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
推荐阅读:他的小可爱是个粘人精、贵女无疆、大唐御史:女帝饶命、魔道巨擘系统、逆天萌宝,替妈咪拿下总裁老爸、小兵张易、科技:量子霸权、仙印之主、灵气复苏重生为狼、诡异修仙:我能逆转修行代价、
仙家的法力神奇莫测,拥有起死回生的奇妙方法。一粒神奇的丹砂,能成为归还性命的宝物;几根荷叶,便可熬成续魂的汤药。想要超凡脱俗,不必依靠尘世的凡骨;要想修炼成圣,须寻觅那神奇的返魂香。从此,哪吒将开启辅佐圣主、开疆拓土的征程,为岐周的大业贡献力量。
且说金霞童儿走进洞,向太乙真人禀报:“师兄的魂魄飘飘悠悠,没有定所,随风飘荡,不知是何缘故。” 太乙真人一听,心中早已明白,赶忙走出洞来,对哪吒说道:“此地并非你安身立命之处。你回到陈塘关,给你母亲托一个梦,告诉她在离关四十里的地方,有一座翠屏山,山上有一片空地,让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建造一座哪吒行宫。你若能享受三年香火,便可再次投身人间,辅佐真正的明主。你要赶紧去,切莫耽搁!”
哪吒领命,离开乾元山,朝着陈塘关奔去。此时正值三更时分,哪吒来到母亲的香房,轻声呼唤:“母亲,孩儿是哪吒。如今孩儿魂魄无处栖息,希望母亲念及孩儿死得凄惨。离此地四十里的翠屏山,求母亲为孩儿建一座行宫,让我能接受些香火,这样我便好去天界托生。孩儿感激母亲的慈爱,此恩此德比天高比海深。”
殷夫人从梦中惊醒,大哭起来。李靖问道:“夫人,你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殷夫人便将梦中之事详细地告诉了李靖。李靖听后,勃然大怒:“你还为他哭?他给我们带来的灾祸还不够吗?常言道:‘梦随心意生。’只因你心里一直想着他,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梦,不必再为此疑惑了。” 殷夫人听了,没有再说话。
到了第二天,哪吒又来托梦,第三天依旧如此。只要殷夫人一闭上眼睛,哪吒就出现在她面前。不知不觉,五七日后,由于哪吒生前性格勇猛,死后魂魄依然骁勇,他便对母亲说道:“我求了你好些日子,你却全然不顾孩儿死得有多苦,不肯为我建造这座行宫。若你再这样,我便要让你六宅不得安宁。”
殷夫人醒来后,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李靖,而是暗中派了心腹之人,拿了些银两,前往翠屏山破土动工,建造行宫。他们塑造了一座哪吒神像,短短十日便大功告成。
哪吒在翠屏山显圣,无论人们如何祈求,都能灵验。因此,庙宇修建得宏伟壮观,十分齐整。只见:
行宫的八字粉墙豁然敞开,珠玉装饰的大门和铜环分列左右。碧瓦雕檐下有三尺宽的流水,几株桧柏环绕着两层高台。神橱中的宝座用金粉装饰而成,龙凤图案的幢幡色彩祥瑞。帐幔高悬,宛如天空中的半月,面目狰狞的鬼判立在尘埃之中。沉香和檀香的烟雾缭绕,每日都有众多人前来祭祀。
哪吒在翠屏山显圣后,四方远近的居民都纷纷前来进香,人来人往,像蚂蚁一样密集,而且人数日益增多。人们来此祈福消灾,无不灵验。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半年多过去了。
且说李靖因为东伯侯姜文焕为父报仇,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在游魂关与窦融大战,窦融难以取胜。李靖便在野马岭操练三军,坚守关隘。有一天,李靖带兵回营,途经翠屏山。他骑在马上,看见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扶老携幼,男女老少都在前往山上进香,人群密密麻麻,络绎不绝。
李靖在马上问道:“这是翠屏山,为何有这么多男女,接连不断地往山上走?” 军政官回答道:“半年前,有一位神灵在此显圣,无论人们如何祈求,都极为灵验,祈福便能得福,禳灾便能消灾,所以惊动了四方的男女前来进香。”
李靖听后,心中一动,又问中军官:“这位神灵姓甚名谁?” 中军官回答:“是哪吒行宫的神灵。” 李靖顿时大怒,下令将人马驻扎下来,说道:“我要上山去看看。”
李靖骑着马往山上走去,路上的男女纷纷给他让开道路。李靖骑马来到庙门前,只见庙门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哪吒行宫” 四个大字。他走进庙里,看到哪吒的神像栩栩如生,左右还站立着鬼判。李靖指着神像大骂:“你这畜生!生前就扰害父母,死后还愚弄百姓。” 骂完,他提起六陈鞭,一鞭将哪吒的金身打得粉碎。李靖余怒未消,又一脚蹬倒鬼判,传令放火烧毁庙宇。他还对着进香的百姓们喊道:“这根本不是什么神灵,不许你们再进香。” 吓得众人急忙纷纷下山。李靖骑上马,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有诗为证:
雄兵刚到翠屏山的疆界,忽然看见百姓们每日都来进香。一鞭将哪吒的金身打得粉碎,一脚蹬倒鬼判也让其遭殃。熊熊大火燃烧着庙宇,腾腾烈焰,浓烟直冲长空,烈烈火光。只因为这一股怒气冲斗牛,父子之间反目成仇,引发了多次争斗。
话说李靖带兵回到陈塘关,在帅府门前下马,传令将人马解散。他走进后厅,殷夫人前来迎接。李靖大骂道:“你生的好儿子,给我留下这么多祸害。如今你还替他建造行宫,蛊惑百姓,你是不是想把我这官职也给断送了才甘心!如今权臣当道,况且我又不与费仲、尤浑二人交往,倘若有人把这事传到朝歌,奸臣们参我信奉邪神,我多年的功绩可就白白断送了。这些事都是你们妇道人家干出来的,今天我已经把庙宇烧毁了。” 殷夫人听了,默默无言,暂且不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且说金霞童儿走进洞,向太乙真人禀报:“师兄的魂魄飘飘悠悠,没有定所,随风飘荡,不知是何缘故。” 太乙真人一听,心中早已明白,赶忙走出洞来,对哪吒说道:“此地并非你安身立命之处。你回到陈塘关,给你母亲托一个梦,告诉她在离关四十里的地方,有一座翠屏山,山上有一片空地,让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建造一座哪吒行宫。你若能享受三年香火,便可再次投身人间,辅佐真正的明主。你要赶紧去,切莫耽搁!”
