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推荐阅读:升陨录、战神之帝狼归来顾靖泽白今夏、窥情:官心计、异世小霸王、最强狂暴升级、万古第一神、时空法则、秋叶原拓荒史、从三十岁开始自律变强、挖天庭墙角、
有诗这样说道:
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齐聚聚义厅,邀请徐宁传授钩镰枪法。众人看向徐宁,只见他果然仪表堂堂:身高六尺五六,一张圆圆的白净脸庞,三缕细细的黑胡须,腰肢纤细,肩膀宽阔。曾有一首《西江月》专门描述徐宁的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挑选好士兵后,便走下聚义厅,拿起一把钩镰枪,独自演练了一番。众人看后,纷纷高声喝彩。徐宁接着教导众军:“但凡在马上使用这种兵器,要从腰胯发力,移步上前。这套枪法分上中七路,有三钩四拨、一搠一分,总共九个变法。若是在步行时使用钩镰枪,也极为实用。先是八步四拨,打开进攻的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包含分钩、镰、搠、缴等招式;二十四步时,上下配合,钩东拨西;三十六步则全身防护,能在激烈对抗中夺取优势。这就是钩镰枪的正宗用法。” 徐宁一路演示,让众头领仔细观看。众军汉看到徐宁使钩镰枪,都十分喜爱。从当日起,挑选出的精锐强壮之士,日夜练习。徐宁还教导步军如何在树林草丛中隐藏,用钩镰枪钩马蹄、拽马腿,以及下面三路的隐秘战法。不到半个月,山寨中就有五七百人学会了钩镰枪法。宋江与众头领看后,十分欣喜,准备以此破敌。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
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再说呼延灼,自从折损了彭玘、凌振后,每天都带着马军到水边挑战。山寨中则让水军头领牢牢守住各处滩头,在水底钉下暗桩。呼延灼虽然在山西、山北两路巡逻侦察,却始终无法靠近山寨。而梁山泊这边,让凌振制造了各种火炮,全部准备妥当,定下日期下山迎敌。学习钩镰枪的军士也都掌握了本领。宋江说道:“我有个浅见,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吴用说:“愿闻其详。” 宋江道:“明日出战,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以步战迎敌。孙吴兵法中提到,在山林沼泽之地,步战更为有利。我们让步军下山,分成十队引诱敌军。一旦敌军冲过来,就往芦苇荆棘林中跑。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那里,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搭配十个挠钩手。只要马军一到,用钩镰枪将马钩翻,挠钩手就用挠钩把人搭住捉了。在平川窄路也如此设伏。这个办法怎么样?” 吴学究说:“正应该这样隐藏兵力,捉拿敌将。” 徐宁也说:“钩镰枪和挠钩配合,正是这个打法。”
宋江当日便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带领一队,穆弘、穆春带领一队,杨雄、陶宗旺带领一队,朱仝、邓飞带领一队,解珍、解宝带领一队,邹渊、邹润带领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带领一队,薛永、马麟带领一队,燕顺、郑天寿带领一队,杨林、李云带领一队。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引诱敌军。又派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兄弟、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坐战船接应。再让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骑马领军,只在山边挑战。凌振、杜兴专门施放号炮。还让徐宁、汤隆统一指挥使用钩镰枪的军士。中军由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统领,负责指挥全局,调度号令。其余头领则各自坚守山寨。宋江安排妥当后,当夜三更,先将使钩镰枪的军士运送过河,在四面分头埋伏好。四更时,再将十队步军运送过去。凌振、杜兴将风火炮架运到高坡处,竖起炮架,安放好火炮。徐宁、汤隆各自拿着信号旗渡水。天刚破晓,宋江带领中军人马,在隔水处擂鼓呐喊,挥舞旗帜。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到探子来报,立即传令先锋韩滔先出去侦察,随后给连环甲马套上装备。呼延灼全身披挂,骑着踢雪乌骓马,手持双鞭,率领大军向梁山泊杀来。隔水望见宋江带着许多军马,呼延灼下令摆开马军阵势。先锋韩滔前来与呼延灼商议:“正南方向有一队步军,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呼延灼说:“别管他们是哪里的军队,只管让连环甲马冲过去。” 韩滔带领五百马军飞速冲了出去。又看到东南方向有一队军兵出现,正准备分兵侦察,只见西南方向又竖起一队旗号,众人呐喊助威。韩滔带领军队回来,对呼延灼说:“南边有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的旗号。” 呼延灼说:“这些家伙这么久不出来厮杀,肯定有阴谋。” 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肯定是凌振投靠了贼人,让他放的。” 众人往南望去,只见北边又涌出三队旗号。