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推荐阅读:风月佳人爽爆,末世女古代逃荒赢麻了开局道祖境,座下弟子皆是大因果燕山奇谭录我只破案,抓人有警花老婆重生七零年代小媳妇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夜读全唐诗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1981:开局带女知青吃鸡

    章武元年秋八月,先主刘备率领大军抵达夔关,御驾驻扎在白帝城。前队的军马已经开出川口。近臣上奏说:“东吴的使者诸葛瑾到了。” 先主传下旨意,不让诸葛瑾进城。黄权上奏道:“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在蜀国担任丞相,他必定是有事而来。陛下为何拒绝他呢?应当召他进城,听听他要说什么。如果他的话可行,就采纳;如果不可行,就借着他的口,向孙权表明,让孙权知道我们兴兵问罪是有理有据的。” 先主听从了黄权的建议,召诸葛瑾入城。诸葛瑾进了城,拜倒在地。先主问道:“子瑜(诸葛瑾字子瑜)远道而来,有什么事?” 诸葛瑾说:“臣的弟弟诸葛亮长久以来侍奉陛下,所以臣不畏惧斧钺之刑,特地前来奏报荆州之事。之前,关公在荆州的时候,吴侯多次求亲,关公没有答应。后来关公攻打襄阳,曹操多次给吴侯写信,让他袭击荆州;吴侯原本不肯答应,只因吕蒙与关公关系不睦,所以擅自兴兵,结果酿成大祸,如今吴侯后悔莫及。这都是吕蒙的罪过,并非吴侯的过错。如今吕蒙已经去世,冤仇也该平息了。孙夫人一直思念着回到蜀国。现在吴侯派臣作为使者,愿意送回孙夫人,捆绑归还投降的将领,并且将荆州依旧归还,与蜀国永远结为盟好,共同消灭曹丕,以正其篡逆的罪行。” 先主愤怒地说:“你们东吴害死了我的弟弟,如今还敢用花言巧语来劝说我!” 诸葛瑾说:“臣请陛下允许,让臣从轻重大小之事来为陛下分析。陛下是汉朝皇叔,如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皇位,陛下不考虑剿灭逆贼,却因为异姓兄弟的亲情,而屈尊兴兵,这是舍弃大义而追逐小义。中原是天下的核心之地,长安和洛阳都是大汉开创基业的地方,陛下不谋取中原,却只争夺荆州,这是舍弃重要的而选取不重要的。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即位后,必定会复兴汉室,恢复山河。如今陛下对魏国不闻不问,反而想要讨伐吴国,臣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 先主大怒,说:“杀害我弟弟的仇,我与东吴不共戴天!想要我罢兵,除非我死!若不是看在丞相的面子上,我先斩了你的头!现在暂且放你回去,告诉孙权:洗净脖子等着受死吧!” 诸葛瑾见先主不听劝,只得回到江南。
    张昭见到孙权,说道:“诸葛子瑜知道蜀兵势大,所以借着求和的名义,想要背叛吴国,投奔蜀国。他这次去肯定不会回来了。” 孙权说:“我与子瑜有生死不变的盟誓,我不会辜负子瑜,子瑜也不会辜负我。从前子瑜在柴桑的时候,孔明来到吴国,我想让子瑜留下孔明。子瑜说:‘弟弟已经侍奉玄德,从道义上讲不能有二心;弟弟不留下,就如同我不会去投奔蜀国一样。’他的话足以感动神明。如今他怎么会投降蜀国呢?我与子瑜可谓是神交,不是外人的言论能离间的。” 正说着,忽然有人报告诸葛瑾回来了。孙权说:“我说得没错吧?” 张昭满脸羞愧地退下了。诸葛瑾见到孙权,说了先主不肯通和的意思。孙权大惊,说:“如果这样,那江南就危险了!” 台阶下有一人进言说:“我有一计,可以解除这个危机。” 众人一看,是中大夫赵咨。孙权问:“德度(赵咨字德度)有什么好计策?” 赵咨说:“主公可以写一份表章,我愿意作为使者,去拜见魏帝曹丕,陈说利害关系,让他袭击汉中,那么蜀兵就会自顾不暇。” 孙权说:“这个计策很好。但是你这次去,不要丢了东吴的颜面。” 赵咨说:“如果有一点差错,我就投江而死,哪还有脸面再见江南的人呢!”
    孙权十分高兴,立刻写了称臣的表章,让赵咨作为使者。赵咨连夜赶到许都,先拜见了太尉贾诩等大小官僚。第二天早朝,贾诩出班奏报:“东吴派中大夫赵咨前来上表。” 曹丕笑着说:“这是想退蜀兵的缘故。” 随即下令召见赵咨。赵咨在丹墀下拜伏行礼。曹丕看完表章,便问赵咨:“吴侯是怎样的君主?” 赵咨说:“他是聪明、仁德、智慧、有雄略的君主。” 曹丕笑着说:“你是不是夸奖得太过分了?” 赵咨说:“臣并非过度夸赞。吴侯从平凡人中提拔鲁肃,这是他的聪慧;从行伍中选拔吕蒙,这是他的英明;俘获于禁却不杀害,这是他的仁德;兵不血刃夺取荆州,这是他的智慧;占据三江,虎视天下,这是他的雄才;向陛下屈身称臣,这是他的谋略。从这些方面来看,难道不是聪明、仁德、智慧、有雄略的君主吗?” 曹丕又问:“吴主很有学问吗?” 赵咨说:“吴主拥有战船万艘,披甲士兵百万,任用贤能,志在治理天下。稍有闲暇的时候,他就博览书传,遍观史籍,汲取其中的要义,而不像书生那样只知道寻章摘句。” 曹丕问:“我想讨伐吴国,可以吗?” 赵咨说:“大国有征伐的军队,小国有防御的策略。” 曹丕问:“吴国害怕魏国吗?” 赵咨说:“拥有百万甲兵,以长江、汉水为护城河,有什么可害怕的?” 曹丕问:“东吴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赵咨说:“聪明杰出的有八九十人,像臣这样的人,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曹丕感叹道:“出使四方,不辱君命,你当之无愧。” 于是,曹丕立刻降诏,命令太常卿邢贞带着册封文书,封孙权为吴王,加赐九锡。赵咨谢恩后出城。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2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