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逛街真累啊!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见到廖永明忽然又变得像以前那样热情,徐锦心一下子就又开心了起来,连天空她都觉得更晴朗了。
    自从去年8月底回京市去上大学后,徐锦心已经快一年没有见到廖永明了。
    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尽管两人见不到面,可对徐锦心来说,廖永明却从未离她很远。
    因为在这一年里,她几乎天天都要跟别人交流、探讨有关市场营销的话题。
    只要一提起这个话题,徐锦心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廖永明。
    所以对徐锦心来说,廖永明这个人虽然不能天天见,却会被她每天至少想起一次。
    正因如此,徐锦心才会更期待与廖永明的再次见面。
    她是真的好想好想跟廖永明聊聊,她在京大经济学系学到了什么,她又在广交会上运用到了哪些营销方法。
    唯一让徐锦心感觉有点儿意难平的,就是她几乎每个月都会给廖永明写一到两封信,可都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却连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
    徐锦心还真有点儿担心,是不是廖永明不认她这个朋友了。
    好在徐锦心还是挺懂事儿的,就算廖永明从来没给她回过信,她也不曾埋怨,更没有一见面就质问、指责。
    而且此时见到廖永明这么热情的招待她,徐锦心立马扬起灿烂的笑,眼睛都弯成了漂亮的月牙。
    “这个烤鱿鱼是我这儿的特色,你尝尝。
    怎么样?
    好吃吧?”
    “嗯嗯嗯,好吃,特别好吃。”
    “这叫蒜蓉粉丝烤牡蛎,你尝尝爱不爱吃。
    还有这个……”
    廖永明先把徐锦心带到了小吃一条街,争取让她能将各种小吃都尝个遍。
    结果自打进入了小吃一条街的范围内,徐锦心的小嘴就没闲着过,嘴巴一直被塞的满满的。
    然后时不时的从嘴里冒出不太清晰的两个字“好吃”。
    都不用逛完整整一条街,才吃了十几样而已,徐锦心就已经快要撑的走不动道了。
    好吃,实在是太好吃了!
    这里竟然有那么多种小吃,是徐锦心从未吃过的。
    不仅如此,徐锦心的眼睛也有点看不过来了。
    因为这小吃一条街实在是太热闹了,有那么那么多的年轻人还有带着孩子的中年人,在一家一家的排队买小吃。
    这小吃一条街的生意,实在是太红火了。
    徐锦心觉得,这样的地方不仅充满了烟火气,更是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群众原本平凡的日子,也能演绎出热烈与精彩。
    这样的地方,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真吃饱了?
    不是吧,你胃口这么小。
    那……你是想歇会儿,还是去逛逛自由市场的摊位?”
    “廖永明同志,你今天忙吗?
    会不会耽误你的事儿啊?
    如果你还有空的话,可以陪我去逛逛自由市场吗?
    还有海边,我听我堂哥说你把海边也建的特别特别美。”
    既然人家徐锦心都提出希望了,廖永明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儿,那肯定得陪着啊。
    结果他这一陪,差不多就陪了一整天。
    好在自由市场这儿还有大姐夫赵海平盯着,不然廖永明平时可没有这么多闲工夫。
    而且廖永明也发现了,好像不管是哪个年代的女人,都是那么能逛啊!
    难怪他上辈子不止一次听过,女人的钱最好赚呢。
    看看他的整个自由市场,大多摆摊儿的都是男人。
    而大多逛街的,却都是女人。
    偶尔见到几个来逛自由市场的男人,要不就是有目的性的来买某几样东西的。
    要不就是陪着女人过来逛的。
    可再一看女人们,那真是能一家接着一家,不管摊主卖的是啥她们都能不停的逛。
    或许买不买东西不重要,逛街本身就是她们最大的乐趣。
    徐锦心也是一样,这偌大的自由市场她真的是很认真的在逛,似乎看到什么都那么有兴趣。
    廖永明就陪着站在她的侧后身,时常趁着徐锦心不注意,廖永明就偷偷捶捶腿。
    以往廖永明每天都要在自由市场巡视至少两圈,可他不知为何却从未感觉像今天这么累的。
    他到今天才发现,不管是徐锦心还是周围在逛的其他女人,怎么都会把摊位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得拿起来看一看?
    这种逛的方式,真就那么有意思吗?
    不过廖永明还真有点误会徐锦心了,虽然她也跟其他女人一样,对整个自由市场卖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
    但她还真不止是单纯的在逛,而是一边逛一边在观察和思考。
    徐锦心是越逛就越佩服廖永明。
    在她看来,不仅开自由市场的这个点子很好。
    而且廖永明也把自由市场经营的很好。
    她感觉这里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广交会,不仅展出的商品很全面,而且不论是整体布局还是规划都是那么的合理。
    而且徐锦心很难得有机会,可以一次性的如此近距离的观察,这么多小商贩售卖的过程。
    这真的很有意思,这远比课本上的文字以及老师在课堂上枯燥的讲述真实多了。
    徐锦心逛着逛着,竟然还从随身背着的双肩背包里掏出本子和笔,开始记录些什么。
    “你写什么呢?
    要不我带你回办公室去写,那儿有桌子。”
    “不用,我就是发现了点儿奇怪的地方,所以想赶紧记下来怕忘了。”
    “奇怪的地方?
    你发现什么了?”
    廖永明环视了一下附近的摊位,没发现有啥奇怪的呀,不是跟往常一样嘛。
    “廖永明同志,你看那两个摊位。
    那个男同志和那个女同志,他们俩的摊位离的很近,而且卖的是完全一样的布鞋。
    可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在那个女同志的摊位上买的。
    我认为,一个原因是那位女同志是边现场做鞋边摆摊卖,让顾客看着放心。
    另一方面,是这位女同志卖的鞋比旁边那个男同志卖的便宜一两毛钱。
    正所谓薄利多销,自然会吸引更多人购买。”
    徐锦心分析的头头是道,可廖永明看过去却直接笑了。
    看来做生意还真得看天赋。
    有些人就是天生适合做生意,即使没学过什么高深的理论,无论什么时候有些人就是能发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92/18260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