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第70章 知府、同知大人家访慰问

第70章 知府、同知大人家访慰问

推荐阅读: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全球灾荒,我靠种地成为国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宠你生生世世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四合院:我的老婆力拔山兮气盖世婚后失控转生变成白毛狐娘萝莉无字寻仙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南阳知府姓宋。
    作为一名正四品的官员,他久经官场,深谙为官之道。
    是以‘揠苗助长’风波闹起来的时候,宋大人果断选择避风头,暗中静观其变。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
    他会等舆论风浪明晰后,再站出来铁口断案。
    然后收获百姓的‘鲜花和掌声’。
    但,意外来了。
    而且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呈奔雷破竹之势!
    叶怀峰赶去河西村后不久,知府大人麾下的人,也暗中赶到了。
    于是那《悯农二首》,当天便出现在宋知府书房的案台上。
    宋知府年纪大了,又常年读书批公文,所以有些近视。
    他坐在书案边,拿起属下递来的诗帖,一边眯眼看,一边下意识端起茶盏,往嘴里送茶。
    然而下一刻——
    “噗!”
    刚送进口中的茶水,没忍住直接喷出来。
    宋大人放下茶盏狼狈起身,惊艳呆滞的将手中的《悯农二首》又复读几遍,脸色当即就白了。
    拿着诗帖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胸有笔墨,自然能看出这首诗的含金量。
    若是没穿这身官袍,宋知府必当拍案叫绝,赞一声:好诗!
    可如今他穿着一件四品官袍啊!
    这首诗的含金量有多高,杀伤力就会有多强。
    用词简洁,字字如刀。
    宋知府以自己浸淫官场数十年的直觉来看,这首诗,绝对要上达天听的!
    简单来说:不管赵志有没有犯事儿。
    这首诗一出,他都完蛋了。
    因为这简直是足以写进教科书里的‘政治正确’标杆案件!
    吏部收到这首诗,绝对会呈到内阁。
    八岁神童作《悯农二首》。
    内阁的阁老大人们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怎么可能会放弃这样一个让皇帝陛下龙心大悦的好机会。
    神童天赐,佑我大梁。
    这甚至还能包装成一个‘祥瑞’事件。
    宋知府绝望闭上眼睛。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布政史李端那张愤怒咆哮的脸。
    看到督察院、巡按御史派遣来的天官,以及布政史司、按察使司的官员们,齐齐居高临下,向自己问责的惊悚场面。
    不不不,这还算轻的。
    若是最后事态被继续放大,他这位南阳知府,甚至还得亲自进京,去吏部述职。
    太可怕了!
    宋大人哆嗦着,慌忙将自己的副手吴同知喊来。
    然后吴同知也跟着哆嗦了。
    他俩难兄难弟,一旦出事儿,谁也跑不了。
    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早知事态会这般发展,当时就该站出来,而非借机开溜。
    如今,《悯农二首》已强势传颂而出。
    青天大老爷叶怀峰狠狠出了一把风头。
    作为南阳知府和同知,他俩竟然在这件事中‘隐形’了!
    “还有办法补救,还有办法补救。”
    宋知府焦急道:“本官猜测,布政史大人马上就会命我去开封述职。这个还好,至少我们熟悉李大人的禀性。”
    “怕就怕在,不日有天官来问责,稍有差池,咱俩就栽了!所以,趁着那些能要命的人还没来,先去苦主家慰问一番。虽不指望他能帮咱说情,但至少别说要命的话!”
    正所谓: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上头若是真想彻查,谁敢说自己经得住查?
    吴同知擦了把额头上的汗,跟着点头:“是极是极,我们明日就去崔家慰问。”
    宋知府又警告道:“叶怀峰如今乘势而起,你和他那些矛盾,尽早化解。他替那崔岘断了案,自然有情分在,莫要在这个关键时候,葬送你自己的仕途。”
    吴同知欲哭无泪。
    早知这样,他何必贪恋那些小权。
    他明年就要升迁了,这下别说升迁,能保住目前官位都算是万幸!
    于是当天晚上。
    吴同知悄悄去了叶县令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以前被猪油蒙了心肝,遭赵志蒙骗。
    叶怀峰在心里放声大笑,只觉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但还得使劲压住嘴角,同他虚与委蛇。
    再然后就是次日。
    南阳县城里《悯农二首》传唱越来越广。
    宋知府,吴同知再也坐不住,喊来叶县令,带领县衙、府衙上下数十位官员一起,来到了仲景巷。
    这个时候,自然不必忌讳行事高调。
    恰恰相反,他们就得高调起来,在‘赵志案’中有足够的参与度啊!
    于是这日早晨。
    数顶官轿,数十位着官袍的官老爷,和大量衙门差役,停在了仲景巷口。
    那宏大的场面,引来无数百姓瞠目围观。
    随即有人了然,欣喜道:“是知府大人和同知大人,大人们一定是来褒奖小神童崔岘的。”
    整个仲景巷都跟着轰动了。
    他们这个陈旧的巷子,还从未接待过这般大人物呢!
    而且还一次性来了数十位穿着官袍的大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6/18359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