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推荐阅读:火星红娘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林小姐她撩夫有术懒散初唐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灰烬魔法师世界未灭亡零食狂想曲蛋生的纨绔邪皇.

    有诗写道:
    奉法西行路途遥远,秋风瑟瑟霜花飘落。
    乖巧的猿猴被紧锁住,绳索切莫松开;劣马要勤加兜住缰绳,莫要乱加鞭策。
    木母(八戒)与金公(悟空)本就该相合,黄婆(沙僧)与赤子(唐僧)本无差错。
    咬开铁弹方能知晓真实消息,凭借般若波罗抵达彼岸。
    这一回书,说的是取经之道,离不开自身务本的道理。话说唐僧师徒四人,领悟了真如佛性,顿时挣脱尘世枷锁,从性海流沙中跳出,毫无牵挂,径直朝着大路向西前行。一路上历经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野花。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深秋时节。但见:
    枫叶染红了满山,黄花在晚风中挺立。
    老蝉的鸣叫渐渐慵懒,愁闷的蟋蟀思绪无穷。
    荷叶残破如同青色纨扇,橙子飘香结成金弹般的果丛。
    可怜那数行大雁,点点飞向遥远的天空。
    他们正走着,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三藏说:“徒弟们,如今天色又晚了,我们到哪里去歇息呢?” 行者说:“师父,您这话可就不对了。出家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处处都可当作自己的家。您还问去哪里歇息,这是为何呢?” 猪八戒说:“哥啊,你只知道自己走路轻松,哪里管别人累不累啊?自从过了流沙河,这一路爬山越岭,我挑着这么重的担子,实在是太辛苦了!我们得找个人家,一来化些茶饭吃,二来养养精神,这才是正理。” 行者说:“呆子,你说这话,好像有抱怨的意思。难道还想像在高老庄时那样,依赖他人,贪图自在,恐怕不行啊。既然我们一心向佛,入了沙门,就得吃苦受累,这样才能当好徒弟。” 八戒说:“哥哥,你看看这担行李有多重?” 行者说:“兄弟,自从有了你和沙僧,我又没挑过担子,哪里知道多重?” 八戒说:“哥啊,你听听这物件儿:
    四片黄藤编的箱子,长短八条绳子捆绑。还得防备阴雨,用毡包了三四层。匾担怕滑,两头都钉上了钉子。还有铜镶铁打的九环杖,篾丝藤缠的大斗篷。
    就这么多行李,可把老猪我累坏了,每天都得挑着走。凭什么你跟着师父当徒弟,却把我当长工使唤!” 行者笑着说:“呆子,你跟谁说呢?” 八戒说:“哥哥,跟你说呢。” 行者说:“你可错了。老孙我只负责师父的安危,你和沙僧,专门负责行李和马匹。要是你们敢偷懒,我先在你们的腿上狠狠打一顿粗棍!” 八戒说:“哥啊,别说打,打人就是以力欺人。我知道你性子高傲,肯定不肯挑担子。但师父骑的那匹马,那么高大肥壮,只驮着老和尚一个人,让它带几件行李,也算是弟兄之间的情分。”
    行者说:“你以为它只是匹马吗?它可不是普通的马,它本是西海龙王敖闰的三太子,名叫玉龙。只因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被他父亲告了忤逆之罪,触犯了天条,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鹰愁陡涧,等了师父很久,又幸好菩萨亲临,把他退鳞去角,摘下项下的珠子,才变成了这匹马,愿意驮着师父去西天拜佛。这都是他自己的修行成果,你可别攀比。” 沙僧听了,问道:“哥哥,它真的是龙吗?” 行者说:“是龙。” 八戒说:“哥啊,我听说古人讲:‘龙能喷云吐雾,播土扬沙,有翻山越岭的本事,有翻江搅海的神通。’为什么它今天走得这么慢呢?” 行者说:“你想让它快走,我让它快走给你看看。” 好个大圣,把金箍棒攥了攥,顿时万道彩云升腾。那匹马看见金箍棒,害怕被打,吓得四只蹄子跑得像闪电一样快,“嗖” 的一下就冲了出去。师父手软,拉不住缰绳,任由它撒野,往山崖上狂奔,才放慢了些脚步。师父喘着粗气,定下神来,抬头远远看见一簇松树林,里面有几间房舍,十分气派。但见:
    门旁垂着翠柏,宅子靠近青山。几株松树郁郁葱葱,数茎竹子斑斑点点。篱笆边的野菊在霜中艳丽绽放,桥畔的幽兰映着碧水。粉泥砌成的墙壁,砖砌的围墙环绕。高堂壮丽,大厦清幽安宁。看不见牛羊鸡犬,想来是秋收之后农事清闲。
    师父正勒住缰绳慢慢观看,又见悟空和其他兄弟赶了过来。悟净问:“师父,您没从马上摔下来吧?” 长老骂道:“悟空你这泼猴,把马惊着了,幸好我还能骑得住!” 行者赔着笑说:“师父,您别骂我。都是猪八戒说马走得慢,所以我才让它快点。” 呆子因为追马,跑得急了些,气喘吁吁,嘴里还嘟囔着:“完了!完了!本来肚子饿,腰也酸,担子又重,挑不动,还让我跑来跑去地追马!” 长老说:“徒弟啊,你看那边有一座庄院,我们正好可以去借宿。” 行者听了,急忙抬头观看,果然看见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弥漫。他心里明白,这肯定是佛仙点化,但不敢泄露天机,只是说:“好!好!好!我们去借宿吧。”
    长老连忙下马。只见一座门楼,垂莲象鼻的装饰,画栋雕梁。沙僧放下担子。八戒牵着马说:“这户人家,一看就是非常富有的。” 行者就要进去。三藏说:“不行。我们出家人,要各自避嫌,不能擅自进去。等有人出来,我们以礼求宿才行。” 八戒把马拴好,斜靠在墙根下。三藏坐在石鼓上。行者和沙僧坐在台基边。等了很久,都没人出来,行者性子急,跳起身走进门里查看:只见有三间朝南的大厅,帘栊高高卷起。屏门上,挂着一幅寿山福海的横披画;两边金漆柱子上,贴着一幅大红纸的春联,上面写着: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4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