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是活见鬼了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福英楼以往每月的获利,刨除食材成本、伙计工钱、官税杂费以及各种损耗,能盈余六十两到一百五十两,春秋是商队贸易季,会相对多些,冬日鲜菜断供,利润自然下降。
    近来受福英楼打压,近两月利润大幅缩水,上个月只结余二十余两,这个月在贺兰的菌子送去前,只有凄惨的五两。
    上了菌菜之后,拉回好些客人,这才渐渐回缓,还没到月底,已经有近四十两的净利。
    若不是账面上按照惯例,会留下二百两的余钱用来周转,王掌柜甚至连收菌子的钱都要拿不出来了。
    王掌柜也只是个掌柜,并非福英楼的老板,不过老板相当信任他,将福英楼全权交给他打理,只按月看账收利润,其他一应支出一概不管。
    贺兰要的八十八两定金,按照两个方子的价值来看,实在是算不得贵,若是拿到旁的州城,怕是一个方子七八十两也是使得的。
    只是福英楼如今的情况,周转的钱一下去了一大半,王掌柜到底是有些犹豫。
    贺兰哪会看不出王掌柜的想法,但是这是生意,她也不可能因为对方钱不凑手,就主动降价吧。
    香肠非常值得这个价好吗?她都觉得要少了。
    “王掌柜若还有犹豫,我也不急,那就还照老规矩,我按日子给您供货就是,只是这供货量,肯定是远不及您后厨的。”
    贺兰觉得今日可能是签不下契书了,钱不凑手嘛,她理解的,王掌柜有他的难处,她也有她的坚持。
    今日不成,还有来日,好饭不怕晚。
    思及此,贺兰便道:“这芽苗菜虽说是鲜货,培育起来却是不难,贵就贵在耗损和人力,再算上成本,一斤便收您三十文,咱们是朋友,我也就和您交个实底儿,您这里地方宽敞,相同的耗损,肯定能比我培育更多的芽苗菜。”
    豆芽就是黄豆发的,黄豆再便宜不过了,一斗十五六斤,才二十五文,就是发芽得保暖,特别废柴。
    她家守着大山,柴倒是不缺,只是西屋条件有限,只能放四个缸发豆芽。
    这福英楼肯定不缺空房间,相同的柴薪,他们摆上一屋子豆芽缸,多合适啊。
    说完芽苗菜的收货价,便轮到香肠,贺兰刚想开口,突然反应过来,香肠里头用的淀粉,那可是面粉洗出来的,这都可以单独算一个方子了。
    小麦淀粉能做凉皮,酷暑吃它最舒服了,它透明度高,还能用来做水晶饺子皮,透明的饺子,多有卖点,多有噱头。
    还有洗面剩下的面筋,也能成一道菜啊,煎面筋、炸面筋、烤面筋,它不香吗?
    这还只是她一个外行人想到的,酒楼大厨们可是专业人士,人家能研究出来的菜式肯定更多。
    有这几个独家秘方,到时候别说对抗鸿兴楼的打压,把福英楼盘活,就是开分楼都行啊。
    这方子王掌柜要是不买,贺兰都替他不值。
    “掌柜的,师傅们做了几个样菜,您现在试吗?”门外传来小二哥兴奋的声音。
    王掌柜起身开门,门口站了好几个人,有端菜的小二哥,还有后厨的大师傅。
    一道道样菜送入会客厅,芽苗菜有炝炒的,有凉拌的,有和白菜丝、萝卜丝搭配的,香肠也都蒸好切片,五六道菜摆在桌子上,供王掌柜品试。
    一筷子芽苗菜入口,王掌柜眼睛就开始亮了,口感爽脆,茎段咬下去有轻微的“咔嚓”声,内里汁水溢齿,咀嚼后舌尖泛起一丝清甜,清爽不腻。
    再夹起一片粉嫩的香肠,质地软糯,温和绵软,夹着明显的肉香。
    一旁的小二哥急不可耐道:“掌柜的,您再尝尝这两个颜色的,味道都不一样呢。”
    第一排淀粉肠的口感和味道已经让王掌柜惊讶,听说另两个味道竟有不同,立时下筷品尝。
    第二排的香肠,相较第一排要紧实一些,且肉香更浓,味道更好,第三排更不用说,王掌柜已经看见其中的肉粒,入口有明显的颗粒感,咸香浓郁,软嫩多汁,湿润扎实。
    试菜的这一会儿,王掌柜的眼睛是一亮又一亮,他看见的不是香肠和芽苗菜,他看见的是福英楼的未来。
    这下他一点都不犹豫了,他立刻要在楼里上这两样特色菜。
    “贺小娘子,咱们签契吧。”
    大师傅忍了半天,见掌柜终于拍板签契,他这才问出口:“贺小娘子,你这香肠里放了什么东西?竟能将肉糜完美粘合,蒸后不干不散,还能保住肉汁。”
    不愧是大师傅,真是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
    贺兰认真解释道:“我在香肠里放了淀粉,此粉的特点,便是遇热糊化,变成胶状质地,肉糜由它黏合起来,自然不散。”
    “此粉糊化时,还能顺便吸附肉糜的肉汁,所以香肠口感湿润不干硬。”
    竟还有这等妙物!
    大厨得了答案,转头就盯向掌柜的,两眼中写着大大的四个字:我要淀粉。
    王掌柜如何能听不出来贺兰话中之意,要想做香肠,这淀粉可是少不得,“淀粉方子,贺小娘子可有意出给我?”
    上道!
    给钱贺兰还能不要不成?
    “王掌柜爽快,三个方子,定金一百一十八两,咱们福英楼,一定发!”
    方才八十八两,王掌柜都犹豫,现在贺兰叫价一百一十八两,他倒是磕巴都不打一下,直接坐在案后,提笔开始写淀粉方子契书,那样子真是恨不得立马将方子揣怀里。
    等契书之际,贺兰转头看向慕阳,眼神询问:信呢?
    只见慕阳默默抬起手,袖中已空,哪还有什么信件?
    贺兰十分想叹一句,真是活见鬼了。
    在她眼皮子底下,这就完成交接了?
    是谁?什么时候?他是怎么把信送出去的?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73/18914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