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推荐阅读:战神之帝狼归来顾靖泽白今夏、最强狂暴升级、秋叶原拓荒史、窥情:官心计、从三十岁开始自律变强、挖天庭墙角、黑暗风暴、破域天劫、凡体仙灵、重生之富二代、
话说两个尼姑带着芳官等人离开后,王夫人便前往贾母处请安。见贾母心情不错,王夫人便趁机说道:“宝玉屋里有个叫晴雯的丫头,如今也长大了,而且这一年来,病就没断过。我常看她比别人格外调皮,还偷懒。前几天又病倒了十几天,找大夫来看,说是得了女儿痨,所以我赶紧把她打发走了。要是她病好了,也不用再让她进府,直接赏给她家里,许配人家算了。还有那几个学唱戏的女孩子,我也做主把她们放走了。一来她们会唱戏,说话没轻没重,什么都敢乱说,女孩儿们听了可怎么好?二来她们唱了这么久戏,白白放走她们,也是应该的。况且丫头太多了,要是觉得不够用,再挑几个也一样。” 贾母听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在理,我也正这么想呢。可我看晴雯那丫头挺不错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我原本觉得,这些丫头在模样、伶俐劲儿、言谈和针线活上,大多都比不上她,将来也就她能好好伺候宝玉。没想到竟变了。”
王夫人笑着说:“老太太挑的人原本没错。只是她没那个命,才得了这病。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而且有本事的人,难免会有些任性。老太太您什么没经历过呀。三年前我就开始留意这件事了。一开始看中了晴雯,我便留了心。冷眼观察,她各方面虽说比别人强,可就是不太稳重。要说稳重懂大礼,那袭人是第一。虽说娶妻要贤、纳妾求美,但还是性情温和、举止稳重的更好些。袭人模样虽说比晴雯稍差一点,但放在房里,也算是一等一、二等里拔尖的了。况且她行事大方,心地实在,这几年,从来没顺着宝玉淘气过。凡是宝玉特别胡闹的事,她只有拼命劝阻的份儿。因此我考察了两年,确定没错了,就悄悄把晴雯丫头那份月钱停了,从我自己月钱里拿出二两银子给袭人。就是想让她知道,要更加小心,好好做事。之所以不明说,一是因为宝玉年纪还小,老爷要是知道了,又怕说耽误了宝玉读书;二是怕宝玉觉得袭人是自己身边的人,就不听劝,反而更加任性。所以直到今天才跟老太太说明白。”
贾母听了,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样更好。袭人从小就不爱说话,我还以为她是个闷葫芦。既然你这么了解她,肯定不会有大差错。而且你不跟宝玉明说的这个主意很好。咱们大家都别提这事了,心里明白就行。我深知宝玉将来是个不听妻妾劝的人。我也想不明白,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能理解,可他就爱和丫头们亲近,这实在难懂。我为此也很担心,常常悄悄观察他。他总和丫头们混在一起,我还以为是他长大了,懂男女之事了,所以才喜欢和她们亲近。可仔细观察试探,又不是这么回事。这岂不是奇怪。难道他原本该是个丫头,投错了胎不成。” 说完,大家都笑了。王夫人又说起今天贾政如何夸奖宝玉,又如何带他们去游玩,贾母听了,更加高兴。
不一会儿,只见迎春梳妆打扮好,前来向贾母告辞。凤姐也来请安,伺候大家吃过早饭,又说笑了一阵。贾母午休后,王夫人便把凤姐叫来,问她配的丸药怎么样了。凤姐说:“还没配好呢,现在还是吃汤药。太太您放心,我已经好多了。” 王夫人见她精神恢复了,也就信了。接着就跟凤姐说起撵走晴雯等人的事,又说:“宝丫头怎么私自回家住了,你们都不知道?前几天我顺路去查了查。谁知兰小子新换的这个奶妈也太爱打扮,我不喜欢她。我也跟你嫂子说了,不行就让她走人。况且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妈了。我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你难道不知道?’她说是跟她说过,也就住个两三天,等你姨妈病好了就回来。姨妈也没什么大病,不过就是咳嗽、腰疼,年年都这样。宝丫头这次回去肯定有原因,是不是有人得罪她了?这孩子心思重,在亲戚家做客,要是得罪了人,可不好。”
凤姐笑着说:“谁会没事去得罪她呀?况且她天天在园子里,也就是跟她们姊妹那一群人在一起。” 王夫人说:“别是宝玉说话没心眼,傻呵呵的,没个忌讳,高兴了就信口胡说,也有可能。” 凤姐笑着说:“太太您这可操心过头了。要说宝玉出去干正事、说正经话,那倒像个傻子;可要是在这些姊妹跟前,还有大大小小的丫头们跟前,他最懂得谦让,生怕得罪了人,根本没人会恼他。我猜薛妹妹回去,大概是因为前几天搜检丫头们东西的事儿。她肯定觉得园子里的人信不过,才会搜检,她又是亲戚,身边也有丫头婆子,我们又不好去搜她的,怕她多心,所以她才多了这个心思,自己回避了。这也是应该避嫌的。”
