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廖父想教训儿子了!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就是这个意思!
    徐锦心同志,你说的太对了!
    你们好好想想,咱们国家有多少好产品,就因为这些工厂宣传做的不到位,导致大家伙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
    即使知道,也根本不清楚这些东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具体的好处。
    就因如此,很多厂子的销量根本上不去。
    结果不但百姓无法受益,厂子也无法扩大销量和生产,也就更无法为职工提供更多福利。
    这不妥妥的恶性循环吗?!
    但如果所有厂子都懂得写软文呢?
    咱不说写别的,嗯……这样,我就拿灯泡厂举个例吧。
    假如灯泡厂写一篇软文,就实实在在的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讲某人在什么情况下,因为用了灯泡,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以至于获得了什么样的好处。
    你们觉得,这样的文章是不是对百姓来说,更有实际意义?
    那有没有可能会提高销量?
    现在你们再重新想一想,这软文真的只是骗人吗?它有没有起到好作用?”
    还真别说,如果灯泡厂的广告写成这种故事形式,李大和徐锦心都认为,绝对会比以前那种,在报纸上只写产品名称、以及厂家地址的广告有用。
    “怎么样?徐锦心同志?
    这种营销手段是不是很有用?
    如果你将软文彻底掌握了,是不是你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的生意,都能因此受益?”
    徐锦心连连点头,经过廖永明这么一解释,她现在对软文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那还耽搁啥,现在就开始写呗。
    廖永明直接拿了张报纸,随便指了个产品,就让徐锦心开始为这款产品写软文。
    反正这种练习是不用发表的,徐锦心也不用担心,自己随手编出来的故事是在骗人。
    “呼~~~~”
    看着奋笔疾书的徐锦心,廖永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今晚这一关,他可算是混过去了!
    有徐锦心这个大美女在前台陪着,廖永明和李大今晚这夜守的,也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徐锦心连夜写了三篇软文,也算是差不多掌握了这种行文风格,心底那股想要探究市场营销的热情,也终于平复了不少。
    直到凌晨四点,徐锦心这才熬不住了,终于回去睡觉。
    整个晚上,旅店也只登记了一个要入住的旅客,但烤馒头片却又卖了五斤半。
    看来旅店晚上是真不能关门呀,但这人手……
    现在店里这14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本来各个岗位安排的好好的,就因为增加了缝制双肩背包,和烤馒头片,现在店里还能基本运转就不错了。
    对后罩楼的加盖,早就不得不停下了。
    看来,必须得再雇点人!
    凌晨五点,何建军几个过来换班,廖永明和李大赶紧回去补了会儿觉。
    可店里白天忙成那样,廖永明怎么可能睡的踏实。
    不到八点,廖永明和李大就起了,发现徐锦心早就独自骑着自行车回去工作了。
    “既然起了,那就赶紧吃早点,吃完你再多准备点调料。
    这一大早的,你这烤馒头片根本就不够卖的!”
    廖父昨天将壁画彻底画完,本打算今天一早就回村的,毕竟家里的地还需要照顾呢,眼看就要秋收了,可不能影响收成。
    可看小儿子这里,众人都忙的脚不沾地了,他也是愁啊!
    “知道了,爸。
    对了爸,今儿您不是要回村嘛。
    您干脆等会儿,咱爷俩中午一块回去。”
    廖永明喝着小米粥,就着馒头加酱豆腐,三两下就对付完了早饭,然后就开始配烤馒头片的各种调料。
    “我自个回家就行,不用你送。”
    “不是光为了送您。
    我回家得把‘炸鸡’接来,有它在前台守着,好歹也能腾出个人力来。
    我还得见一见二哥,得让他再给我找几个战友来,不然我这儿实在是忙不开了。”
    廖父看着满院子忙的脚打后脑勺的员工,确实觉得小儿子这店,的确还应该再雇点人。
    可再雇多少才够啊?!
    明明开的是个旅店,可住进来的人屈指可数。
    一天到晚光看那四个女的缝包了,剩下的男的除了两个看店的,其他人全都在灶上忙活,不是蒸馒头就是烤馒头。
    这生意干的,简直了!
    廖父觉得,小儿子这旅店开的简直就是个摆设,要是再雇十几二十个人,这旅店就快成员工宿舍了。
    “用不了那么多人,额……我想想啊……我觉得让二哥再给我,找四对夫妻过来就差不多了。
    正好我昨天在市里订了三台缝纫机,大后天就能送来。
    以后有了缝纫机,几个嫂子轮流做背包也能省点事儿了。
    店里其他的活……”
    “多少?
    你刚刚说买了多少缝纫机?”
    廖永明的话还没说完,廖父登时就急了。
    哪有小儿子这样的,手里刚有点钱,真就不知道要怎么霍霍了。
    给店里买缝纫机这么大的事儿,而且是一下子买三台,他怎么就不知道跟别人商量一下?!
    就算是为了做生意,钱也经不起这么花呀!
    这双肩背包是卖的不错,可这才刚卖了几天,怎么就能断定未来也能卖得好?!
    更何况廖父也看了,制作双肩背包并不困难。
    也就是这个创意还不错,能让小儿子占几天先机,先赚上一点钱。
    可廖父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双肩背包就会被人买回去拆了,用不了一会儿就能研究明白。
    以后再做双肩背包,竞争可就大了,廖父觉得很有可能还没有卖烤馒头片挣钱呢。
    可小儿子怎么能这么冲动,一下子就买三台缝纫机,这得卖出多少个双肩背包,才能把缝纫机的本钱给赚回来?!
    “你呀你!”
    廖父这回是真生气了。
    他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就算小儿子有钱了没学坏,那也拦不住他有点钱就飘啊。
    照小儿子这么没有规划的花钱,小儿子手里那2万多近3万块钱,估计也花不了几天!
    廖父举起烟袋杆,想给小儿子后背狠狠抽几下。
    可他这烟袋杆儿刚举起,旅店门外突然走进来一个穿着考究的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92/18255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