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
推荐阅读:婚不过时:总裁夫人有礼了、仙人消失之后、雁未迟上官曦、萌石,快显灵!、王牌狙击:老公快卧倒、无限制猎人、女总裁的功夫神医.、天命伴生兽、万古炎神、无限进化风暴、
有诗为证:
混沌初分气磅礴,人生禀性有愚浊。
圣君贤相共裁成,文臣武士登台阁。
忠良闻者尽欢忻,邪佞听时俱忿跃。
历代相传至宋朝,罡星煞曜离天角。
宣和年上乱纵横,梁山泊内如期约。
百单八位尽英雄,乘时播乱居山东。
替天行道存忠义,三度招安受帝封。
二十四阵破辽国,大小诸将皆成功。
清溪洞里擒方腊,雁行零落悲秋风。
事事集成忠义传,用资谈柄江湖中。
话说梁山泊好汉在水战中三次击败高俅,将其人马尽数擒获带上山。宋公明心怀仁义,不肯杀害他们,而是全部释放。高太尉带着众多人马返回京城,还带上了萧让、乐和,准备前去商议招安之事,却把参谋闻焕章留在了梁山泊。高俅在梁山泊的时候,曾亲口承诺:“我回到朝廷,定会亲自带着萧让等人面见天子,全力奏明此事,保举你们,朝廷也会立刻派人前来招安。” 因此,便让乐和与萧让一同前往,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梁山泊众头领商议后续之事,宋江说道:“我看高俅此番回去,不知他所言是否属实。” 吴用笑着说:“我观察此人,生得蜂目蛇形,是个翻脸无情的人。他折损了这么多军马,耗费了朝廷大量钱粮,回到京师后,必然会称病不出,含糊地向天子奏明情况,暂且让军士们休息,还会将萧让、乐和软禁在府中。要是指望他来招安,恐怕只是白费力气。” 宋江道:“如此一来,该如何是好!招安之事暂且不说,还连累了萧让和乐和两人。” 吴用道:“哥哥再挑选两个机灵的人,多带些金银财宝,前往京师打探消息,顺便打通关节,把我们的心意传达给当今皇上,让高太尉无法隐瞒,这才是上策。”
燕青立刻起身说道:“去年大闹东京时,是我去李师师家周旋的。没想到经过那场大闹,她家想必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不过有一点,李师师是天子心爱的人,官家怎么会怀疑她呢?她肯定会奏明皇上,说梁山泊的人得知陛下在那里微服私访,所以前来惊吓。想必已经奏过此事了。如今我多带些金珠去她那里走动,枕边进言最为有效,也比较容易。我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宋江道:“贤弟此去,责任重大啊。” 戴宗接着说:“我陪他走这一趟。” 神机军师朱武说:“兄长昔日攻打华州时,曾对宿太尉有恩。此人为人善良。要是能让他在天子面前时常提及招安之事,事情就好办了。” 宋江想起九天玄女曾说过 “遇宿重重喜”,莫非正应在宿太尉身上?于是,他请闻参谋到堂上一同商议。
宋江问道:“相公可认识太尉宿元景?” 闻焕章道:“他是我的同窗好友,如今与圣上形影不离。此人极为仁慈宽厚,待人接物和蔼可亲。” 宋江道:“实不相瞒,相公,我们担心高太尉回京后,不会奏明招安之事。宿太尉以前在华州降香时,曾与我有过一面之缘。如今想派人去他那里打通关节,求他帮忙,在天子面前多提招安之事,促成此事。” 闻参谋答道:“将军既然有此想法,我愿修书一封,供你差遣。” 宋江十分高兴。随即让人取来纸笔,焚香祷告,取出玄女课,对着天空祈祷,卜得一个上上大吉的好兆头。接着,宋江摆酒为戴宗、燕青送行。他们收拾了两大笼子金珠细软之物,将书信藏在身上,还带上开封府的印信公文,两人扮成公人模样,辞别众头领下山,渡过金沙滩,朝着东京进发。戴宗扛着雨伞,背着包裹,燕青用水火棍挑着笼子,扎紧皂衫,腰间系着缠袋,脚下穿着腿绷护膝和八搭麻鞋。一路上,他们免不了饥餐渴饮,夜宿晓行。
