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复山河 > 第二百九十四章、荒唐闹剧

第二百九十四章、荒唐闹剧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南京城。
    古朴的宫殿深处,一股庄严而肃穆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石桥上,苔藓斑驳,仿佛诉着历史的沧桑。
    弄堂间,一缕斜阳透过曲折长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此刻,在这充满古色古香的宫廷里,一场关乎天下局势的密谋正在上演。
    “昔商王继统,书写历史;始皇一统,奠定乾坤。
    今王爷德才兼备,威震天下,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恳请王爷顺应天意,承大统,登九五,以安万民!”
    劝进开场,群臣立即响应。
    别的时候可以反对,现在这种场合,那是万万不能于人后。
    无数官员,甚至还在懊恼自己反应迟钝,错过了拥立首功。
    作为主人公的傅皓轩,此刻心情很是复杂。
    一路走到现在,经历了无数风雨,才有了今天的基业。
    占据南京,虎啸天下,看似天命所归,可他手中的地盘不够一省之地。
    白莲圣国名存实亡,全靠昔日的情分,维系着招牌。
    加冕称帝,固然能够振奋人心,同样也会和另外两王决裂。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现在的白莲圣国三王,都有各自的地盘,根本不会臣服于人。
    最关键的是一旦迈出这一步,他就是天下头号反贼,将迎来大虞朝的全力打压。
    不过眼下的局面,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从占据南京开始,他就陷入了乱世争雄的漩涡中。
    “诸位爱卿,不要害孤!”
    “圣皇虽然故去,但圣皇依旧留有血脉,理应继承大统。
    传本王的命令,全力寻找圣皇之子……”
    傅皓轩当即拒绝道。
    三辞三让,这是老传统了。
    今天才第一次劝进,肯定不能直接答应。
    寻找圣皇之子,拥立为帝,那就是一个托词。
    真要是那么忠心,当初就该派兵接应。
    若是有援兵,白莲圣皇也不会借道贵州。
    第一次劝进失败,群臣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结。
    劝进这种事情需要耐心,傅皓轩没有惩戒任何人,就足以明他的心意。
    “王爷,南京已定,接下来到了战略路线选择的时候。
    方今天下大乱,外有北虏猖獗,内有各路义军崛起。
    势力最强的依旧是大虞朝,占据着天下最多的地盘,将是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对手。
    眼下我们占据着大半个南直隶,外加湖广和浙江的两个府,想要夺取天下,这还远远不够。
    江西和浙江大部分地区,都是西王的地盘,图之不合道义。
    西边的湖广,久经战火,已然疲敝,不复天下粮仓。
    为今之计,我们唯有渡江横扫两淮,北伐中原,方能鼎定天下!”
    左丞相钭瑞宇率先抛出了进军战略。
    倘若白莲圣国没有分裂,那么夺取南京的他们,将是逐鹿天下的最有利竞争者。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三王各自为政,分散了白莲圣国的实力。
    光他们这一支义军占据南京,其实也就外表光鲜,内里还是危险重重。
    倘若不能尽快打出去,等大虞反应过来,他们就要以一隅之地对抗天下。
    “其他爱卿,可有不同见解?”
    傅皓轩关心的问道。
    “陛下,左丞相言之有理,北伐是我们的最佳出路。
    不过在北伐之前,我们必须先稳定后方。
    臣建议派出使臣游东王和西王,建立三王同盟,共同推进反虞大业。
    在推翻大虞的统治之前,其他矛盾争议,都可以暂时搁置。”
    长史杨敬仁当即回答道。
    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战略选择空间有限。
    没法拿出更好的战略,那就只能在现有战略上,加以优化完善。
    不管怎么,作为南王的近臣,他都要积极表现一下。
    ……
    济南城外,鬼方大营。
    “守军迟迟没有动静,怕是有什么阴谋。”
    乌力盖神色凝重的道。
    草原上的弱肉强食继承制,决定了每一家大势力的掌权者,都不是傻子。
    打不赢鞑靼,那是发展路线的问题。
    纯粹的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不适合发展生产力,进入热武器时代必定入下风。
    论起弓马骑射,他们丝毫不比鞑靼弱。
    双方的差距,主要在火器运用,以及军队的训练上。
    鞑靼是渔猎民族,举兵反虞之后,吸收了大量的边军加入。
    在军队训练上,吸收了大虞边军的经验,军中拥有大量的火器。
    靠着劫掠来的工匠,加上走私贸易,具备了维系一支火器部队的条件。
    这些是鬼方不具备的。
    迁徙式放牧的生活模式,决定了他们不具备发展军工业的能力。
    “乌力盖,你的胆子太了。
    敌人都没有出城,就算是有阴谋,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鞑靼人忌惮城中守军,那是因为敌人的战斗力强。
    可我们的族人是天生骑兵,打不过敌人,还能跑不过他们吗!
