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推荐阅读:豪门第一宠:大叔,求放过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重生在穿越者故乡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夏若雪孙怡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综系统]九尾狐的幸福苏榆北高梓淇执宰大明风流艳医张扬张小曼

    徐庶一路马不停蹄赶往许昌。曹操得知徐庶已到,便命令荀彧、程昱等一众谋士前去迎接。徐庶进入相府拜见曹操,曹操说:“您是高明的贤士,为何委屈自己去侍奉刘备呢?”徐庶回答道:“我自幼逃难,流落江湖,偶然到了新野,便与玄德交情深厚。老母亲在这里,承蒙您关照,我不胜感激,心中有愧。”曹操说:“您如今来到这里,正好可以早晚侍奉母亲,我也能聆听您的教诲了。”徐庶拜谢后离开,急忙去见母亲,在堂下哭着跪拜。母亲大惊,问道:“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徐庶说:“近来我在新野侍奉刘豫州,因为收到母亲的书信,所以连夜赶来。”徐母勃然大怒,拍着桌子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在江湖漂泊数年,我还以为你学业有长进,怎么反倒不如当初了!你既然读书,就应该知道忠孝难以两全。难道你不了解曹操是欺君罔上的奸贼吗?刘玄德仁义之名传遍四海,何况他还是汉室宗亲,你既然侍奉他,算是遇到明主了。如今仅凭一封伪造的书信,也不详加考察,就弃明投暗,自己招来恶名,真是愚蠢至极!我还有什么脸面与你相见!你玷污祖宗,白白活在这天地之间!”骂得徐庶伏在地上,不敢抬头。母亲转身走进屏风后面。过了一会儿,家人出来报告说:“老夫人在房梁上吊自尽了。”徐庶慌忙进去营救,可母亲已经断气。后人有《徐母赞》称赞道: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徐庶见母亲已死,哭得昏死过去,很久才苏醒过来。曹操派人带着礼物前去慰问,自己也亲自前往祭奠。徐庶把母亲的灵柩安葬在许昌南面的原野,守丧守墓。凡是曹操赏赐的东西,徐庶一概不接受。
    此时曹操想要商议南征的事,荀彧劝谏说:“天气寒冷不适合用兵,暂且等到春天暖和,才可以长驱直入。”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引来漳河的水建成一个池子,名叫玄武池,在里面训练水军,准备南征。
    刘备正在准备礼物,打算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忽然有人来报告:“门外有一位先生,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大的衣带,神态超凡脱俗,特地前来探访。”刘备说:“这莫非就是孔明?”于是整理好衣服出去迎接,一看原来是司马徽。刘备非常高兴,请他到后堂高坐,行礼拜问道:“我自从与您分别后,因为军务繁忙,没能前去拜访。如今您光临,让我心中的仰慕之情得到极大的慰藉。”司马徽说:“听说徐元直在这里,特地来见一面。”刘备说:“最近因为曹操囚禁了他的母亲,徐母派人送来书信,把他召回许昌了。”司马徽说:“这是曹操的计谋!我向来听说徐母最为贤德,即使被曹操囚禁,也一定不会写信召回儿子。这封信肯定是假的。元直要是不去,他母亲还能活着;如今他要是去了,母亲必死!”刘备惊讶地询问原因,司马徽说:“徐母深明大义,一定会羞于见到儿子。”刘备说:“元直临走时,推荐了南阳的诸葛亮,这个人怎么样?”司马徽笑着说:“元直要走就走呗,干嘛又把他给牵扯出来,让他操心劳神呢?”刘备说:“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司马徽说:“孔明与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以及徐元直四人是亲密好友。这四人追求学问专精纯粹,只有孔明能够总览全局、把握要领。孔明常常抱着膝盖长声吟唱,指着这四人说:‘你们将来做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众人问孔明的志向是什么,孔明只是笑而不答。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他的才能不可估量。”刘备说:“为什么颍川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呢?”司马徽说:“从前有个叫殷馗的人善于观察天文,曾经说过‘群星聚集在颍川的分野,这个地方必定有很多贤士’。”这时关羽在旁边说:“我听说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功绩显赫,孔明把自己比作这两个人,是不是太自负了?”司马徽笑着说:“依我看,不该把他和这两人相比,我要用另外两个人来比他。”关羽问:“哪两个人?”司马徽说:“可以比作使周朝兴盛八百年的姜子牙、使汉朝昌盛四百年的张子房。”众人都十分惊愕。司马徽走下台阶告辞要走,刘备留不住他。司马徽出门后仰天大笑说:“卧龙虽然遇到了明主,却没赶上好时机,可惜啊!”说完,飘然而去。刘备感叹道:“真是隐居的贤士啊!”
    第二天,刘备同关羽、张飞以及随从等人前往隆中。远远望见山边有几个人,扛着锄头在田间耕作,还唱着歌: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913/18351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