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一次危机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第二天,杨菊顶着两个肿得像大核桃的眼睛来到了店里,显然哭了整整一夜。
兰舒看到她的那一刻,两人的目光交汇,又迅速移开,要多尴尬就多尴尬。
红梅姐和董招娣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氛围,不时交换着疑惑又八卦的眼神。
兰舒以为杨菊今天是来取放在店里的东西,没想到杨菊红着脸,战战兢兢地将她拉到一旁。
杨菊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小声哀求道:“我以后再也不跟王小军来往了,我……我能继续留在店里吗?”
听到杨菊的恳求,兰舒没有立刻作答。
她轻咬下唇,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你上次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但你没做到。”
杨菊一下掉出了眼泪,她抬手慌乱地抹了一把,“这次一定不会了,今天早上我就给他打电话了,让他以后别再来找我。”
“你……”
兰舒的话还没说完,杨菊便急切地拉住她的手,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她看。
“我昨天想了整整一夜,在他和你之间,我选你。我还想和你做朋友,也想继续自己赚钱。这真的是最后一次了,你就再信我这一回,行不?”
吃软不吃硬是一种病,兰舒就有这种病,病得还不轻。
要是什么事和她硬碰硬,她头比谁都铁,大不了所有人都不好过。
但要是和她用那种温温柔柔的语气说好话,她是真的一点都抗拒不了。
小店一共就这么大,就算杨菊压低了声音,红梅姐和董招娣也听得清清楚楚。
一起共事这么久了,彼此间都有了感情。
红梅姐最先开口:“哎呀老板,小菊吧其实之前工作挺认真挺用心的,你就让她继续留店里,再考察她一段时间呗。”
董招娣也帮着一起劝:“我编发盘发的水平还是照菊姐差一截,有的顾客就喜欢让她编,有不少顾客就奔着菊姐来的呢。”
三个人把兰舒都架到这儿了,给了她迈一脚就能下的台阶。
杨菊吸着鼻子哽咽道:“最后一次,行吗?”
兰舒彻底心软,“你自己说的,最后一次。”
*
自从新塘县下过第一场雪后,凛冽的寒意愈发浓重,天气越来越冷,严冬正式到来。
精品店开业以来,生意一路走到现在,刨去所有成本以及积压货物的成本,净利润已经积累了三万多块将近四万。
兰舒和金美华两人在经营策略上达成了一致,她们打算等到年底的时候再分红,在此之前,把所有的钱都留作店铺的流动资金。
之前兰舒想砍掉帽子、围巾、手套、包包这类附带品的进货计划,只专卖饰品,店铺定位专一化专业化。
但金美华坚持卖完这一季再说,目前看来,她的决策是明智的,这类商品出货率极高,成了店里销售的大头。
相比之下,饰品的出货量较比之前消减了一大半。
要是没有帽子围巾这些品类撑着,单靠饰品的营业额,几乎连店里的成本和开销都难以维持。
表面上看,店里顾客来来往往,生意十分火爆,可实际上利润并没有比以前多,甚至还有所下降。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饰品的利润空间大,而帽子、围巾、手套这些品类虽然销量大,但利润空间小。
所以,看似热闹的生意景象下,实际销售额其实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
自开业起,精品店的生意一直顺风顺水,这还是店里营业额第一次走下坡路。
面对这个状况,金美华想趁热打铁,加大帽子围巾手套这类冬季货品的进货量。
她认为当下正值寒冬,正是主打这些品类的绝佳时机,反正饰品出货量下降了,索性就先缓一缓,等开春了再说。
兰舒并不认同她的这个提议,为了眼前的盈利贸然将重心全都放在冬季保暖品上,风险实在太大。
如果这时候放弃了饰品类,那他们店铺的定位彻底就跑偏了。
姐妹俩在电话里多次沟通,你来我往,讨论得热火朝天,可到最后依然没能在这件事说服彼此。
