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 第751章 极为珍贵的技术

第751章 极为珍贵的技术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第751章 极为珍贵的技术
    一行人忙碌一番以后,都累的蹲在地上,一人手里端着一个碗,碗里装着的,其实就是刚刚牲口们吃的陈米加玉米粥。
    各人都不嫌弃的直接喝到肚子里。
    这可是纯粮食熬的粥,自然不会嫌弃了。
    “场长,你的药水真是绝了呀,看咱农场的大牲口们现在的精力,不知道的还以为全都是种牛和种驴呢。”
    “是呀,特别是居然能救活那三头眼看要饿死的老黄牛,我都看呆了。”
    李爱国同样很欣慰的笑了起来,自从新场长来到了红旗农场,一切都很是顺利的样子。
    农场职工和家属们的粮食有了,虽然要拉出去一万斤给到县里,不过能换回来机械也是赚的。
    牲口们也都基本恢复了健康。
    不过看着自己碗里浓稠的粮食粥,担忧的说道:“场长,以后真的要给牲口们喂得饱饱的吗?一头牛的食量可是要比三个人都要大的。”
    肖卫国回身看了一眼:“这一礼拜先这样吧,先给它们的身子养养,后面的话,我看能不能从哪搞到一些饲料或者干草回来,明年我们一定要自己储备干草才行,或者制作青储饲料。”
    李爱国点点头表示知道。
    肖卫国溜边喝着手里的粥,心里思索着农场后续的规划。
    田地里的活倒是没多少了,不过还是要做好那600亩冬小麦的过冬工作。
    还有那200亩的盐碱地改良工作,肖卫国打算在这个冬天给解决了。
    对于别人来说,很难很难,但是对肖卫国来说,其实就洒洒水的事情,唯一的难点则是要想一个合理的理由才行。
    粮食问题的话,短期内不用发愁,还有小一万斤的粮食,差不多能支撑两个多月,这个事情后续的难点则是,要想一个好的理由搞来粮食,肖卫国暂时还没有头绪。
    实在不行,直接找个地窖,里面放满粮食,无意间让人发现上报给他,这个锅可以全部都推给前场长和罗达发头上。
    倒是一个好办法,不过隐患则是前场长和农场这边对不上账可怎么办。
    还有农场职工以及家属的保暖工作,现在很多人身上穿的可还是单衣,整个家里估计也就一套棉衣,谁出去谁穿那个样子。
    以及他们的住房,那一大片的夯土房看着都很危险,搞不好一场大雪下来,就得压塌一大片。
    这一切,都需要农场出很多钱才能改善的,而农场现在哪有多余的钱。
    对了,肖卫国忽然想到,农场怎么没有财务人员。
    连忙对一旁将整个脸伸进碗里的王亮问道:“王副场长,咱农场有财务会计人员吗?”
    王亮抹了一把嘴巴,想了一下说道:“有的,就是我,之前是我在兼带着。”
    “之间倒是给咱分配了一名,不过来了还没待两个月,就因为太苦了,家里各种找关系又给调回四九城,从那以后,咱农场所有财务工作都是我以及前场长两个人来兼着,其实也不做什么,就每月最后核对下上工情况,年底核算下公分的价值就行,对于我们几个有职级的,需要我去县里领钱票回来发工资就行。”
    肖卫国感叹道:“你还挺全能呢,那暂时先你兼着吧,我回头再找个全职财务过来。”
    “对了,农场账上还有多少钱可以支配?”
    王亮回想了一下,涨红了脸:“场长,我们能动用的钱一共72块3毛钱。”
    肖卫国瞪大了眼:“你的意思是,咱这么大的农场,就只有七十块钱能用?”
    “不是,是72块3毛钱。”王亮又确认了一下这个数字,纠正肖卫国的说法。
    “我当然知道,我的疑惑是偌大的农场,就这么点资金在账上吗?”
    王亮点头道:“因为我之前就只负责发工资、核对公分等事情,前场长给我紧急交接的时候,确实交给我的是这么多钱。”
    肖卫国烦躁的站起来,摆了摆手:“行了,知道了。”
    这是生生的给他增加难度呀,想做点什么,发现压根都没有钱。
    肖卫国也不能动用自己的钱去搞,程序不正确就是最大的不正确。
    那农场应该如何挣钱呢?
    发展一些副业倒是可以,比如捕鱼就是一种很合适的副业,除此之外,种出来一些蔬菜之类也可以。
    不过大白菜和萝卜的收获周期基本过去,后续整个冬天也没办法收获蔬菜。
    不对,肖卫国忽的灵光一闪。
    想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这年头有没有大棚反季节蔬菜?
    要是没有的话,大有可为呀!
    连忙转头打算问下李爱国,看他知道这方面消息不知道。
    不过这才发现,李爱国已经赶去大食堂那边,主持晚饭事宜。
    他们这些人因为当场吃了,也就不需要食堂准备他们的饭。
    发现王亮也跑去茅厕。
    肖卫国只能找到妇女主任刘慧娟,问道:“刘同志,你听说过大棚蔬菜吗,整个四九城有没有哪里种植有?”
    刘慧娟这时沉思了一番,抬头问道:“场长您说的是不是温室种菜呀?”
    “一个意思,就是在大冬天零下十度,也能种出来一些夏天吃的蔬菜之类。”肖卫国又补充道。
    “我倒是听人提起过,说是有一个公社,好像叫什么四季公社什么的,能在大冬天种出来黄瓜和西红柿,还出口外国赚外汇了呢。”刘慧娟歪着头回忆完了说道。
    “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
    “现在技术完善了没有,如果咱农场要搞的话,能搞起来吗?”
    肖卫国想着,要是他们农场也能生产反季节蔬菜,那要多少钱没有,瞬间就能盘活整个农场经济。
    刘慧娟摇摇头道:“场长,哪有那么简单呀,听说那个公社严格保密技术,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种出来的,只知道菜是在温度高的屋里长大,其他的都不知道,人家也不会让外人知道。”
    “这可是能吃一辈子的技术,但凡有谁惦记他们的技术,那个公社的人,可是能给人拼命的。”
    肖卫国很是错愕,不就是大棚蔬菜嘛,后世田间地头哪里没有,只要准备好钱,一个电话过去,不需要多久就能给你原地建起来一个。
    不过转念一想,又想通了,现在可是才50年代而已,这项技术确实很珍贵。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51/18475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