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推荐阅读:1994:菜农逆袭、皇修、桃花马上请长缨、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剑道余烬、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出阳神、同时穿越:打造末日文明互助协会、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姜维看到魏延踏灭了主灯,心中愤怒不已,拔出剑就要杀魏延。孔明赶忙制止道:“这是我的命数该绝,并非文长的过错。”姜维这才收起剑。孔明吐了好几口血,卧倒在床上,对魏延说:“这定是司马懿料到我有病在身,所以派人来刺探虚实。你赶紧出去迎敌。”魏延领命,出帐上马,带兵杀出寨去。夏侯霸看见魏延,慌忙领兵退走,魏延追赶了二十多里才返回。孔明让魏延回本寨把守。
姜维走进营帐,来到孔明的床前问候。孔明说:“我本想竭尽忠诚和力量,恢复中原,复兴汉室,无奈天意如此,我很快就要死了。我平生所学,已经写成书二十四篇,共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个字,里面包含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我看遍了众将,没有人能传授这些知识,只有你可以传承我的书,千万不要轻视忽略!”姜维哭着跪拜接受。
孔明又说:“我有‘连弩’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还没来得及运用。这种弩箭长八寸,一张弩可以发射十支箭,我都画成了图本。你可以依照图纸制作使用。”姜维也跪拜接受。孔明接着说:“蜀中的各个要道,都不必太过担忧,只有阴平这个地方,一定要格外小心。此地虽然地势险峻,但时间长了必定会失守。”
之后,孔明又把马岱叫进营帐,在他耳边低声交代,授予密计,叮嘱道:“我死后,你可以依照这个计策行事。”马岱领命出去。不一会儿,杨仪进来,孔明把他叫到床前,交给他一个锦囊,秘密嘱咐:“我死后,魏延必定会造反。等他造反的时候,你和他对阵,才能打开这个锦囊。到时候自然会有斩杀魏延的人。”孔明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便昏昏沉沉地倒下,到了晚上才苏醒过来,于是连夜上表奏明后主。
后主接到奏报,十分震惊,急忙命令尚书李福,星夜赶到军中探望孔明,同时询问他对后事的安排。李福领命,日夜兼程赶到五丈原,见到孔明,传达了后主的命令。问候完毕,孔明流着泪说:“我不幸中途去世,白白荒废了国家大事,有负于天下。我死后,你们应当竭尽忠诚辅佐君主。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能更改,我任用的人,也不可轻易废除。我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他自然能继承我的志向,为国家出力。我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马上就会有遗表上奏天子。”李福记住这些话,匆匆告辞。
孔明勉强支撑着病体,让左右扶他上小车,出寨巡视各个营寨。他感到秋风吹在脸上,刺骨的寒冷,于是长叹道:“再也不能上阵讨伐贼寇了!悠悠苍天,为何对我如此绝情!”叹息了许久。回到营帐后,病情越发沉重,他把杨仪叫来,吩咐说:“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都是忠义之士,久经沙场,劳苦功高,值得委以重任。我死后,所有事情都依照原来的法度进行。退兵的时候要缓缓而行,不能操之过急。你深谙谋略,我就不必多嘱咐了。姜伯约智勇双全,可以负责断后。”杨仪哭着跪拜领命。
孔明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在卧榻上手写遗表,呈给后主。遗表大致内容是:我听闻生死是常理,难以逃脱命运定数。死亡即将来临,我愿竭尽愚忠。臣诸葛亮生性愚笨,遭遇艰难时世,身负重任,掌握军政大权,兴师北伐,却未能成功。没想到如今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不能侍奉陛下到最后,心中遗憾无穷。希望陛下能清心寡欲,约束自己,爱护百姓;向先皇尽孝道,对天下广施仁恩;提拔被埋没的人才,任用贤良之士;摒弃奸邪小人,以淳厚社会风俗。
我在成都的家中,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子弟们的衣食,足够丰足。至于我在外任职,没有别的经营,随身的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给,不另外谋求生计来增加财富。我死的时候,不会让家里有多余的布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的信任。
孔明写完后,又叮嘱杨仪说:“我死后,不要发丧。可以做一个大龛,把我的尸体安放在龛中,在我口中放入七粒米,脚下点一盏明灯,让军中像平常一样安静,千万不要举哀,这样将星就不会坠落。我的阴魂也会起来镇守。司马懿看到将星不坠,一定会心生疑虑。我们的军队可以先让后寨出发,然后一营一营缓缓撤退。如果司马懿来追,你可以布好阵势,把军旗倒过来,擂响战鼓。等他来到,就把我之前雕刻的木像,安置在车上,推到军前,让大小将士分列左右。司马懿看到后一定会惊慌逃走。”杨仪一一答应。
当晚,孔明让人扶他出去,仰望北斗星,遥指着一颗星说:“这就是我的将星。”众人看去,只见那颗星颜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用剑指着它,口中念咒,念完咒语急忙回到营帐时,便昏迷不醒了。众将正慌乱的时候,尚书李福又到了,看到孔明昏死过去,说不出话,大哭道:“我耽误了国家大事啊!”不一会儿,孔明苏醒过来,睁开眼睛环顾四周,看见李福站在床前。孔明说:“我知道你又回来的用意。”李福谢罪说:“我奉天子之命,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大任,刚才因为匆忙,忘了询问,所以又回来了。”孔明说:“我死后,可以担当大事的,蒋公琰比较合适。”李福问:“蒋公琰之后,谁可以接替他?”孔明说:“费文伟可以接替。”李福又问:“费文伟之后,谁来接替呢?”孔明没有回答。众将走近一看,孔明已经去世了。当时是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孔明享年五十四岁。