呼延灼说:“这肯定是贼人的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成两路,我去攻打北边的人马,你去攻打南边的人马。” 正要分兵的时候,只见西边又有四路人马出现,呼延灼心中慌乱。又听到正北方连珠炮响,一直延伸到土坡上;那母炮周围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叫做子母炮,炮响之处,狂风大作。呼延灼的军兵不战自乱,他急忙和韩滔各自带领马步军兵,向四下突围。这十队步军,东边赶就往东跑,西边赶就往西跑,呼延灼见状大怒,带兵向北冲来。宋江的军兵全都往芦苇丛中跑去,呼延灼驱使连环甲马,铺天盖地地追来。那些甲马一起奔跑,收不住脚,全都冲进了败苇折芦、枯草荒林之中。只听里面哨声响起,钩镰枪一齐伸出,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顿时咆哮起来。挠钩手军士一齐用挠钩搭住,在芦苇丛中只管捆绑敌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之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追赶韩滔。这时,背后风火炮迎面打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带领的连环甲马,乱糟糟地都冲进了荒草芦苇之中,全都被捉了。两位将领知道中了计策,纵马四处寻找马军,想要夺路逃走。可是,那几条路上像麻林一样插着梁山泊的旗号,他们不敢从那些路走,只好一直往西北方向逃去。没走五六里路,突然涌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两人手持朴刀,大声喝道:“败将休走!” 呼延灼愤怒不已,挥舞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双方刚斗了四五回合,穆春便转身逃走,呼延灼担心又中了计,不敢追赶,朝着正北大路逃去。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是双尾蝎解宝,各持钢叉,直扑过来。呼延灼挥舞双鞭,与二人交战。斗了不到五七回合,解珍、解宝转身就跑,呼延灼追出不到半里多路,两边突然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贴着地面卷了过来。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朝着东北方向的大路逃去,又撞上了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拦住去路。呼延灼见道路崎岖不平,四下又有荆棘阻挡,便拍马舞鞭,杀开一条血路冲了过去。王矮虎、一丈青追了一阵,没追上,便回山听令。呼延灼独自朝东北方向逃去,此次战斗他大败亏输,军队如雨点般零散。有诗为证:
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齐聚聚义厅,邀请徐宁传授钩镰枪法。众人看向徐宁,只见他果然仪表堂堂:身高六尺五六,一张圆圆的白净脸庞,三缕细细的黑胡须,腰肢纤细,肩膀宽阔。曾有一首《西江月》专门描述徐宁的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挑选好士兵后,便走下聚义厅,拿起一把钩镰枪,独自演练了一番。众人看后,纷纷高声喝彩。徐宁接着教导众军:“但凡在马上使用这种兵器,要从腰胯发力,移步上前。这套枪法分上中七路,有三钩四拨、一搠一分,总共九个变法。若是在步行时使用钩镰枪,也极为实用。先是八步四拨,打开进攻的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包含分钩、镰、搠、缴等招式;二十四步时,上下配合,钩东拨西;三十六步则全身防护,能在激烈对抗中夺取优势。这就是钩镰枪的正宗用法。” 徐宁一路演示,让众头领仔细观看。众军汉看到徐宁使钩镰枪,都十分喜爱。从当日起,挑选出的精锐强壮之士,日夜练习。徐宁还教导步军如何在树林草丛中隐藏,用钩镰枪钩马蹄、拽马腿,以及下面三路的隐秘战法。不到半个月,山寨中就有五七百人学会了钩镰枪法。宋江与众头领看后,十分欣喜,准备以此破敌。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
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再说呼延灼,自从折损了彭玘、凌振后,每天都带着马军到水边挑战。山寨中则让水军头领牢牢守住各处滩头,在水底钉下暗桩。呼延灼虽然在山西、山北两路巡逻侦察,却始终无法靠近山寨。而梁山泊这边,让凌振制造了各种火炮,全部准备妥当,定下日期下山迎敌。学习钩镰枪的军士也都掌握了本领。宋江说道:“我有个浅见,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吴用说:“愿闻其详。” 宋江道:“明日出战,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以步战迎敌。孙吴兵法中提到,在山林沼泽之地,步战更为有利。我们让步军下山,分成十队引诱敌军。一旦敌军冲过来,就往芦苇荆棘林中跑。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那里,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搭配十个挠钩手。只要马军一到,用钩镰枪将马钩翻,挠钩手就用挠钩把人搭住捉了。在平川窄路也如此设伏。这个办法怎么样?” 吴学究说:“正应该这样隐藏兵力,捉拿敌将。” 徐宁也说:“钩镰枪和挠钩配合,正是这个打法。”