没过多久,两人来到东京。他们没有走寻常的路进城,而是绕到万寿门。两人来到城门口,被把门的军汉拦住。燕青放下笼子,操着家乡口音说道:“你为何拦住我?” 军汉说:“殿帅府有命令:梁山泊的各色人等,恐怕会混进城来,所以各门都要留意,但凡有外乡客人出入,都要仔细盘查。” 燕青笑着说:“你这当差的,连自己人都不认识。我们两个从小就在开封府当差,这城门不知道进出了几万次,你反倒盘问起我们来,那些梁山泊的人,你却都眼睁睁地放过去了。” 说着,便从身边取出假公文,劈头盖脸地扔过去,说道:“你看看这是不是开封府的公文?” 那监门官见状,喝道:“既然是开封府的公文,还问什么!放他们进去。” 燕青一把抓起公文,揣进怀里,挑起笼子就走。戴宗也冷笑了一声。两人径直来到开封府附近,找了一家客店住下。有诗为证:
两挑行李奔东京,昼夜兼行不住程。
盘诘徒劳费心力,禁门安识伪批情。
第二天,燕青换了一身布衫,系好搭膊,歪戴着头巾,扮成小闲的模样。他从笼子里取出一帕子金珠,对戴宗说:“哥哥,我今日去李师师家办事。倘若事情有变故,哥哥你就赶紧回去。” 嘱咐完戴宗后,燕青便一路朝着李师师家走去。到了李师师家门前,只见依旧是曲槛雕栏,绿窗朱户,比之前修缮得更加精致。燕青掀起斑竹帘子,从侧门走了进去,顿时闻到一股浓郁的异香。走进客位,只见四周挂着名家书画,阶檐下放着二三十盆怪石苍松;坐榻都是用雕花香楠木制成的小床,上面铺着锦绣坐褥。燕青轻轻咳嗽了一声,丫鬟出来看到他,便进去通报李妈妈。李妈妈出来一看是燕青,吃了一惊,说道:“你怎么又到这里来了?” 燕青道:“请娘子出来,我有话要说。” 李妈妈道:“你前番连累我家房子受损,有话你就直说。” 燕青道:“必须得娘子出来,我才能说。”
混沌初分气磅礴,人生禀性有愚浊。
圣君贤相共裁成,文臣武士登台阁。
忠良闻者尽欢忻,邪佞听时俱忿跃。
历代相传至宋朝,罡星煞曜离天角。
宣和年上乱纵横,梁山泊内如期约。
百单八位尽英雄,乘时播乱居山东。
替天行道存忠义,三度招安受帝封。
二十四阵破辽国,大小诸将皆成功。
清溪洞里擒方腊,雁行零落悲秋风。
事事集成忠义传,用资谈柄江湖中。
话说梁山泊好汉在水战中三次击败高俅,将其人马尽数擒获带上山。宋公明心怀仁义,不肯杀害他们,而是全部释放。高太尉带着众多人马返回京城,还带上了萧让、乐和,准备前去商议招安之事,却把参谋闻焕章留在了梁山泊。高俅在梁山泊的时候,曾亲口承诺:“我回到朝廷,定会亲自带着萧让等人面见天子,全力奏明此事,保举你们,朝廷也会立刻派人前来招安。” 因此,便让乐和与萧让一同前往,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梁山泊众头领商议后续之事,宋江说道:“我看高俅此番回去,不知他所言是否属实。” 吴用笑着说:“我观察此人,生得蜂目蛇形,是个翻脸无情的人。他折损了这么多军马,耗费了朝廷大量钱粮,回到京师后,必然会称病不出,含糊地向天子奏明情况,暂且让军士们休息,还会将萧让、乐和软禁在府中。要是指望他来招安,恐怕只是白费力气。” 宋江道:“如此一来,该如何是好!招安之事暂且不说,还连累了萧让和乐和两人。” 吴用道:“哥哥再挑选两个机灵的人,多带些金银财宝,前往京师打探消息,顺便打通关节,把我们的心意传达给当今皇上,让高太尉无法隐瞒,这才是上策。”
