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63章 要不要安70?

第463章 要不要安70?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要不要安70?
    毕竟常浩南自己已经打包负责了最关键的三大部件之二,因此除了燃烧室这部分之外,剩下几个方向遇到的都是一些小问题。
    哪怕他不来这一趟,也可以等到下次报告时一起解决的那种。
    当然,话虽如此,但这个临时组起来的太行发动机项目进度会议还是开了足足一个下午的时间。
    晚饭自然也是在606所解决。
    至于410厂,那就只能明天再说了。
    实际上在航发制造领域,最近并没有什么需要常浩南处理的事情,新一代发动机所需要的几种轴承目前还都在样品测试阶段,就算装机,也是在涡扇9上面去测试。
    真正吸引他的,是前段时间410厂刚刚从波斯那边运回来的一台TF30发动机。
    当初本来是准备看看能不能给做延寿升级,但后来波斯人在考察过410厂之后,决定直接放弃,转而等涡扇9完成全部国产化工作之后直接换发。
    虽然这个型号由于在F14a身上的表现而恶名昭彰,但这很大程度上其实是F14的问题,至少同样或者类似的型号在F111战斗轰炸机和a7攻击机上的表现都还行。
    因此常浩南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一直都想着有机会过去看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在当天晚上,住在航空城招待所的常浩南便接到了一通来自国防科工委的加急电话,让他的硬身份,实际上反而集中在科技委那边。
    所以直到上次亲眼看到常浩南和丁高恒并排走在一起还谈笑风生的样子之后,周蓉经过一番专门的打听,才知道常浩南如今已经混到了个什么水平。
    要知道,她当初也是面试常浩南的几个人之一,真要说起来的话,这层身份还稍微带着点“伯乐”的意思。
    虽然肯定比不上杜义山那么正统,但如果在过去一年中多加联络和经营,周蓉要拉近二人之间的关系也根本就没有难度。
    然而她把常浩南丢进八三工程之后,就再没怎么关注过。
    毕竟哪个正常人能想到会是这种发展剧情。
    现在人家开会时候的位置都已经在自己前面了,再去强调当年的事情根本没有意义……
    总之就是感到后悔,非常后悔。
    曾经有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摆在面前,但是没有珍惜……
    就在周蓉为自己过去的选择而懊恼的时候,丁高恒轻咳两声,正式公布了这次召集众人开会的原因。
    “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在独联体范围内做生意的老板联系到我们,说自己有一些在基辅的关系渠道,询问我们是否对一些联盟解体之后留下来的遗产感兴趣。”
    “起初我们也没太当回事,只是让相关单位的同志维持例行的接触,但是前段时间,对方真的给我们提供了一批舰用特种钢材的技术资料,还有样品,虽然要的价格不低,但是经过国内船舶领域专家的鉴定,品质相当之高,甚至可以用来造航空母舰或者大型补给舰一类的重型舰艇,绝对物超所值。”
    “现在这个老板又联系到我们,说他有渠道可以跟马达西奇集团,以及安东诺夫集团进行直接合作,询问国内的意愿。”
    丁高恒介绍完情况之后,怀国莫也在旁边补充道:
    “之前跟伊留申谈判的时候,我们假意和安东诺夫那边接触过,但当时完全没有深入谈合作的条件,只是作为压低伊尔76mF报价的筹码而已,这次如果他们真的谋求直接合作,我想大概率是那个安70运输机项目。”
    “现在咱们很快就要接收一大批伊尔76mF,要是再去搞安70,会不会定位上重合了?”
    很快有人提出质疑。
    “那倒不会。”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周蓉接着说道:
    “虽然这两种飞机纸面上的最大载重接近,但安70本质上还是一款放大之后的战术运输机,算是咱们运8的上位替代,伊尔76mF在改进之后的最大起飞重量将近200吨,还是不在一个量级上。”
    对于她来说,如果能把这样一个新型号抓在手里,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因此说完之后,还特地给了旁边的常浩南一个眼神,想要示意后者也表一下态。
    不过常浩南一直低着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周蓉的小动作。
    “我觉得还是取决于对方要价多少,咱们这两年在航空领域铺开的项目可不少,十号工程、十一号工程、第三代发动机、还有新的中型预警机……虽然现在的经费比过去是充裕多了,但也架不住这么花……”
    财务司的司长脸都快绿了,他最近只感觉满世界都在找他要经费,但财务司又不是印钞厂,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刚刚他说的还只是航空方面,随着99年10月的临近,过去在经费上始终没什么话语权的陆军项目也比过去强硬得多,更别提还有个烧钱大户海军,光是在筑堤行动之后确定了选型的新一代护卫舰,就是一笔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所以,尽管说的委婉,但实际还是反对的意味居多。
    毕竟二毛的情况谁都知道,找合作对象那必定是极其缺钱,要价显然是不可能太低的。
    很快,会议室里便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虽然不至于吵起来,但相互之间也称得上剑拔弩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37/7880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