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
推荐阅读:仙人消失之后、最牛大明星、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人道大圣、大造化剑主、纯阳!、剑来、天道魔瞳、恶魔王族、
正所谓劫数相逢总是不同寻常,各路神仙和军队纷纷涉足这沙场。任凭他们身怀奇术,却都难免遭遇失败,无论仙人还是凡人都纷纷带伤。周室正走向兴隆,时代也随之安泰;而成汤却陷入丧乱,日子一天天地衰败。闻太师在黄花山下收服了强将,可这些人最终都将归属岐王的阵营。
话说邓忠、张节、陶荣三位将领一齐发怒,准备冲向闻太师。辛环赶忙上前制止,急切地说道:“兄弟们,不可乱来,快下马参拜。这位是朝歌的闻太师老爷。” 三位将领一听是闻太师,立刻滚鞍下马,拜倒在地,口中称:“太师!我们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一直没能有幸亲眼拜见尊颜。今日真是天赐机缘,太师您大驾光临此地,末将等有失远迎,多有冒犯。刚才实在是误会,还望太师老爷恕罪。末将等感到无比庆幸。”
众将邀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听了也很高兴,便随同众将一同上山。到了山上,众将请太师上坐,再次参拜,闻太师也温和地安抚众人。接着,闻太师问道:“四位将领尊姓大名?今日有幸相逢,老夫也倍感荣幸。” 邓忠回答道:“在这黄花山,我们弟兄四人结拜多年。末将姓邓名忠,第二位是辛环,第三位是张节,第四位是陶荣。只因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我们暂时借居在这座山上,权当是安身之所,其实这都并非我们的本意。”
闻太师听后说道:“你们若肯跟随我去征伐西岐,等立下战功之日,都能成为朝廷的臣子。何苦做这绿林之事,埋没了你们的英雄之才,辜负了你们一身的本事呢?” 辛环说道:“若太师不嫌弃我们,我们愿意追随您左右。” 闻太师说:“诸位既然愿意为王室出力,那真是国家的幸事。你们可知道山上的喽啰一共有多少人?” 辛环回答:“有一万多人。”
太师又说:“你去晓谕众人,愿意跟随出征的就走,不愿意的,就放他们回家,并且赏给他们财物,也算是他们跟着你们一场的回报。” 辛环领命,把这话传达给众人。众人有的愿意去,有的不愿意去,辛环便把历来积攒的财物分给众人。众人都心悦诚服,除去不愿意去的,还剩下七千多人。粮草一共有三万,都打点妥当后,众人烧掉了牛皮宝帐。闻太师当天就起兵,又得到了四位将领,心中十分欢喜。大军越过黄花山,径直向前进发。军队浩浩荡荡,军威极其雄壮。有诗为证:
烈烈飞杀气,纷纷战马似蛟龙;
西岐豪杰如云集,太师亲征若浪抛。
话说闻太师的人马正在行进,忽然前方出现一块石碣,上面写着三个字:“绝龙岭”。闻太师骑在黑麒麟上,默默地看着,半晌没有说话。邓忠见闻太师勒住坐骑不走,脸上还带着惊恐的神色,便问道:“太师为何停下坐骑,不说话呢?” 闻太师说:“我当年在碧游宫悟道,拜金灵圣母为师,学艺五十年。下山时,我问师父:‘弟子日后的归宿如何?’师父说:‘你一生不能遇到 “绝” 字。’今日行军,恰好看到这石碣上写着‘绝’字,我心里有些迟疑,所以不太高兴。”
邓忠等四位将领笑着说:“太师这就想多了!大丈夫怎么能因为一个字就决定终身祸福呢?况且吉人自有天相,就凭太师您的才德,难道还不能攻克西岐吗?从古至今都说:‘没有疑虑,何须占卜。’” 闻太师听了,既不笑也不说话。众将催促人马赶快前行,只见刀枪闪耀如流水,甲士众多似彩云,一路上倒也无事。
很快,有人向中军报告:“启禀太师!人马已经到了西岐南门,请您下令定夺。” 太师传令安营。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安下营寨,扎起大寨。这大寨扎得如何呢?有赞文为证:
营安南北,阵摆东西;
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
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威长起征云;
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卷起威风。
阵前小校披金甲,传令人郎挂锦裙;
先行官猛如罴虎,佐军官恶似彪熊。
定营炮天崩地裂,催阵鼓一似雷鸣;
白日里出入有法,到晚间转箭支更。
只因太师安营寨,乌鸦不敢望空中。
不说闻太师在西岐安营,且说报马跑到相府报告:“闻太师率领三十万人马,在南门安营扎寨。” 姜子牙说:“当初我在朝歌的时候,没有和闻太师见过面,今日他领兵到此,且看看他的军纪如何。” 于是,姜子牙带着众将上城,门下的弟子们也跟随其后,一同来到敌楼上观看闻太师的行营。只见那军队果然气势非凡,阵容强大。那场景如何呢?有诗为证:
满空杀气,一川铁马;
