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准备开科
推荐阅读: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换婚后,纨绔世子白日装乖夜抵门、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大唐傀儡医、九十年代拆迁户、极道剑尊、穿书七零:我拿捏了高冷大队长、陈轩许静沈冰岚天海医科大学、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最让他困扰的是玻璃的烧制问题。
不知道是原材料的问题,还是温度控制不到位。
烧制出来的玻璃不仅纯度不够,瑕疵还多。
最多就是半成品。
一时他也没有好的改进方法,只能慢慢尝试。
转眼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下旬。
天气已经开始转冷。
北边的衡山和东面的五台山都已经开始下雪了。
这天早上。
张杨和王必两人老早就来到了太守府内。
嗯?
而杨升和张辽、曹性、赵风两三人刚刚晨练完。
手中拿着毛巾刚擦完汗,正准备开始吃早点。
但看着已经在一旁等着他的张杨两人。
他有些好奇的迎了上去:“稚叔、礼然,这大清早的,是有什么事吗?”
要知道平时都是早上两人先过滤一道政务,然后中午在送呈自己。
今天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而且两人来了也没有出声打断自己,看来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
张杨和王必对视一眼。
张杨拱手道:“主公!征兵事宜已经准备就绪。
还有就是文、武两院到现在已经住进去数十人,这些都需要主公尽快决断!”
嗯!
杨升点了点头。
文院和武院已经好几天没人报名了。
也是时候看看自己这次能招到什么人才了。
随后问道:“武库情况如何了?”
王必回道:“城北大营内预计还有一万人的装备!
武库有原造环首刀四万多,卷云刀一万多,长枪三万多,铁甲四万多套。
后来新造的环首刀也有三万,长枪两万杆,陌刀四百多柄,新铁甲两万多套,明光甲两千多套!
弓弩两万多张,箭矢五百万支!
另外已经组装了的三弓床弩有八十余具!箭八千多支!”
嗯!
既然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随即他拿起两卷早就准备好的绢布递给了张杨。
说道:“稚叔去两院传信,这是两院考校的一些注意事项,你去的时候顺便也张贴一下!
文院定在三日后在太守府考校,以文取士!
武院定在七日后,在城北设立擂台,以武取将!”
“诺!”
嗯!
随即他转头看向了王必,说道:“同时发布布告,十天后城北大营外开始招募士卒。
传信云中的关羽、王启,定襄的张泛等人,十天后就地招募士卒!
从武库调集一批装备运往云中和定襄两地。
对了,三弓床弩也运四十具到云中,十具到定襄,大同城也运二十具过去。
每具配一百支长箭。
之后的箭让他们所在当地的铁匠坊锻造一批。”
“诺!”
事情已经处理完毕,两人也就起身告辞了。
眼看两人离开。
杨升沉思了起来。
这武有自己,再加上吕布、张飞他们几个是没问题。
就是以文取士,自己实在有些不太会弄。
但可以参考。
这个完全可以参照后来实行的科举制。
八股文?
这个自己不会啊!
总不能出选择题吧!
不就是考试嘛!
这个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也考了那么多年的试卷。
咦!
有了!
他想到该怎么出题了,但评选的人呢?
嗯?
蔡邕现在就在广武,这个问题他可以完美解决。
而且凭借他在士林的威望,其他人也必然相信这绝对是公平的。
想到这里他起身朝着蔡邕的府邸而去。
而此时蔡邕正在书房早读。
听闻杨升来访,急忙出门相迎。
两人在前厅坐定。
蔡邕问道:“贤侄,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望老夫?”
杨升回道:“伯喈先生,我...”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蔡邕抬手打断。
蔡邕笑着说道:“我与伯献相交甚好,子平唤我一声叔父,不亏!”
嗯?
“好!”
“那小侄就不客气了!”
他也不再矫情。
继续说道:“叔父也知道,我前番出兵北上收复了云中和定襄两地。
陛下有旨,擢升为安北将军,督三郡军政,但苦于麾下并无多少人才可治云中和定襄!
而且明年春耕之后便会继续发兵北上,一举收复五原和朔方。
所以前番升在雁门等地颁布了招贤令,现在已经有不少贤才来到了广武。
武院升可主持,可文院就非我所长。
所以想请叔父出面压阵,为升考校这些贤才!
另外,我想在这次取士之后开办学院,教化万民,想请叔父担任学院的山长。”
哦?
蔡邕顿时来了兴趣。
这倒是稀奇。
毕竟现在大汉选才都是靠个人的“孝”和“才”两个标准。
所以汉帝的谥号都是汉孝开头,然后才是什么什么皇帝。
这以文取才实在是新鲜。
嗯?
