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忽悠!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这竟然也属于广告?
    这不就是生活中,人们正常的分享吗?
    不过还真别说,就是类似这样的分享方式,就曾让徐锦心掏过不少钱,买过不少次她根本就不怎么需要的东西。
    都是因为身边的人说某样东西好,她就下意识的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从而自然而然的就想去购买。
    难道这些人不是单纯的在分享,而是在为某些东西打广告?
    “这只是软广告的一种形式。
    也是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
    更是平时生活中,有效沟通的一种形式。
    就像是这次沟通拆迁,你直接讲道理说好处别人不愿意听。
    但你换一种说法,能与对方的利益切实相关,或者给他举一个别人的真实案例,可以对他起到指导性的参考作用,你觉得效果会不会就不一样。”
    这下子不仅是徐锦心,就连在一旁奋笔疾书的林兴海,也突然停下笔频频点头。
    “所以啊,我要打造廖鲜鸡这个品牌,就需要借用到软广告这种营销手段。
    如果我能通过省报,让廖鲜鸡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那等我万一有一天,可以把店铺开到市里,甚至是省城。
    那我完全就可以,不必再次从头开始打造品牌、维系顾客。
    因为通过之前的广告,我已经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顾客基础。”
    廖永明这话,让徐锦心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是她从未想过的问题,但她觉得廖永明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只是她没有想到,廖永明口中的软广告不仅对做生意有用,甚至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沟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营销思维?
    市场营销?
    这个词,忽然勾起了徐锦心很大的兴趣。
    “那你打算在省报上写些什么,才能起到软广告的效果,帮你打造廖鲜鸡这个品牌?
    你总不能在上面自卖自夸吧?或者编个别人的故事来欺骗读者?”
    “那不能够!
    我已经想好了,我打算以廖鲜鸡这个品牌的名义,分享几个菜谱、还可以分享一下菜肴如何合理搭配,才能更加营养美味。
    甚至还可以分享一下,哪些食物相生相克。
    还有,不同的食材都有哪些营养,如何用正确的科学的吃法,才能对人起到有益身体的作用。
    就比如说,我们平时吃胡萝卜的方式,就只能获得胡萝卜里面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但如果我们用油煸一下胡萝卜,就能吸收到胡萝卜里面脂溶性的维生素a,从而有助于保护眼睛。
    你说我这样的广告,会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读?
    读者又会不会因为学到了这些知识,从而对廖鲜鸡这个品牌产生了信任?”
    天啊!
    徐锦心再一次星星眼的望向廖永明。
    她这个朋友实在是太优秀了!
    廖永明怎么什么都知道?
    徐锦心简直都要开始崇拜廖永明了!
    廖永明:我哪里有那么优秀,不过就是上辈子为了照顾大孙子的饮食,所以从短视频上多学了点而已。
    “所以,你所说的这种软广告的营销方式,不仅对打造品牌促进销量有帮助。
    甚至可以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上面突然要推行某些政/策,如果以文件的形式直接进行宣传,往往无法起到最佳效果。
    但如果运用上营销思维,或许这就不一样了......”
    徐锦心不自觉的,已经开始自己为自己打开了思路。
    她忽然觉得,这个所谓的市场营销非常有意思。
    或许,她学会这种市场营销的思维方式,会比她学会如何写新闻报道,更能把她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深入到人心。
    徐锦心就着市场营销的问题,又与廖永明讨论了好多。
    期间,林兴海已经彻底整理完了笔记,便急匆匆地告了别。
    他急着去跟领导汇报,更急着将记录下来的这些方法付诸于实践。
    铺子里只剩下廖永明和徐锦心还在聊,王晓玲是半点都插不进去话,只能在一旁搔首弄姿的干看着。
    其实廖永明早就不想再聊了,他恨不得徐锦心和王晓玲能跟着林兴海一起离开。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先去附近的街道看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位置可以开铺子。
    “按照你这个思路,或许在整个拆迁的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告诉大家,他们能获得怎样的拆迁补偿。
    也不仅仅要告诉他们,建设路周围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更要让大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拆迁不仅有关他们的个人得失。
    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能不能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关系到能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再比如当拆迁重建工程完工后,这里的建设路与隔壁镇的解放路,还有市里的人民路联动起来,可以如何提升整个A市的经济,以及百姓的生活品质。
    你说如果这样沟通的话,能否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加愿意主动配合拆迁?”
    额......
    这个廖永明哪里知道?
    此刻,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儿,早已飞向了他未知的铺子。
    再者说了,廖永明哪是真懂什么营销啊,他不过就是将上辈子在短视频里看到的只言片语,重新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遍。
    他也就能在这个年代,勉强忽悠忽悠人而已。
    如果真跟他较真儿的话,他早晚得露馅儿。
    “呵呵,那个,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我觉得吧,有很多事儿还真不能只凭猜想,总得要亲身实践一下,才能得到最贴合实际的结论。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廖永明这么一说,徐锦心还真不追着他继续问问题了,甚至更是主动提出告辞。
    毕竟徐锦心也还有很多有关拆迁的稿子要写,而且她还要回去拿照相机,打算下午来帮廖永明拍铺子的照片。
    王晓玲倒是想找借口赖着不走,可廖永明已经在铺子里彻底待不下去了。
    他现在就要去租一辆三轮车,今天他非得要把镇上所有的街道和铺子都看过一遍不可!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92/18254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