兵戈映日,征云五色。
旌旄飘扬,千枝画戟。
豹尾描金五彩,万口钢刀;
诛龙斩处,青铜剑密密钺斧。
大小水晶盘,对对长枪;
盏口粗细银画杆,幽幽画角。
犹如东海老龙吟,灿灿银盔;
话说邓忠、张节、陶荣三位将领一齐发怒,准备冲向闻太师。辛环赶忙上前制止,急切地说道:“兄弟们,不可乱来,快下马参拜。这位是朝歌的闻太师老爷。” 三位将领一听是闻太师,立刻滚鞍下马,拜倒在地,口中称:“太师!我们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一直没能有幸亲眼拜见尊颜。今日真是天赐机缘,太师您大驾光临此地,末将等有失远迎,多有冒犯。刚才实在是误会,还望太师老爷恕罪。末将等感到无比庆幸。”
众将邀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听了也很高兴,便随同众将一同上山。到了山上,众将请太师上坐,再次参拜,闻太师也温和地安抚众人。接着,闻太师问道:“四位将领尊姓大名?今日有幸相逢,老夫也倍感荣幸。” 邓忠回答道:“在这黄花山,我们弟兄四人结拜多年。末将姓邓名忠,第二位是辛环,第三位是张节,第四位是陶荣。只因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我们暂时借居在这座山上,权当是安身之所,其实这都并非我们的本意。”
闻太师听后说道:“你们若肯跟随我去征伐西岐,等立下战功之日,都能成为朝廷的臣子。何苦做这绿林之事,埋没了你们的英雄之才,辜负了你们一身的本事呢?” 辛环说道:“若太师不嫌弃我们,我们愿意追随您左右。” 闻太师说:“诸位既然愿意为王室出力,那真是国家的幸事。你们可知道山上的喽啰一共有多少人?” 辛环回答:“有一万多人。”
太师又说:“你去晓谕众人,愿意跟随出征的就走,不愿意的,就放他们回家,并且赏给他们财物,也算是他们跟着你们一场的回报。” 辛环领命,把这话传达给众人。众人有的愿意去,有的不愿意去,辛环便把历来积攒的财物分给众人。众人都心悦诚服,除去不愿意去的,还剩下七千多人。粮草一共有三万,都打点妥当后,众人烧掉了牛皮宝帐。闻太师当天就起兵,又得到了四位将领,心中十分欢喜。大军越过黄花山,径直向前进发。军队浩浩荡荡,军威极其雄壮。有诗为证:
烈烈飞杀气,纷纷战马似蛟龙;
西岐豪杰如云集,太师亲征若浪抛。
话说闻太师的人马正在行进,忽然前方出现一块石碣,上面写着三个字:“绝龙岭”。闻太师骑在黑麒麟上,默默地看着,半晌没有说话。邓忠见闻太师勒住坐骑不走,脸上还带着惊恐的神色,便问道:“太师为何停下坐骑,不说话呢?” 闻太师说:“我当年在碧游宫悟道,拜金灵圣母为师,学艺五十年。下山时,我问师父:‘弟子日后的归宿如何?’师父说:‘你一生不能遇到 “绝” 字。’今日行军,恰好看到这石碣上写着‘绝’字,我心里有些迟疑,所以不太高兴。”
邓忠等四位将领笑着说:“太师这就想多了!大丈夫怎么能因为一个字就决定终身祸福呢?况且吉人自有天相,就凭太师您的才德,难道还不能攻克西岐吗?从古至今都说:‘没有疑虑,何须占卜。’” 闻太师听了,既不笑也不说话。众将催促人马赶快前行,只见刀枪闪耀如流水,甲士众多似彩云,一路上倒也无事。
很快,有人向中军报告:“启禀太师!人马已经到了西岐南门,请您下令定夺。” 太师传令安营。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安下营寨,扎起大寨。这大寨扎得如何呢?有赞文为证:
营安南北,阵摆东西;
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
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威长起征云;
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卷起威风。
阵前小校披金甲,传令人郎挂锦裙;
先行官猛如罴虎,佐军官恶似彪熊。
定营炮天崩地裂,催阵鼓一似雷鸣;
白日里出入有法,到晚间转箭支更。
只因太师安营寨,乌鸦不敢望空中。
不说闻太师在西岐安营,且说报马跑到相府报告:“闻太师率领三十万人马,在南门安营扎寨。” 姜子牙说:“当初我在朝歌的时候,没有和闻太师见过面,今日他领兵到此,且看看他的军纪如何。” 于是,姜子牙带着众将上城,门下的弟子们也跟随其后,一同来到敌楼上观看闻太师的行营。只见那军队果然气势非凡,阵容强大。那场景如何呢?有诗为证:
满空杀气,一川铁马;
兵戈映日,征云五色。
旌旄飘扬,千枝画戟。
豹尾描金五彩,万口钢刀;
诛龙斩处,青铜剑密密钺斧。
大小水晶盘,对对长枪;
盏口粗细银画杆,幽幽画角。
犹如东海老龙吟,灿灿银盔;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6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