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219.第219章 怎么又是我?

219.第219章 怎么又是我?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219. 怎么又是我?
    怎么又是我?
    或许是由于美国人那边给到的压力确实很大,欧洲代表团也一改平时推诿扯皮的作风,只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和总部的沟通。
    好在常浩南等人的效率更高,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两个关键项目的设计工作。
    接下来的制造部分,自然有林示宽他们负责协助进行。
    再加上前一世正是603所和172厂在歼轰7a项目上真的通过,那他们也绝对不会好受。
    a330和a340的好几个后期子型号可是还没做完适航认定呢。
    况且美国那边为延缓规章生效而提出的价码是无条件批准波音和麦道的合并。
    这可是对空中客车有直接冲击的事情。
    所以他们至少也不反对。
    钱嘛,空客有的是,再说大头也不是他们出。
    不过当怀国莫提出对最大起飞重量50吨及以下、荷载座位数100座及以下的民航航空器产品进行对等互认时,对方还是犹豫了。
    在短暂的讨论没有得出结果之后,安妮·瓦莱特表示他们需要一个30分钟的休会。
    这也不算出乎华夏方面的预料。
    毕竟适航审定确实是个大事。
    尽管Jaa目前并不具备对成员国的强制力,即Jaa决定互认之后,理论上各成员国国内的审定标准仍然可以拒绝和caac对接。
    但显然不会有太多国家唱这种反调。
    况且他们已经在欧盟层面筹备一个更全面、更完善的机构easa,到那个时候,可就是有强制力的了……
    所以只要对方没有不留余地地拒绝,就是好事。
    “小常同志,你觉得,咱们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他们同意对等互认这件事?”
    怀国莫向旁边正揉着眼睛的常浩南问道,语气中不免有些担忧。
    毕竟丁高恒已经给了极高的权限,还说出了不用怕担责任这样的话,如果谈判失败,他着实无颜面对老上级。
    后者打起精神,伸出手示意他安心:
    “应该不会太多,等会找个由头,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咱在飞机结冰和防除冰领域的实力,谈判难度肯定能降下来不少。”
    闻言,怀国莫没有马上回应,只是紧盯着常浩南看了一会,然后感慨地说道:
    “我没有不信任你的意思,但你们竟然用三天时间就能拿出来对两架飞机的改进方案……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几天确实很不容易。”
    疲惫之下的常浩南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随着管理经验和人生见识的不断增长,他已经学会了如何不羞于表达自己的快乐和自豪,又不显得居功自傲:
    “不过也是过去打下了底子,像轰油6的机体结构完全不用改,新舟60也可以用以前的机翼做些小修小补……总归是完成了。”
    怀国莫也看出了常浩南的疲惫:
    “辛苦你们了,要不让工作人员给你找个空房间休息一下,等休会结束之前我让人去叫你。”
    后者确实也有些撑不住了。 “这样也好。”
    ……
    半小时后,谈判重启。
    首先开口的是之前一直没怎么表过态的空客代表奥古斯塔·施耐德:
    “关于适航审定互认,我想贵方必须承认,这是一件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多好处的事情。”
    这话不好听,但确实是事实。
    停顿了一下之后,他又继续道:
    “但贵方开出的条件只是给aTR公司一个更高等级的防除冰设计,以及授权一套所谓的结冰情况模拟软件和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我很难认为这是一笔对等的交易。”
    施耐德还有另外半句话没说出口:
    “尤其是对于我们空客公司来说。”
    适航审定限制的是运营而不是飞行,换句话说如果一架飞机没有获得Jaa的适航证,也只是不能在成员国进行注册,并不影响其它国家运营的该型号飞机在Jaa管辖范围内飞行和起降。
    而即便只是同意支线客机的适航互认,也相当于一定程度上承认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让更多国家敢于放心购买华夏生产的飞机。
    因此尽管空客完全没有50吨/百座及以下级别的产品,施耐德也不觉得华夏人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威胁a320或者a330的飞机,但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个开头。
    给自己制造对手这种事情,除非有足够的利益,否则最好还是不做。
    尽管这个施耐德看上去不太好对付,但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我想,施耐德先生。”
    终于轮到常浩南开口了:
    “您可能对那套软件,或者说那套数据库的价值有所误解。”
    施耐德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
    “常先生,我们也开发过同样的冰型预测软件,对这方面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谈不上对工程应用有多大价值。”
    “这样吧,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见到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常浩南直接提出了预谋已久的想法:
    “我们这几天正准备进行一次极恶劣sLD条件下的结冰飞行测试,不如贵方选出几名代表,亲眼看一下我们华夏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实力,怎样?”
    这个略显突兀的提议甚至让对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飞行测试?”
    Jaa的瓦莱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要是从未见过在谈判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
    “没错,飞行测试,贵方可以选两到三个人,跟我们的一架新舟60一起上去接受过冷大液滴平均直径400微米,最大直径500微米的sLD气候考验。”
    顿了一下之后又补充道:
    “当然,我方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不过因为测试时候的情况可能比较……壮观,我建议参与者做好心理准备。”
    对方代表团在刚刚的半小时讨论中本来也没把这个事完全打死,而是准备看看华夏准备到底能付出多大的筹码,因此一番简单交流过后也一致认为可以先去见识一下。
    至少看看华夏人究竟有多少斤两。
    “我方原则上同意参与贵方的自然结冰试验。”
    瓦莱特干脆利落地说道:
    “至于选派的具体人选……”
    一时间,整个谈判现场的所有目光都看向了同一个人——
    罗西·科伦坡。
    “whaaaaat?”
    科伦坡一脸懵逼地环顾四周:
    “怎么又是我?”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37/18739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