哪吒领命,离开乾元山,朝着陈塘关奔去。此时正值三更时分,哪吒来到母亲的香房,轻声呼唤:“母亲,孩儿是哪吒。如今孩儿魂魄无处栖息,希望母亲念及孩儿死得凄惨。离此地四十里的翠屏山,求母亲为孩儿建一座行宫,让我能接受些香火,这样我便好去天界托生。孩儿感激母亲的慈爱,此恩此德比天高比海深。”
殷夫人从梦中惊醒,大哭起来。李靖问道:“夫人,你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殷夫人便将梦中之事详细地告诉了李靖。李靖听后,勃然大怒:“你还为他哭?他给我们带来的灾祸还不够吗?常言道:‘梦随心意生。’只因你心里一直想着他,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梦,不必再为此疑惑了。” 殷夫人听了,没有再说话。
到了第二天,哪吒又来托梦,第三天依旧如此。只要殷夫人一闭上眼睛,哪吒就出现在她面前。不知不觉,五七日后,由于哪吒生前性格勇猛,死后魂魄依然骁勇,他便对母亲说道:“我求了你好些日子,你却全然不顾孩儿死得有多苦,不肯为我建造这座行宫。若你再这样,我便要让你六宅不得安宁。”
殷夫人醒来后,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李靖,而是暗中派了心腹之人,拿了些银两,前往翠屏山破土动工,建造行宫。他们塑造了一座哪吒神像,短短十日便大功告成。
哪吒在翠屏山显圣,无论人们如何祈求,都能灵验。因此,庙宇修建得宏伟壮观,十分齐整。只见:
行宫的八字粉墙豁然敞开,珠玉装饰的大门和铜环分列左右。碧瓦雕檐下有三尺宽的流水,几株桧柏环绕着两层高台。神橱中的宝座用金粉装饰而成,龙凤图案的幢幡色彩祥瑞。帐幔高悬,宛如天空中的半月,面目狰狞的鬼判立在尘埃之中。沉香和檀香的烟雾缭绕,每日都有众多人前来祭祀。
哪吒在翠屏山显圣后,四方远近的居民都纷纷前来进香,人来人往,像蚂蚁一样密集,而且人数日益增多。人们来此祈福消灾,无不灵验。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半年多过去了。
且说李靖因为东伯侯姜文焕为父报仇,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在游魂关与窦融大战,窦融难以取胜。李靖便在野马岭操练三军,坚守关隘。有一天,李靖带兵回营,途经翠屏山。他骑在马上,看见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扶老携幼,男女老少都在前往山上进香,人群密密麻麻,络绎不绝。
李靖在马上问道:“这是翠屏山,为何有这么多男女,接连不断地往山上走?” 军政官回答道:“半年前,有一位神灵在此显圣,无论人们如何祈求,都极为灵验,祈福便能得福,禳灾便能消灾,所以惊动了四方的男女前来进香。”
李靖听后,心中一动,又问中军官:“这位神灵姓甚名谁?” 中军官回答:“是哪吒行宫的神灵。” 李靖顿时大怒,下令将人马驻扎下来,说道:“我要上山去看看。”
李靖骑着马往山上走去,路上的男女纷纷给他让开道路。李靖骑马来到庙门前,只见庙门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哪吒行宫” 四个大字。他走进庙里,看到哪吒的神像栩栩如生,左右还站立着鬼判。李靖指着神像大骂:“你这畜生!生前就扰害父母,死后还愚弄百姓。” 骂完,他提起六陈鞭,一鞭将哪吒的金身打得粉碎。李靖余怒未消,又一脚蹬倒鬼判,传令放火烧毁庙宇。他还对着进香的百姓们喊道:“这根本不是什么神灵,不许你们再进香。” 吓得众人急忙纷纷下山。李靖骑上马,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有诗为证:
雄兵刚到翠屏山的疆界,忽然看见百姓们每日都来进香。一鞭将哪吒的金身打得粉碎,一脚蹬倒鬼判也让其遭殃。熊熊大火燃烧着庙宇,腾腾烈焰,浓烟直冲长空,烈烈火光。只因为这一股怒气冲斗牛,父子之间反目成仇,引发了多次争斗。
话说李靖带兵回到陈塘关,在帅府门前下马,传令将人马解散。他走进后厅,殷夫人前来迎接。李靖大骂道:“你生的好儿子,给我留下这么多祸害。如今你还替他建造行宫,蛊惑百姓,你是不是想把我这官职也给断送了才甘心!如今权臣当道,况且我又不与费仲、尤浑二人交往,倘若有人把这事传到朝歌,奸臣们参我信奉邪神,我多年的功绩可就白白断送了。这些事都是你们妇道人家干出来的,今天我已经把庙宇烧毁了。” 殷夫人听了,默默无言,暂且不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6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