燕青立刻起身说道:“去年大闹东京时,是我去李师师家周旋的。没想到经过那场大闹,她家想必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不过有一点,李师师是天子心爱的人,官家怎么会怀疑她呢?她肯定会奏明皇上,说梁山泊的人得知陛下在那里微服私访,所以前来惊吓。想必已经奏过此事了。如今我多带些金珠去她那里走动,枕边进言最为有效,也比较容易。我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宋江道:“贤弟此去,责任重大啊。” 戴宗接着说:“我陪他走这一趟。” 神机军师朱武说:“兄长昔日攻打华州时,曾对宿太尉有恩。此人为人善良。要是能让他在天子面前时常提及招安之事,事情就好办了。” 宋江想起九天玄女曾说过 “遇宿重重喜”,莫非正应在宿太尉身上?于是,他请闻参谋到堂上一同商议。
宋江问道:“相公可认识太尉宿元景?” 闻焕章道:“他是我的同窗好友,如今与圣上形影不离。此人极为仁慈宽厚,待人接物和蔼可亲。” 宋江道:“实不相瞒,相公,我们担心高太尉回京后,不会奏明招安之事。宿太尉以前在华州降香时,曾与我有过一面之缘。如今想派人去他那里打通关节,求他帮忙,在天子面前多提招安之事,促成此事。” 闻参谋答道:“将军既然有此想法,我愿修书一封,供你差遣。” 宋江十分高兴。随即让人取来纸笔,焚香祷告,取出玄女课,对着天空祈祷,卜得一个上上大吉的好兆头。接着,宋江摆酒为戴宗、燕青送行。他们收拾了两大笼子金珠细软之物,将书信藏在身上,还带上开封府的印信公文,两人扮成公人模样,辞别众头领下山,渡过金沙滩,朝着东京进发。戴宗扛着雨伞,背着包裹,燕青用水火棍挑着笼子,扎紧皂衫,腰间系着缠袋,脚下穿着腿绷护膝和八搭麻鞋。一路上,他们免不了饥餐渴饮,夜宿晓行。
没过多久,两人来到东京。他们没有走寻常的路进城,而是绕到万寿门。两人来到城门口,被把门的军汉拦住。燕青放下笼子,操着家乡口音说道:“你为何拦住我?” 军汉说:“殿帅府有命令:梁山泊的各色人等,恐怕会混进城来,所以各门都要留意,但凡有外乡客人出入,都要仔细盘查。” 燕青笑着说:“你这当差的,连自己人都不认识。我们两个从小就在开封府当差,这城门不知道进出了几万次,你反倒盘问起我们来,那些梁山泊的人,你却都眼睁睁地放过去了。” 说着,便从身边取出假公文,劈头盖脸地扔过去,说道:“你看看这是不是开封府的公文?” 那监门官见状,喝道:“既然是开封府的公文,还问什么!放他们进去。” 燕青一把抓起公文,揣进怀里,挑起笼子就走。戴宗也冷笑了一声。两人径直来到开封府附近,找了一家客店住下。有诗为证:
两挑行李奔东京,昼夜兼行不住程。
盘诘徒劳费心力,禁门安识伪批情。
第二天,燕青换了一身布衫,系好搭膊,歪戴着头巾,扮成小闲的模样。他从笼子里取出一帕子金珠,对戴宗说:“哥哥,我今日去李师师家办事。倘若事情有变故,哥哥你就赶紧回去。” 嘱咐完戴宗后,燕青便一路朝着李师师家走去。到了李师师家门前,只见依旧是曲槛雕栏,绿窗朱户,比之前修缮得更加精致。燕青掀起斑竹帘子,从侧门走了进去,顿时闻到一股浓郁的异香。走进客位,只见四周挂着名家书画,阶檐下放着二三十盆怪石苍松;坐榻都是用雕花香楠木制成的小床,上面铺着锦绣坐褥。燕青轻轻咳嗽了一声,丫鬟出来看到他,便进去通报李妈妈。李妈妈出来一看是燕青,吃了一惊,说道:“你怎么又到这里来了?” 燕青道:“请娘子出来,我有话要说。” 李妈妈道:“你前番连累我家房子受损,有话你就直说。” 燕青道:“必须得娘子出来,我才能说。”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3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