    敌军没有出城寻求决战,想来也是意识到这一点。
    知道追不上我们,索性就留在城中,等待我们自行撤离。
    就算虞朝军队想要出战,城中的文官,也会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这一路上,我见得多了。
    虞朝官员都是一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蠢货!
    有功夫操心这些,不如安排人出去多抢几家土财主,也好回去过几天舒心日子。”
    巴沙尔不屑的道。
    南下劫掠太过顺利,虞朝官员的各种奇葩操作,震碎了他们的三观。
    如果不是有这些官员瞎折腾,他们想要打进长城都不容易,更别一路抢到山东。
    “巴沙尔,话不能这么。
    乌力盖的担心,不无道理。
    能够令呼格吉勒那匹夫忌惮,城中的守军绝对非比寻常。
    乌古斯那老奸巨猾的家伙,第一时间去抢牵制辽东镇的任务,也能够明问题。
    鞑靼军队有多强,我们是见识过的。
    在草原上,一直都流传着鞑靼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打破。
    甭管敌人是否存在阴谋,提高警惕准没错。
    当然,劫掠还是要继续的。
    隔的青州府、莱州府,联军都没有光顾过,可不能这么放弃。”
    一旁的乌日木族长笑着道。
    自古利益动人心。
    好不容易才南下劫掠一次,不多抢点儿战利品回去,都对不起自己。
    前面的战利品固然丰厚,但那些东西还要二次分配。
    最后到他们手中还有多少,一时半会儿谁也不清。
    作为最后撤离的部队,现在可没有鞑靼人在旁边盯着。
    额外劫掠的战利品,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知道。
    “你这相当于没!
    敌军不出城,我们再怎么准备都没用。
    呼格吉勒留下来的仆从军,早就士气全无。
    指望他们攻城,纯粹是在给敌人送战绩。
    初步统计这些日子,为了攻克济南,最少有四万仆从军战死。
    依我看进攻济南是假,呼格吉勒借刀杀人,趁机消除不稳定因素才是目的。
    可惜了那帮虞朝人,居然幻想着投奔鞑靼,就会有好日子过。
    不想想人家一共才多少丁口,一下子增加了十几万降兵,如果不及时处理掉,搞不好就要被反客为主了。”
    巴沙尔的嘲讽,引起了众人哄堂大笑。
    叛徒,在任何地方都不受待见。
    前些年,他们败在鞑靼一族手中,虞朝降兵也发挥了不的作用。
    以至于鬼方人,对这些人没有丝毫好感。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给鞑靼当弟,双方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
    虞朝降兵表现的越优秀,对他们的地位冲击就越大。
    ……
    京师。
    “舞阳侯上报了作战计划,准备留下北虏的断后部队,诸位爱卿可有想法?”
    永宁帝期待的问道。
    这次北虏入寇,大虞把里子面子都丢了一个干净。
    前面的济南大捷,是唯一能够拿出手的遮羞布,但这块布的面积太。
    想要挽回一些颜面,后续还要取得更大的战绩才行。
    偏偏朝中百官内斗不休,至今都没有能够拿出一套可行的反击方案来。
    询问前线将领,一个个开口就是哭穷。
    偏偏朝廷财政亏空的厉害,户部拿不出钱粮,他这皇帝也变不出钱粮来。
    一直等到现在,终于有勤王大军主动提出反击作战计划。
    尽管这仅仅是一份构想,那也是好的开始。
    “陛下,舞阳侯所部至今被围困在济南城中,如果想要发起反击,那就让他们先打破围困吧!