王夫人听了,觉得这话在理,便低头想了想,让人把宝钗请来,解释前几天的事,好消除她的疑虑,还让她照旧搬回园子里住。宝钗陪着笑说:“我早就想出去了,只是姨娘您有很多大事要忙,所以不方便说。碰巧前几天我妈又不舒服,家里两个靠得住的女人也病了,所以我就趁机回去了。姨娘今天既然知道了,我正好把道理说明白,从今天起就告辞,好回去搬东西。”
王夫人笑着说:“老太太挑的人原本没错。只是她没那个命,才得了这病。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而且有本事的人,难免会有些任性。老太太您什么没经历过呀。三年前我就开始留意这件事了。一开始看中了晴雯,我便留了心。冷眼观察,她各方面虽说比别人强,可就是不太稳重。要说稳重懂大礼,那袭人是第一。虽说娶妻要贤、纳妾求美,但还是性情温和、举止稳重的更好些。袭人模样虽说比晴雯稍差一点,但放在房里,也算是一等一、二等里拔尖的了。况且她行事大方,心地实在,这几年,从来没顺着宝玉淘气过。凡是宝玉特别胡闹的事,她只有拼命劝阻的份儿。因此我考察了两年,确定没错了,就悄悄把晴雯丫头那份月钱停了,从我自己月钱里拿出二两银子给袭人。就是想让她知道,要更加小心,好好做事。之所以不明说,一是因为宝玉年纪还小,老爷要是知道了,又怕说耽误了宝玉读书;二是怕宝玉觉得袭人是自己身边的人,就不听劝,反而更加任性。所以直到今天才跟老太太说明白。”
贾母听了,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样更好。袭人从小就不爱说话,我还以为她是个闷葫芦。既然你这么了解她,肯定不会有大差错。而且你不跟宝玉明说的这个主意很好。咱们大家都别提这事了,心里明白就行。我深知宝玉将来是个不听妻妾劝的人。我也想不明白,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能理解,可他就爱和丫头们亲近,这实在难懂。我为此也很担心,常常悄悄观察他。他总和丫头们混在一起,我还以为是他长大了,懂男女之事了,所以才喜欢和她们亲近。可仔细观察试探,又不是这么回事。这岂不是奇怪。难道他原本该是个丫头,投错了胎不成。” 说完,大家都笑了。王夫人又说起今天贾政如何夸奖宝玉,又如何带他们去游玩,贾母听了,更加高兴。
不一会儿,只见迎春梳妆打扮好,前来向贾母告辞。凤姐也来请安,伺候大家吃过早饭,又说笑了一阵。贾母午休后,王夫人便把凤姐叫来,问她配的丸药怎么样了。凤姐说:“还没配好呢,现在还是吃汤药。太太您放心,我已经好多了。” 王夫人见她精神恢复了,也就信了。接着就跟凤姐说起撵走晴雯等人的事,又说:“宝丫头怎么私自回家住了,你们都不知道?前几天我顺路去查了查。谁知兰小子新换的这个奶妈也太爱打扮,我不喜欢她。我也跟你嫂子说了,不行就让她走人。况且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妈了。我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你难道不知道?’她说是跟她说过,也就住个两三天,等你姨妈病好了就回来。姨妈也没什么大病,不过就是咳嗽、腰疼,年年都这样。宝丫头这次回去肯定有原因,是不是有人得罪她了?这孩子心思重,在亲戚家做客,要是得罪了人,可不好。”
凤姐笑着说:“谁会没事去得罪她呀?况且她天天在园子里,也就是跟她们姊妹那一群人在一起。” 王夫人说:“别是宝玉说话没心眼,傻呵呵的,没个忌讳,高兴了就信口胡说,也有可能。” 凤姐笑着说:“太太您这可操心过头了。要说宝玉出去干正事、说正经话,那倒像个傻子;可要是在这些姊妹跟前,还有大大小小的丫头们跟前,他最懂得谦让,生怕得罪了人,根本没人会恼他。我猜薛妹妹回去,大概是因为前几天搜检丫头们东西的事儿。她肯定觉得园子里的人信不过,才会搜检,她又是亲戚,身边也有丫头婆子,我们又不好去搜她的,怕她多心,所以她才多了这个心思,自己回避了。这也是应该避嫌的。”
王夫人听了,觉得这话在理,便低头想了想,让人把宝钗请来,解释前几天的事,好消除她的疑虑,还让她照旧搬回园子里住。宝钗陪着笑说:“我早就想出去了,只是姨娘您有很多大事要忙,所以不方便说。碰巧前几天我妈又不舒服,家里两个靠得住的女人也病了,所以我就趁机回去了。姨娘今天既然知道了,我正好把道理说明白,从今天起就告辞,好回去搬东西。”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5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