姜维走进营帐,来到孔明的床前问候。孔明说:“我本想竭尽忠诚和力量,恢复中原,复兴汉室,无奈天意如此,我很快就要死了。我平生所学,已经写成书二十四篇,共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个字,里面包含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我看遍了众将,没有人能传授这些知识,只有你可以传承我的书,千万不要轻视忽略!”姜维哭着跪拜接受。
孔明又说:“我有‘连弩’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还没来得及运用。这种弩箭长八寸,一张弩可以发射十支箭,我都画成了图本。你可以依照图纸制作使用。”姜维也跪拜接受。孔明接着说:“蜀中的各个要道,都不必太过担忧,只有阴平这个地方,一定要格外小心。此地虽然地势险峻,但时间长了必定会失守。”
之后,孔明又把马岱叫进营帐,在他耳边低声交代,授予密计,叮嘱道:“我死后,你可以依照这个计策行事。”马岱领命出去。不一会儿,杨仪进来,孔明把他叫到床前,交给他一个锦囊,秘密嘱咐:“我死后,魏延必定会造反。等他造反的时候,你和他对阵,才能打开这个锦囊。到时候自然会有斩杀魏延的人。”孔明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便昏昏沉沉地倒下,到了晚上才苏醒过来,于是连夜上表奏明后主。
后主接到奏报,十分震惊,急忙命令尚书李福,星夜赶到军中探望孔明,同时询问他对后事的安排。李福领命,日夜兼程赶到五丈原,见到孔明,传达了后主的命令。问候完毕,孔明流着泪说:“我不幸中途去世,白白荒废了国家大事,有负于天下。我死后,你们应当竭尽忠诚辅佐君主。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能更改,我任用的人,也不可轻易废除。我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他自然能继承我的志向,为国家出力。我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马上就会有遗表上奏天子。”李福记住这些话,匆匆告辞。
孔明勉强支撑着病体,让左右扶他上小车,出寨巡视各个营寨。他感到秋风吹在脸上,刺骨的寒冷,于是长叹道:“再也不能上阵讨伐贼寇了!悠悠苍天,为何对我如此绝情!”叹息了许久。回到营帐后,病情越发沉重,他把杨仪叫来,吩咐说:“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都是忠义之士,久经沙场,劳苦功高,值得委以重任。我死后,所有事情都依照原来的法度进行。退兵的时候要缓缓而行,不能操之过急。你深谙谋略,我就不必多嘱咐了。姜伯约智勇双全,可以负责断后。”杨仪哭着跪拜领命。
孔明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在卧榻上手写遗表,呈给后主。遗表大致内容是:我听闻生死是常理,难以逃脱命运定数。死亡即将来临,我愿竭尽愚忠。臣诸葛亮生性愚笨,遭遇艰难时世,身负重任,掌握军政大权,兴师北伐,却未能成功。没想到如今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不能侍奉陛下到最后,心中遗憾无穷。希望陛下能清心寡欲,约束自己,爱护百姓;向先皇尽孝道,对天下广施仁恩;提拔被埋没的人才,任用贤良之士;摒弃奸邪小人,以淳厚社会风俗。
我在成都的家中,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子弟们的衣食,足够丰足。至于我在外任职,没有别的经营,随身的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给,不另外谋求生计来增加财富。我死的时候,不会让家里有多余的布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的信任。
孔明写完后,又叮嘱杨仪说:“我死后,不要发丧。可以做一个大龛,把我的尸体安放在龛中,在我口中放入七粒米,脚下点一盏明灯,让军中像平常一样安静,千万不要举哀,这样将星就不会坠落。我的阴魂也会起来镇守。司马懿看到将星不坠,一定会心生疑虑。我们的军队可以先让后寨出发,然后一营一营缓缓撤退。如果司马懿来追,你可以布好阵势,把军旗倒过来,擂响战鼓。等他来到,就把我之前雕刻的木像,安置在车上,推到军前,让大小将士分列左右。司马懿看到后一定会惊慌逃走。”杨仪一一答应。
当晚,孔明让人扶他出去,仰望北斗星,遥指着一颗星说:“这就是我的将星。”众人看去,只见那颗星颜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用剑指着它,口中念咒,念完咒语急忙回到营帐时,便昏迷不醒了。众将正慌乱的时候,尚书李福又到了,看到孔明昏死过去,说不出话,大哭道:“我耽误了国家大事啊!”不一会儿,孔明苏醒过来,睁开眼睛环顾四周,看见李福站在床前。孔明说:“我知道你又回来的用意。”李福谢罪说:“我奉天子之命,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大任,刚才因为匆忙,忘了询问,所以又回来了。”孔明说:“我死后,可以担当大事的,蒋公琰比较合适。”李福问:“蒋公琰之后,谁可以接替他?”孔明说:“费文伟可以接替。”李福又问:“费文伟之后,谁来接替呢?”孔明没有回答。众将走近一看,孔明已经去世了。当时是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孔明享年五十四岁。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2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