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推荐阅读:恶魔王族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雁未迟穿越五仙门全民领主:我的爆率百分百万古第一神太荒吞天诀燃钢之魂时空法则大荒剑帝

    有一首名为《临江仙》的词,这样写道: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这首词,专门讲述唐三藏师徒四人,调和水火,心境清凉。他们借到纯阴宝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没几天就走过了八百里路程。师徒几人逍遥自在,继续向西前行。此时正值秋末冬初,他们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
    野菊的残花纷纷飘落,新梅的嫩蕊悄然萌生。村村都在收纳庄稼,处处飘着美食的香气。平地上树木凋零,远处山峦显露;曲折的山涧寒霜浓重,幽静的山谷清澈安宁。应钟之气奏响,万物蛰伏潜藏,正值纯阴之月,天地间一片混沌,水德盛行,天气晴朗。地气下降,天气上升。彩虹隐匿不见,池沼渐渐结冰。悬崖上悬挂的藤花衰败,松竹因凝寒而颜色愈发青翠。
    师徒四人走了许久,前方又出现一座城池。唐僧拉住马,对徒弟们说:“悟空,你看那边楼阁高耸,是什么地方?” 行者抬头望去,只见一座城池。那城池当真不凡:
    地势如龙蟠,城似虎踞般坚固。四面有华盖般的山峦环绕,百转千回间,紫色山丘平坦开阔。玉石砌成的桥栏上雕刻着精巧的神兽,黄金打造的台座上列坐着贤明之士。这里真是神州的都会,天府般的瑶京。万里邦畿稳固,千年帝业兴隆。蛮夷都来归服,彰显着君王的恩泽深远;山海都来朝见,盛会热闹非凡。御阶洁净,辇路安宁。酒肆中歌声喧闹,花楼里喜气洋洋。未央宫外的长春树,迎来朝阳,引得彩凤鸣唱。
    行者说:“师父,那座城池,是一国帝王居住的地方。” 八戒笑着说:“天下府有府城,县有县城,怎么就看出是帝王的居所呢?” 行者说:“你不知道帝王居住的地方,和府县自然不同。你看它四面有十几座城门,周围有一百多里,楼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要不是帝王的京城,怎么会如此壮丽?” 沙僧说:“哥哥眼光敏锐,虽然看出是帝王所在之处,可这地方叫什么名字呢?” 行者说:“又没有牌匾和旌号,怎么知道呢?得到城中去打听,才能知晓。”
    长老骑马,不一会儿就到了城门口。他们下马过桥,走进城门。只见六街三市热闹非凡,货物交易通畅,人们衣冠楚楚,尽显奢华。正走着,忽然看见十几个和尚,个个戴着枷锁,沿街乞讨,模样十分凄惨。三藏感叹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他对行者说:“悟空,你上前去问问他们,为什么遭受这样的罪?” 行者依照师父的话,上前喊道:“那几位和尚,你们是哪个寺庙的?为什么戴着枷锁?” 众和尚纷纷跪倒,说道:“爷爷,我们是金光寺蒙冤受屈的和尚。” 行者问:“金光寺在哪里?” 众和尚说:“转过街角就是。” 行者把他们带到唐僧面前,问道:“你们怎么蒙冤的,说来我听听。” 众和尚说:“爷爷,不知道你们从哪里来,我们看着有些面熟。这里不方便说,请到我们寺里,再详细诉说我们的苦楚。” 长老说:“也好,我们就到他们寺中去,仔细问问缘由。” 众人一同来到山门前,门上横着写着七个金字 “敕建护国金光寺”。师徒们走进寺门,只见:
    古旧的殿宇中香灯黯淡,空荡荡的走廊里落叶被风吹扫。凌云的千尺宝塔高耸,几株松树静静伫立,仿佛在养性。满地落花,不见游客经过;檐前蛛网纵横,随意攀爬。空荡荡的架子上挂着鼓,白白悬着钟,绘着壁画的墙壁落满灰尘,彩像也变得模糊不清。讲座空寂,不见僧人;禅堂幽静,只有鸟儿常来。景象凄凉,令人叹息,寂寞之感无穷无尽。佛前虽然设有香炉,可香灰已冷,花朵残败,一切都显得空荡荡的。
    三藏心中酸楚,忍不住流下泪来。众和尚戴着枷锁,推开正殿的门,请长老上殿拜佛。长老走进殿中,献上虔诚的香火,叩齿三次。然后转到后面,看见方丈的檐柱上还锁着六七个小和尚,三藏心中十分不忍。到了方丈室,众和尚都来叩头,问道:“各位老爷相貌各异,是不是从东土大唐来的?” 行者笑着说:“这和尚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吗?我们正是从东土大唐来的。你怎么认得?” 众和尚说:“爷爷,我们哪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只是含冤受屈,无处申诉,每天只能呼天喊地。想来是惊动了天神,昨天夜里,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能救我们的性命,洗清我们的冤屈。今天看到老爷们如此不凡,所以认得出来。”
    三藏听了,十分高兴,问道:“你们这里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冤屈?” 众和尚跪地禀告:“爷爷,这座城叫祭赛国,是西方的大地方。当年有四方蛮夷前来朝贡:南方是月陀国,北方是高昌国,东方是西梁国,西方是本钵国。他们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我们这里不用动干戈,不用去征讨,他们就自然把我们奉为上邦。” 三藏说:“既然被奉为上邦,想来是你们国王有道,文武官员贤良。” 众和尚说:“爷爷,文官不贤,武官不良,国君也无道。我们这金光寺,向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里放射霞光,万里之外都有人能看见;白天喷吐彩气,四方各国都能一同瞻仰。所以这里被视为天府神京,四方蛮夷都来朝贡。只是三年前,农历七月初一的半夜子时,下了一场血雨。天亮时,家家害怕,户户悲伤。众公卿向国王上奏,不知道上天为何降罪。当时国王请道士打醮,和尚念经,答谢天地。谁知道我们寺里的黄金宝塔被玷污了,这两年外国就不再来朝贡。我们国王想要征伐,众臣进谏说我们寺里的僧人偷了塔上的宝贝,所以才没有祥云瑞霭,外国不来朝贡。昏庸的国王也不查明真相。那些贪官污吏,把我们僧众抓去,严刑拷打,百般逼问。当时我们这里有三辈和尚,前两辈已经被拷打致死,如今又抓了我们这一辈,问罪下狱,戴上枷锁。老爷在上,我们怎么敢昧着良心,盗取塔中的宝贝呢!万望爷爷可怜我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发慈悲,广施法力,拯救我们的性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4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