宋江当日便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带领一队,穆弘、穆春带领一队,杨雄、陶宗旺带领一队,朱仝、邓飞带领一队,解珍、解宝带领一队,邹渊、邹润带领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带领一队,薛永、马麟带领一队,燕顺、郑天寿带领一队,杨林、李云带领一队。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引诱敌军。又派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兄弟、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坐战船接应。再让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骑马领军,只在山边挑战。凌振、杜兴专门施放号炮。还让徐宁、汤隆统一指挥使用钩镰枪的军士。中军由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统领,负责指挥全局,调度号令。其余头领则各自坚守山寨。宋江安排妥当后,当夜三更,先将使钩镰枪的军士运送过河,在四面分头埋伏好。四更时,再将十队步军运送过去。凌振、杜兴将风火炮架运到高坡处,竖起炮架,安放好火炮。徐宁、汤隆各自拿着信号旗渡水。天刚破晓,宋江带领中军人马,在隔水处擂鼓呐喊,挥舞旗帜。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到探子来报,立即传令先锋韩滔先出去侦察,随后给连环甲马套上装备。呼延灼全身披挂,骑着踢雪乌骓马,手持双鞭,率领大军向梁山泊杀来。隔水望见宋江带着许多军马,呼延灼下令摆开马军阵势。先锋韩滔前来与呼延灼商议:“正南方向有一队步军,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呼延灼说:“别管他们是哪里的军队,只管让连环甲马冲过去。” 韩滔带领五百马军飞速冲了出去。又看到东南方向有一队军兵出现,正准备分兵侦察,只见西南方向又竖起一队旗号,众人呐喊助威。韩滔带领军队回来,对呼延灼说:“南边有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的旗号。” 呼延灼说:“这些家伙这么久不出来厮杀,肯定有阴谋。” 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肯定是凌振投靠了贼人,让他放的。” 众人往南望去,只见北边又涌出三队旗号。呼延灼说:“这肯定是贼人的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成两路,我去攻打北边的人马,你去攻打南边的人马。” 正要分兵的时候,只见西边又有四路人马出现,呼延灼心中慌乱。又听到正北方连珠炮响,一直延伸到土坡上;那母炮周围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叫做子母炮,炮响之处,狂风大作。呼延灼的军兵不战自乱,他急忙和韩滔各自带领马步军兵,向四下突围。这十队步军,东边赶就往东跑,西边赶就往西跑,呼延灼见状大怒,带兵向北冲来。宋江的军兵全都往芦苇丛中跑去,呼延灼驱使连环甲马,铺天盖地地追来。那些甲马一起奔跑,收不住脚,全都冲进了败苇折芦、枯草荒林之中。只听里面哨声响起,钩镰枪一齐伸出,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顿时咆哮起来。挠钩手军士一齐用挠钩搭住,在芦苇丛中只管捆绑敌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之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追赶韩滔。这时,背后风火炮迎面打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带领的连环甲马,乱糟糟地都冲进了荒草芦苇之中,全都被捉了。两位将领知道中了计策,纵马四处寻找马军,想要夺路逃走。可是,那几条路上像麻林一样插着梁山泊的旗号,他们不敢从那些路走,只好一直往西北方向逃去。没走五六里路,突然涌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两人手持朴刀,大声喝道:“败将休走!” 呼延灼愤怒不已,挥舞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双方刚斗了四五回合,穆春便转身逃走,呼延灼担心又中了计,不敢追赶,朝着正北大路逃去。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是双尾蝎解宝,各持钢叉,直扑过来。呼延灼挥舞双鞭,与二人交战。斗了不到五七回合,解珍、解宝转身就跑,呼延灼追出不到半里多路,两边突然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贴着地面卷了过来。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朝着东北方向的大路逃去,又撞上了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拦住去路。呼延灼见道路崎岖不平,四下又有荆棘阻挡,便拍马舞鞭,杀开一条血路冲了过去。王矮虎、一丈青追了一阵,没追上,便回山听令。呼延灼独自朝东北方向逃去,此次战斗他大败亏输,军队如雨点般零散。有诗为证: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3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