赋税,以此来收住人心!”
这?
前两个还好说。
这第三点估计有点难了。
许攸看出袁绍的迟疑,劝道:“主公眼下兵强马壮,粮草也充足。
而今天子尚在,谁也不敢轻起站端。
主公何不趁此机会收拢民心呢?”
哎!
袁绍咬了咬牙,沉声道:“既然人如此那就照子远之言行事吧!”
“主公英明!”
几天后,随着袁绍一系列的赋税减免和禁止阅读报纸。
他治下的豫州总算是安稳了一些。
而情况最严重的要数兖州。
东郡因为有黄巾在作乱,刘岱和黄巾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又因为曹操在陈留对兖州虎视眈眈,刘岱又不敢抽调定陶的主力。
这就直接导致了东郡的局势陷入了糜烂,不少人都跑到河北去了。
甚至陈留都有人开始跑到河北去了。
曹操一看这情况,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不然到手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兖州,当即不再迟疑。
命令假冒黄巾的蔡阳即刻动手。
几天后。
又一个消息传遍了天下。
兖州刺史刘岱在东郡围剿“黄巾军”不慎中了埋伏,被“黄巾军”所杀。
第二天。
曹操就顶着兖州牧的名头进驻了兖州。
定陶的守将王楷也开城献降。
但刘岱的亲信许汜等人则是下落不明。
有人说他们和刘岱一起死在了黄巾军手中。
大汉在经历这一战之后就彻底平静了下来。
曹操接任兖州牧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各地减免赋税。
袁绍对此嗤之以鼻。
认为杨升这些举动纯属是在浪费钱粮。
而且上面用的还是杨升自己发明的简体字。
但还是有不少聪明人对此表示肯定。
其中就有曹操,而且他估计这事绝对不会那么简单。
自从杨升割据一方以后,他就仔细的研究过杨升。
杨升有时候的想法会有些天马行空,但最后的结果都表示杨升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这版报纸上虽然刊登的东西没有多少,都是他以往所了解杨升在并州施政的东西。
里面就包含了为什么喝热水可以长寿,近亲为什么不能结亲。
而且还详细说明了近亲不仅要算父系,还要算母系。
他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份报纸可能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单纯的只是一种辅政手段。
果然!
十天后。
随后第二份报纸上的内容就让他们笑不出来了。
杨升在报纸的头条上刊登,河北和洛阳大量招收流民。
有举家迁往河北等地的,免费发放房屋、耕地、免税三年,适龄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教育。
豫州和兖州等地之前是黄巾之乱,然后接连几年的大旱。
这会百姓才刚刚喘了口气。
袁绍继任州牧之后没有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反而大肆招兵买马和囤积粮草。
不少人纷纷举家迁往河北。
刚开始袁绍还不以为意,毕竟在他看来,只要有土地他就不愁没人。
但随着离得最近的颍川等地开始大量流失人口,他也慌了。
毕竟走几个人没什么,但要是所有人都走了他就没有赋税了,以后也招不到兵。
这样一来他不用别人来打,他自己就先崩溃了。
于是急忙下令,不允许百姓随意举家迁徙。
甚至让人堵在险要的路口,发现逃跑的全部抓回去。
但几天下来效果都不明显,还是有人偷偷渡过黄河跑到洛阳、南阳等地去了。
甚至有大的队伍甚至和士卒发生了冲突。
汝南平舆。
袁绍一脸阴沉的坐在书房里面。
看着桌子上的报纸和各地传来的消息,一言不发。
“主公!许攸大人到了!”
“请进来!”
许攸一进书房,袁绍直接说道:“想必子远已经知道我为何召你前来了吧?”
许攸点头道:“在下明了!”
哎!
袁绍叹气道:“这杨子平真是给我们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啊!”
许攸回道:“杨升如今并不缺钱粮,收买人心也是常规手段罢了!”
嗯!
袁绍点头,问道:“那不知道子远有何良策破局?
颍川的阳城等地快人去城空。
昨天,阳瞿有一个司马直接带着麾下和家眷数千人,直接跑进了虎牢关去投张飞。
真是岂有此理!”
许攸点头道:“主公稍安勿躁!眼下要破局在下有三策!”
哦?
袁绍看着胸有成竹的许攸顿时眼前一亮,急忙问道:“是那三策?”
许攸回道:“第一就是禁止我们治下有人购买和读从河北发来的报纸。
第二,让人宣传,报纸上的内容都是假的,杨升此举是在欺骗百姓。
第三就是我们要适当的减灭一些赋税,以此来收住人心!”
这?
前两个还好说。
这第三点估计有点难了。
许攸看出袁绍的迟疑,劝道:“主公眼下兵强马壮,粮草也充足。
而今天子尚在,谁也不敢轻起站端。
主公何不趁此机会收拢民心呢?”
哎!
袁绍咬了咬牙,沉声道:“既然人如此那就照子远之言行事吧!”
“主公英明!”
几天后,随着袁绍一系列的赋税减免和禁止阅读报纸。
他治下的豫州总算是安稳了一些。
而情况最严重的要数兖州。
东郡因为有黄巾在作乱,刘岱和黄巾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又因为曹操在陈留对兖州虎视眈眈,刘岱又不敢抽调定陶的主力。
这就直接导致了东郡的局势陷入了糜烂,不少人都跑到河北去了。
甚至陈留都有人开始跑到河北去了。
曹操一看这情况,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不然到手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兖州,当即不再迟疑。
命令假冒黄巾的蔡阳即刻动手。
几天后。
又一个消息传遍了天下。
兖州刺史刘岱在东郡围剿“黄巾军”不慎中了埋伏,被“黄巾军”所杀。
第二天。
曹操就顶着兖州牧的名头进驻了兖州。
定陶的守将王楷也开城献降。
但刘岱的亲信许汜等人则是下落不明。
有人说他们和刘岱一起死在了黄巾军手中。
大汉在经历这一战之后就彻底平静了下来。
曹操接任兖州牧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各地减免赋税。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50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