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55章 雁门新政六

第155章 雁门新政六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杨升看着他,认真的回道:“因为生命!
    你们知道吗?一个女子如果太早破身,或者过早生育,难产几率会很大,一个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说着他大手一挥,下面一个小吏快步走了进来,把手里的绢布递给了几人。
    杨升再次说道:“你们都看看吧!这是我调查的结果。
    凡是十六岁以下就生育的女子,死亡率高达五分之一。
    就算侥幸生下孩子的,六分之一的孩子都夭折了,而且生育之后的女子三分之一都有疾病。
    有一半的女子因为过早生育的原因,三十岁都不到就病逝。
    到四十岁以上的女子基本都患病!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至于男子,太早破身也会对自身有损伤。
    这点你们可以下去自己查访!”
    几人互相传阅了一下,看过的人都是一脸的凝重。
    里面调查的很详细,先是姓名、住址,什么时间成亲的,这些都记录的十分齐全。
    众人在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的。
    这时苏则也起身问道:“主公!这近亲结亲这大家都知道,这...?”
    杨升直接说道:“之前历朝历代的近亲都规划在兄妹、或者堂兄妹、同姓家族一类。
    都是以父系来推算,近亲不能接亲。
    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两人结合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止有父系的血脉,还有母系的血脉。
    所以亲近的范围要扩展到母系一脉,表亲也算近亲!”
    这?
    这简直颠覆了众人以往的认知啊!
    但在仔细一想,这确实没什么不对的。
    杨升再次挥手,外面的小吏再次递上一份报告。
    在几人传阅的时候。
    他继续说道:“凡是表亲结亲的,不仅仅是难以怀上孩子。
    就算是怀上了还容易流产,生下孩子也大多夭折。
    就是侥幸长大了这个孩子也是有各种缺陷。”
    很快几人都传阅完了这份调查报告。
    里面大部分都是表哥娶了表妹,而且都是有名有姓有住址的。
    可见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
    看完这些,沮授拱手道:“主公真是心系万民,我等既感且佩!”
    杨升摆了摆手,问道:“此事可定否?”
    下面众人齐声道:“我等无异议!”
    呼!
    杨升也松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下面的人守旧。
    其他人都年轻还好说,他最怕的就是四五十岁的王毓。
    “另外!我还有个提议,也是关于婚姻方面的!
    你们也可以参详一下!
    既然规定了男女结亲的年纪,那我们干脆就成立一个部门,就叫民政。
    所有适婚的男女已经结亲,必须到民政部门登记。
    然后由民政部门颁发给两人一个结亲证书。
    一来呢可以审核他们的年纪,二来表示他们两人结亲得到官府的肯定。”
    嗯!
    听到这里几人都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政策。
    但接下的话让几人都沉默了。
    “这只是第一步!
    如果两人结亲,以后的日子过不下去,来民政部由民政部主持解除两人的婚姻。
    这对夫妻从此便不再算夫妻!
    我管这叫和离!
    而且两人以后遇到合适的也可以再嫁或者再娶!”
    杨升话音落地,下面众人都沉默了。
    这?
    有些离经叛道了啊!?
    王毓直接起身说道:“太守大人!这和离之事是否要在考量考量?”
    旁边的苏则也起身道:“主公!夫为妻纲,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子三从四德,此为祖训,这和离之事我等...”
    听着下面众人几乎都是反对的话。
    杨升抬手示意几人先听他说。
    等几人安静下来。
    杨升再次出言道:“女子出嫁未必就能遇到良人!
    将来你们有女儿嫁到一户人家,但她过得不幸,他的夫家每天对她殴打、辱骂。
    但就因为这有名无实的祖训,你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你们会是什么想法?
    或者将来你们儿子娶的儿媳不孝,你们会不会想在为自己的儿子换个儿媳呢?”
    额!
    这下几人都沉默了!
    杨升继续说道:“而且祖训?这祖是谁,写《女戒》的班昭吗?”
    如果大家一直遵循祖训,那么就不会武王伐纣,然后在牧野之战中推翻了帝辛。
    也不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
    大家都遵祖训,那么现在哪里会有我们大汉?
    大家都还在共尊周王氏,甚至是商王、夏王的日子!
    所以!有的好的祖训我们宣讲、支持。
    对于不好的祖训我们要大胆的站出来反对它、改变它!”
    嗯!
    杨升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
    众人都点了点头。
    王毓叹了口气,说道:“可能此法很难施行的下去啊!”
    众人都附和着点了点头。
    和离的现象,其实早在秦、两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49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