之前石余川在店里为员工办理的福利卡,太阳城不少女孩儿都来消费过。
当郑飞燕袅袅婷婷地踏入精品店时,兰舒心里莫名其妙地浮出一个念头:她终于来了。
上次两个人见面还是在医院,当时对方和石余川发完脾气后,自己也连带着遭了她几个白眼。
兰舒并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对于郑飞燕的到来,她依旧像对待普通顾客一样热情相迎。
郑飞燕似乎也把医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身姿轻盈地在两个柜台间晃悠。
眼神在琳琅满目的饰品间来回穿梭,一会儿拿起这个瞧两眼,一会儿又放下那个,最后在摆满发卡和耳环的柜台前停下。
“还是你这边的货好看,整个县城最洋气最时髦。”
兰舒拿着裘布在玻璃柜台上擦了几下,笑着说道;“那是你眼光好,你还记得在金都咱俩碰见的那两次你给我搭配的衣服吗?当时我穿出去人见人夸。”
“眼光好是一方面,你确实也是能撑起那些衣服,一般人穿不出来你那个效果。”
两个人互相吹捧着彼此,反正说好话又不用花钱。
郑飞燕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漫不经心地问道:“对了,之前我那些同事都来过店里了吧?”
“来了不少呢,你怎么过这么久才来呀?”
“一天天的太忙了。”郑飞燕嘴角一弯,露出个无奈的浅笑,“我们老板还跟我开玩笑,说我连花钱都不积极。”
兰舒理解地点点头:“不过,刚发卡的时候你们同事来的还挺勤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们很少过来了,很多人卡里的钱还没用完呢。”
郑飞燕挑中一对造型独特的耳环,轻轻地别在耳垂上,歪着头对着镜子左顾右盼,眼里满是满意。
“你们知道她们为什么不来了吗?”
听到这话,店里的四个人眼神像聚光灯一样,“刷刷刷”地齐齐看向她。
郑飞燕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梳妆镜,一字一顿地说:“你们被模仿了,而且价格比你们低很多。”
兰舒看到她的那一刻,两人的目光交汇,又迅速移开,要多尴尬就多尴尬。
红梅姐和董招娣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氛围,不时交换着疑惑又八卦的眼神。
兰舒以为杨菊今天是来取放在店里的东西,没想到杨菊红着脸,战战兢兢地将她拉到一旁。
杨菊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小声哀求道:“我以后再也不跟王小军来往了,我……我能继续留在店里吗?”
听到杨菊的恳求,兰舒没有立刻作答。
她轻咬下唇,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你上次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但你没做到。”
杨菊一下掉出了眼泪,她抬手慌乱地抹了一把,“这次一定不会了,今天早上我就给他打电话了,让他以后别再来找我。”
“你……”
兰舒的话还没说完,杨菊便急切地拉住她的手,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她看。
“我昨天想了整整一夜,在他和你之间,我选你。我还想和你做朋友,也想继续自己赚钱。这真的是最后一次了,你就再信我这一回,行不?”
吃软不吃硬是一种病,兰舒就有这种病,病得还不轻。
要是什么事和她硬碰硬,她头比谁都铁,大不了所有人都不好过。
但要是和她用那种温温柔柔的语气说好话,她是真的一点都抗拒不了。
小店一共就这么大,就算杨菊压低了声音,红梅姐和董招娣也听得清清楚楚。
一起共事这么久了,彼此间都有了感情。
红梅姐最先开口:“哎呀老板,小菊吧其实之前工作挺认真挺用心的,你就让她继续留店里,再考察她一段时间呗。”
董招娣也帮着一起劝:“我编发盘发的水平还是照菊姐差一截,有的顾客就喜欢让她编,有不少顾客就奔着菊姐来的呢。”
三个人把兰舒都架到这儿了,给了她迈一脚就能下的台阶。
杨菊吸着鼻子哽咽道:“最后一次,行吗?”