要不要把这个制度上书给陛下呢?
但一想到自己现在是个犯官,也就熄了这个念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知道是原材料的问题,还是温度控制不到位。
烧制出来的玻璃不仅纯度不够,瑕疵还多。
最多就是半成品。
一时他也没有好的改进方法,只能慢慢尝试。
转眼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下旬。
天气已经开始转冷。
北边的衡山和东面的五台山都已经开始下雪了。
这天早上。
张杨和王必两人老早就来到了太守府内。
嗯?
而杨升和张辽、曹性、赵风两三人刚刚晨练完。
手中拿着毛巾刚擦完汗,正准备开始吃早点。
但看着已经在一旁等着他的张杨两人。
他有些好奇的迎了上去:“稚叔、礼然,这大清早的,是有什么事吗?”
要知道平时都是早上两人先过滤一道政务,然后中午在送呈自己。
今天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而且两人来了也没有出声打断自己,看来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
张杨和王必对视一眼。
张杨拱手道:“主公!征兵事宜已经准备就绪。
还有就是文、武两院到现在已经住进去数十人,这些都需要主公尽快决断!”
嗯!
杨升点了点头。
文院和武院已经好几天没人报名了。
也是时候看看自己这次能招到什么人才了。
随后问道:“武库情况如何了?”
王必回道:“城北大营内预计还有一万人的装备!
武库有原造环首刀四万多,卷云刀一万多,长枪三万多,铁甲四万多套。
后来新造的环首刀也有三万,长枪两万杆,陌刀四百多柄,新铁甲两万多套,明光甲两千多套!
弓弩两万多张,箭矢五百万支!
另外已经组装了的三弓床弩有八十余具!箭八千多支!”
嗯!
既然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随即他拿起两卷早就准备好的绢布递给了张杨。
说道:“稚叔去两院传信,这是两院考校的一些注意事项,你去的时候顺便也张贴一下!
文院定在三日后在太守府考校,以文取士!
武院定在七日后,在城北设立擂台,以武取将!”
“诺!”
嗯!
随即他转头看向了王必,说道:“同时发布布告,十天后城北大营外开始招募士卒。
传信云中的关羽、王启,定襄的张泛等人,十天后就地招募士卒!
从武库调集一批装备运往云中和定襄两地。
对了,三弓床弩也运四十具到云中,十具到定襄,大同城也运二十具过去。
每具配一百支长箭。
之后的箭让他们所在当地的铁匠坊锻造一批。”
“诺!”
事情已经处理完毕,两人也就起身告辞了。
眼看两人离开。
杨升沉思了起来。
这武有自己,再加上吕布、张飞他们几个是没问题。
就是以文取士,自己实在有些不太会弄。
但可以参考。
这个完全可以参照后来实行的科举制。
八股文?
这个自己不会啊!
总不能出选择题吧!
不就是考试嘛!
这个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也考了那么多年的试卷。
咦!
有了!
他想到该怎么出题了,但评选的人呢?
嗯?
蔡邕现在就在广武,这个问题他可以完美解决。
而且凭借他在士林的威望,其他人也必然相信这绝对是公平的。
想到这里他起身朝着蔡邕的府邸而去。
而此时蔡邕正在书房早读。
听闻杨升来访,急忙出门相迎。
两人在前厅坐定。
蔡邕问道:“贤侄,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望老夫?”
杨升回道:“伯喈先生,我...”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蔡邕抬手打断。
蔡邕笑着说道:“我与伯献相交甚好,子平唤我一声叔父,不亏!”
嗯?
“好!”
“那小侄就不客气了!”
他也不再矫情。
继续说道:“叔父也知道,我前番出兵北上收复了云中和定襄两地。
陛下有旨,擢升为安北将军,督三郡军政,但苦于麾下并无多少人才可治云中和定襄!
而且明年春耕之后便会继续发兵北上,一举收复五原和朔方。
所以前番升在雁门等地颁布了招贤令,现在已经有不少贤才来到了广武。
武院升可主持,可文院就非我所长。
所以想请叔父出面压阵,为升考校这些贤才!
另外,我想在这次取士之后开办学院,教化万民,想请叔父担任学院的山长。”
哦?
蔡邕顿时来了兴趣。
这倒是稀奇。
毕竟现在大汉选才都是靠个人的“孝”和“才”两个标准。
所以汉帝的谥号都是汉孝开头,然后才是什么什么皇帝。
这以文取才实在是新鲜。
嗯?
要不要把这个制度上书给陛下呢?
但一想到自己现在是个犯官,也就熄了这个念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48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