    调动各路勤王大军,共同围歼敌人的断后部队,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光协调各部关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最关键的是户部没钱,给不出开拔费,下面的部队未必会执行军令。”
    兵部尚书万宇轩率先反对道。
    虞朝军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进行整合。
    如果不赶紧打消皇帝的念头,到了计划实施之时出纰漏,他这个兵部尚书就要背黑锅了。
    “户部,难道一笔应急的款子,都拿不出来么?”
    永宁帝不甘心的问道。
    当藩王的时候,他以为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就能缔造盛世。
    登基之后,永宁帝才发现大虞朝面临的所有问题,全都是没钱给闹的。
    先帝朝时朝廷财政收入高,遇上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及时解决,
    声势浩大的两淮世家叛乱,弹指间灰飞烟灭。
    到了他掌权之后,朝廷财政收入锐减,无力及时扑灭叛乱。
    以至于白莲教叛乱,从广西一隅之地,逐步蔓延到了南方多省之地。
    叛军的势力范围越大,朝廷的财政收入就越少,能够投入平叛的军费也越少。
    为了应对糟糕的局势,他不得不给地方官府放权。
    放权之后,地方衙门截留了财政收入用于平叛,导致中央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
    发展到了现在,大虞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陛下,应急的款子,早就用光了。
    自北虏入寇以来,官员们的俸禄,一共才发了一个月。
    不光下面的官兵苦,朝中的官员一样不好过。
    一些寒门子弟,都要靠典当家中财物,才能够度日。
    ……”
    户部尚书庞承杰当即叫苦道。
    持续的战争,耗光了大虞朝的积累。
    锐减的财政收入,让户部这个天下皆知的肥衙门,也被动过起了苦日子。
    没钱就是没钱,换谁在位置上,也没法变出钱来。
    意识到展示清廉的时候到了,都不用沟通,官员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哭穷表演。
    一时间满朝文武,全部都是清官,让想要募捐的永宁帝,直接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要不然向商人借贷一笔款子,先把这个月的俸禄发了,不能让诸位爱卿饿着。”
    永宁帝的提议,惊呆了群臣。
    大家只是演演戏,皇帝居然当了真。
    大虞朝官员俸禄虽然低,但架不住福利好。
    按照优免政策,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
    哪怕京中八品官,也有免田两千七百亩。
    理论上只是免除徭役,可在具体执行中,谁敢收他们的税啊!
    清官也逃脱不了人情世故,免田肯定是要用完的,有的是亲朋乡邻挂靠。
    拿走土地的三成收益,都要被大家称赞仁义。
    倒不是大虞税赋重,主要是地方上喜欢层层加码。
    徭役更是要人命的活,不想被折腾,那就要花钱打点。
    地方上每年征收的税款,要服的徭役,全部都不能少。
    综合来看,还是挂靠最划算。
    免税田加上衙门的冰炭孝敬收入,远超俸禄的十倍。
    官员只要不穷奢极欲,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
    我等苦一点没事,朝廷的体面,绝对不能丢!”
    万俊辉急忙反对道。
    京中的商贾,稍微有点儿实力,背后都是他们这些官员勋贵们撑起来的。
    向商贾借钱,和向他们借钱,没有本质区别。
    以大虞朝目前的状况,还钱就是做梦。
    何况作为首辅,他也是要面子的。
    倘若发生了朝廷向商贾借钱发俸禄的事,天下读书人能够把他给骂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官员的俸禄,要向商人低头借贷,这让大家情何以堪。
    ……
    济南城。
    “提督大人,探马传回消息,敌军异动搞清楚了。
    那帮鬼方人不甘心一直在这里耗着,昨日分兵出去劫掠。
    从方向上判断,大概率是冲着青州府去的。”
    武大个上前汇报道。
    相较于其他人,他的仕途几乎没怎么发展,一直跟着李牧充当亲兵队长。
    “哦!
    把消息转告给山东巡抚衙门,让他们通知青州方面做好准备,希望能够来得及。”
    李牧面无表情的道。
    通知地方衙门,只是遵守官场规矩。
    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山东地方衙门,无力阻止敌军劫掠地方。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91/18259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