兰舒彻底心软,“你自己说的,最后一次。”
*
自从新塘县下过第一场雪后,凛冽的寒意愈发浓重,天气越来越冷,严冬正式到来。
精品店开业以来,生意一路走到现在,刨去所有成本以及积压货物的成本,净利润已经积累了三万多块将近四万。
兰舒和金美华两人在经营策略上达成了一致,她们打算等到年底的时候再分红,在此之前,把所有的钱都留作店铺的流动资金。
之前兰舒想砍掉帽子、围巾、手套、包包这类附带品的进货计划,只专卖饰品,店铺定位专一化专业化。
但金美华坚持卖完这一季再说,目前看来,她的决策是明智的,这类商品出货率极高,成了店里销售的大头。
相比之下,饰品的出货量较比之前消减了一大半。
要是没有帽子围巾这些品类撑着,单靠饰品的营业额,几乎连店里的成本和开销都难以维持。
表面上看,店里顾客来来往往,生意十分火爆,可实际上利润并没有比以前多,甚至还有所下降。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饰品的利润空间大,而帽子、围巾、手套这些品类虽然销量大,但利润空间小。
所以,看似热闹的生意景象下,实际销售额其实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
自开业起,精品店的生意一直顺风顺水,这还是店里营业额第一次走下坡路。
面对这个状况,金美华想趁热打铁,加大帽子围巾手套这类冬季货品的进货量。
她认为当下正值寒冬,正是主打这些品类的绝佳时机,反正饰品出货量下降了,索性就先缓一缓,等开春了再说。
兰舒并不认同她的这个提议,为了眼前的盈利贸然将重心全都放在冬季保暖品上,风险实在太大。
如果这时候放弃了饰品类,那他们店铺的定位彻底就跑偏了。
姐妹俩在电话里多次沟通,你来我往,讨论得热火朝天,可到最后依然没能在这件事说服彼此。
之前石余川在店里为员工办理的福利卡,太阳城不少女孩儿都来消费过。
当郑飞燕袅袅婷婷地踏入精品店时,兰舒心里莫名其妙地浮出一个念头:她终于来了。
上次两个人见面还是在医院,当时对方和石余川发完脾气后,自己也连带着遭了她几个白眼。
兰舒并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对于郑飞燕的到来,她依旧像对待普通顾客一样热情相迎。
郑飞燕似乎也把医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身姿轻盈地在两个柜台间晃悠。
眼神在琳琅满目的饰品间来回穿梭,一会儿拿起这个瞧两眼,一会儿又放下那个,最后在摆满发卡和耳环的柜台前停下。
“还是你这边的货好看,整个县城最洋气最时髦。”
兰舒拿着裘布在玻璃柜台上擦了几下,笑着说道;“那是你眼光好,你还记得在金都咱俩碰见的那两次你给我搭配的衣服吗?当时我穿出去人见人夸。”
“眼光好是一方面,你确实也是能撑起那些衣服,一般人穿不出来你那个效果。”
两个人互相吹捧着彼此,反正说好话又不用花钱。
郑飞燕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漫不经心地问道:“对了,之前我那些同事都来过店里了吧?”
“来了不少呢,你怎么过这么久才来呀?”
“一天天的太忙了。”郑飞燕嘴角一弯,露出个无奈的浅笑,“我们老板还跟我开玩笑,说我连花钱都不积极。”
兰舒理解地点点头:“不过,刚发卡的时候你们同事来的还挺勤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们很少过来了,很多人卡里的钱还没用完呢。”
郑飞燕挑中一对造型独特的耳环,轻轻地别在耳垂上,歪着头对着镜子左顾右盼,眼里满是满意。
“你们知道她们为什么不来了吗?”
听到这话,店里的四个人眼神像聚光灯一样,“刷刷刷”地齐齐看向她。
郑飞燕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梳妆镜,一字一顿地说:“你们被模仿了,而且价格比你们低很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25/18374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