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84章 出兵北上三

第84章 出兵北上三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马邑之谋失败后,聂壹因为怕匈奴人的报复会祸及家人,于是改聂为张。
    现在的后人也就是张泛和张辽两兄弟。
    呼!
    想到这里他呼了口气。
    当即就下令开始安营扎寨!
    而早就到达的张泛这时也迎了上来。
    杨升看着双眼布满血丝的张泛,叹了口气。
    轻声问道:“文广?怎么样?还好吧?”
    张泛叹了口气,强笑着回道:“谢主公关怀!没什么,只是数年没有回家,没想到居然...。”
    哎!
    “原本末将本以为这一生估计都难在回到马邑了。
    说实在话,末将既渴望回到这里,又害怕回到这里。
    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面对...”
    张辽也眼眶通红,抽泣着说道:“兄长!...”
    兄弟两人抱头痛哭。
    “...”
    听着张泛有些语无伦次的话,杨升没有打断,关羽几人也是静静站在一旁听他说完。
    只有吕布、李肃几人听着听着眼眶红红的,好像想起了什么,都转头看向了一边。
    而张泛不知说了多久才停了下来。
    此时他们兄弟两人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不知道是因为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喜极而泣。
    还是因为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家乡,居然是这番场景。
    过了好一会。
    兄弟两人撩起衣袍,擦了擦眼泪。
    张泛对着几人不好意思的说道:“主公!各位将军,末将失态了,让大家看笑话了!”
    杨升摆了摆手,说道:“人之常情罢了!”
    “我之所以派你们兄弟先行来到马邑,就是因为你们出身马邑,想着...”
    张泛第一次打断了杨升的话。
    出言道:“末将明白主公的意思,主公是怕末将一时之间有些接受不了,想提前给末将兄弟两人一个时间缓冲!
    末将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其实我们兄弟心里早就有准备了,也在期盼着这一天。
    而且我相信,马邑在主公治下不久就会重现之前的繁荣,不!比之前更加繁荣!”
    嗯!
    杨升重重的点了点头。
    表示会有这么一天的。
    第二天。
    杨升在城北选定了位置,开始带着工匠烧砖制瓦。
    而关羽等人带领士卒开始清理残破的马邑城。
    有了阴馆的历练,马邑城内很快被清理了一遍,并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已经建好了近千间房屋。
    这天。
    雁门关内,沮授正对着身旁的七八个小吏说着什么。
    没多久这几个小吏带着几十个士卒,领着一批流民出了雁门关往马邑而去。
    马邑城往日的荣光也在此时开始恢复。
    同样的。
    杨升从来到马邑的几个小吏中挑选两个数值都在60以上的人,出任了县令和县丞。
    之后又从军中挑选了一个武力值60以上的军侯担任县尉,带五百人负责马邑的城防。
    十天后。
    马邑已经移民超过了万人,整个马邑地区人烟逐渐多了起来。
    城内的建设道路和房屋建设已经完备,只剩下部分城墙还需要修缮。
    不得不说从这里就能看得出,当时的马邑绝对不是一个小城。
    眼看着此地已经走上了正轨,和大汉其他地方的县城也没什么差别。
    完全作为出雁门后的另一个中转站。
    杨升准备进下一步计划了。
    随后他带着吕布、张合、王启和数千民夫继续往北边的武州而去。
    来到武州。
    王启情绪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默默的收拾着自己曾经的家园。
    他不免有些担心。
    关羽则带人转道向东,去了平城。
    将由他和张飞一起修缮大同城。
    等大同完成修缮移民之后,在开始收复其他县城。
    于此同时,大批的流民和海量物资聚集到了雁门关。
    沮授的安排下。
    流民在一批批小吏的带领下,有序的出了雁门关,往北方刚刚收复的县城而去。
    随着武州城也走上正轨。
    开始有了人烟,杨升才发现王启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杨升继续带着吕布、张合、王启等人数万兵马,和一群小吏、工匠继续往定襄郡内而去。
    转眼时间来到了五月。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雁门关外的几县除了一个强阴城外,其他县城全部完成收复。
    定襄全郡也被收复,现在各县县城都完成了修缮,多的县城已经移民万余,少的也有数千。
    定襄治所依旧选择在善无城。
    善无城建于战国时期,是赵武灵王所建。
    当时李牧就曾驻守在这里抵御北方的匈奴。
    也算是一座历史名城。
    善无城离杀虎口仅十公里的,完全可以当做后勤补给。
    而且几天前就已经完成修缮,到现在已经移民了数千人。
    计划中的杀胡口也在开始修建。
    随着这些地方的收复,杨升不由的暗自庆幸。
    这也是他在之前每一批流民到来,都把挑选出来的读书人拉到太守府来做小吏的原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48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