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话说那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唤圣的本领,便打算把盖好御宝的关文递给唐僧,放他们西行。可那三个道士见状,急忙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国王赶忙走下龙位,用御手搀扶道:“国师今日行此大礼,所为何事?” 道士说道:“陛下,我们来到这里,一心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辛辛苦苦历经了二十年。今日这和尚施展法力,把一切都搅乱了,坏了我们的名声。陛下仅仅因为一场雨,就饶恕了他们的杀人之罪,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太不公平了吗?还望陛下暂且留下他们的关文,让我兄弟三人再和他们比试比试,看看结果如何。” 这国王实在是昏庸糊涂,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听了道士的话,真就收回了关文,问道:“国师,你们打算怎么和他们赌?” 虎力大仙说:“我要和他比试坐禅。” 国王说:“国师,你这可不对。那和尚本就是禅教出身,必然精通禅机,才敢奉旨去西天取经,你怎么能和他比这个呢?” 大仙解释道:“我这坐禅,和寻常的不同,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云梯显圣’。” 国王好奇地问:“什么是‘云梯显圣’?” 大仙说:“需要一百张桌子,五十张叠成一个禅台,一张一张往上叠,不许用手攀爬,也不用梯凳,各自驾着一朵云头,上台坐下,约定好几个时辰内不能动。”
    国王觉得这比试有些难度,便传旨询问:“那和尚,我国师要和你赌‘云梯显圣’坐禅,你可会?” 行者听了,沉默不语。八戒问道:“哥哥,你怎么不说话?” 行者说:“兄弟,不瞒你说,要是上天入地、搅海翻江、担山赶月、移星换斗,各种奇妙的事儿,我都能干;就算是砍头剁脑、剖腹剜心,那些特别的变化,我也不怕;但要说坐禅,我可就输定了。我哪有那坐得住的性子?就算把我锁在铁柱上,我也得爬上爬下,根本坐不住。” 这时,三藏突然开口说:“我会坐禅。” 行者一听,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那能坐多长时间呢?” 三藏说:“我幼年时遇到云游的禅僧讲道,在性命修行的根本上,做到定性存神,在生死关头,也能坐上两三年。” 行者说:“师父要是能坐两三年,那我们干脆别取经了,不过最多也就两三个时辰就得下来。” 三藏说:“徒弟呀,可我上不去那禅台。” 行者说:“你上前答应,我送你上去。” 于是,长老双手合十,对着国王说:“贫僧会坐禅。” 国王下令传旨,搭建禅台。这国家有的是人力物力,不到半个时辰,就在金銮殿左右两边搭起了两座禅台。
    虎力大仙走下殿来,站在台阶中央,纵身一跃,踏上一朵席云,径直飞到西边的台上坐下。行者拔下一根毫毛,变作自己的模样,陪着八戒、沙僧站在台下,而他自己则化作五色祥云,托起唐僧,飞到东边的台上坐下。接着,他收起祥光,变成一只蟭蟟虫,飞到八戒耳边说:“兄弟,仔细看着师父,别和我的替身说话。” 八戒笑着说:“知道了!知道了!”
    再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了许久,见唐僧和虎力大仙在高台上难分胜负,这道士便想帮他师兄一把。他拔下一根脑后的短发,捻成一团,弹了上去,正好落在唐僧头上,变成一只大臭虫,咬住了长老。刚开始长老只觉得痒痒的,后来就疼了起来。要知道,坐禅的时候不许动手,动手就算输。一时间,长老疼得难以忍受,只能缩着头,用衣襟擦痒。八戒见状,说道:“不好了!师父羊癫疯发作了。” 沙僧说:“不是,是头风病犯了。” 行者听到他们的话,心想:“我师父是个至诚君子,他说会坐禅,那就肯定会,说不会那就是不会。君子怎会说谎呢?你们两个别乱说,等我上去看看。” 好个行者,“嘤” 的一声,飞到唐僧头上,看到有一只豆粒大小的臭虫正叮着师父,赶忙用手捻掉,还替师父挠了挠。这下,长老不疼不痒,又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上。行者暗自寻思:“和尚脑袋光溜溜的,连虱子都藏不住,怎么会有这臭虫?…… 想必是那道士搞的鬼,要害我师父。哈哈!既然这样,也别管输赢了,看老孙我去整治他一下!” 于是,行者飞了过去,落在金殿的兽头上,摇身一变,变成一条七寸长的蜈蚣,径直在道士的鼻凹处叮了一口。那道士一下子坐不稳,一个筋斗翻了下去,差点丢了性命,幸亏大小官员众多,把他救了起来。国王大惊失色,立即让当驾太师扶着他去文华殿梳洗。行者则再次驾起祥云,把师父从台上驮到阶前,唐僧这一局得胜。
    国王正打算放行,鹿力大仙又上奏道:“陛下,我师兄本来就有暗风病,到了高处,吹了天风,旧病复发,所以才让和尚赢了。请陛下留下他们,让我和这和尚比试隔板猜枚。” 国王问:“什么叫‘隔板猜枚’?” 鹿力大仙说:“贫道我有隔着木板知晓里面物件的本事,看看那和尚有没有这能耐。他要是猜得过我,就放他们出去;要是猜不着,就请陛下判他罪名,为我兄弟几人出这口气,也不能辜负我们二十年保国的恩情。”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4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