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北迁

推荐阅读:智的崛起放啸大汉我的姐姐是女团队长医路风云异界APP被爱判处终身孤寂牛笔神农小村医听说最近流行养城重生京圈女首富

    【解放六年三月,这是大明统一的第二年,也是南方依旧动荡的一年。】
    【毕竟你派往南方,担任官吏的替天教教众们,显然没有出乎你意料的对南方的稳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需要解决问题的棘手程度,经验上的不足,使得他们的进展缓慢。】
    【甚至不仅没能让南方安定下来,建设起一个能让大明收上赋税,稳定统治的管理体系,还让南方愈发混乱,使得大明军兵们疲于奔命。】
    【这亦使得镇守南方诸州的将领们都不禁上书朝你抱怨——】
    【这一群年轻的毛头小子简直就是乱来。】
    【不是单枪匹马涉及险境,亲自探查叛军敌情,了解敌人情况,就是分完地带着一群百姓瞎搞,老是跟那些曾经有私产不乐意拿出土地上交平均分的百姓起冲突。】
    【不过对此,你却置若未闻,只是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的同胞要多点耐心后,便继续转头开始建设北方。】
    【解放六年四月,你下令把大明政府的首都从邺城搬到长安。】
    【这是你刚攻破夏庭就生出的想法。】
    【也是出于经济上和对于加强现在天下百姓对于大明认同感和政府合法性的考虑。】
    【毕竟在如今,就算你也不得不承认,天命之说依旧深入人心。】
    【而经济上,关中沃野千里,也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商业上就更不必多说了,毕竟只要把都城迁到长安,那么作为西域商路自是不必绕远路,而是能直接让商贾从长安至凉州,走河西走廊更快抵达西域,节约大量时间,促进商业繁荣。】
    【不过,除了以上两点,其实你还有更深层次的两点考虑。】
    【那便是把邺城迁至长安,也能把解放的思想带到关中,并推进农业委员会制度,人力集体化制度(不收土地,互帮互助)开始快速恢复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
    【毕竟与冀、并、兖三州这种你们替天教深耕数年的地区不同,关中刚刚归复不满两年,那里的百姓还处于愚昧思想中,没有大明中央镇守,再加上古代信息的流通缓慢,是很难快速展开的。】
    【而第二点考虑,便是你准备迁移南方那些投降的士族豪强们进入关中,来亲自监管他们。】
    【因为对于南方的混乱,其实你也心知肚明,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内幕。】
    【不过,这一次也就算了。】
    【因为尽管你选择了让经验不足的替天教教众前往南方担任官吏,也做好了南方混乱时间拉长,拖延天下太平时间的准备。】
    【但你也不想在多做干戈,强行逼他们为南方的混乱继续添砖添瓦了。】
    【因此,你遣人给予了他们可以免除公审,也允许他们保留部分钱财迁移到长安来成为平民的仁慈。】
    【也可以说,这是你给他们的最后通牒。】
    啧,你小子不也挺灵活的吗?
    我还以为你真就是个死脑筋。
    果然不愧是我。
    看到这,吴信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然太完美了,他真的有点压力了,也有点非常嫉妒了。
    但好在,自己也并非是一个真正伟光正的人物,还是会昧着良心的。
    或者说,也不能说昧着良心。
    只能说站在了大局角度出发,他就不得不这么做。
    毕竟现实和理想终有区别。
    理想上,自己可能恨不得把这些士族豪强们杀干净。
    但现实上,身为领导者他还是得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至于来违背本心。
    就像刚刚消息中说的。
    对于南方的混乱,有多少内幕他心知肚明一样。
    为什么要迁南方士族豪强,还要免除他们的公审?
    其实就是因为这些南方士族豪强尽管投降了,但依然属于南方的顽固且强悍的势力,影响力不低。
    不然光凭借部分士族豪强能让大明军队疲于奔命,让南方诸州乱成那种地步?
    那根本不可能。
    所以实际上,这次又是一次妥协。
    不过是一次非常灵活且聪慧的妥协。
    当然,不要误会。
    这只是吴信个人认为是妥协。
    因为按照“自己”的话来说,这不是妥协。
    因为解放没有妥协。
    所以认真来说,这也是解放。
    因为阶级消灭可以通过身份转化完成,不必诉诸肉体消灭。
    所以阶级没有了,也不算妥协。
    灵活的“吴信”.jpg
    表面让步实则加速了传统统治基础的解体。
    免除公审。
    保留部分财产,直接给予平民身份。
    两种动作,分别朝他们释放了两种信号。
    一、承认他们过渡期的生存权,但是以放弃地方特权为交换的。
    有底线的赦免远比绝对宽容更有威慑性。
    二、保留部分钱财,既允许维持基本体面生活,又从根本上瓦解其作为地方豪强的经济基础。
    直接让他们从握有生产资料的地主阶级直接变为只带有消费能力的平民阶级。
    这样不仅瓦解了他们的地方影响力,还可以让他们来长安活跃经济。
    当然,这种“妥协”人家不一定接受。
    但吴信认为,只要有部分同意,那就已经是成功了。
    因为这样可以加速南方的稳定速度,让替天教教众担任的官吏需要解决的麻烦事大大减少。
    更别提,真要细细分析一下,就能明白其实成功概率也不低。
    因为这些人投降了,背后还偷偷摸摸搞小动作,让南方混乱,不就是辟谷不干净,既怕跟明军打,又怕被公审后死翘翘吗?
    所以给他们留了一命,这次让步大概率会成功。
    而接下来浮现的消息,也没出乎吴信的意料,取得了大成功。
    【解放六年七月,你率众抵达长安后不久,便信守曾经与自己的异兄弟所言,把长安未央宫打造成了大明政府的新办公处。】
    【而未央宫周边,曾经只有王公贵族们居住的地方,能踏足的地方,也被你尽数开放,彰显大明的气度,引起了长安百姓们的好奇。】
    【大明的与众不同,引得他们议论纷纷。】
    【不过这并未影响你们有条不紊的工作。】
    【抵达的第一天,你便轻徭薄赋,颁布《劝农书》减免关中赋税,以此拉拢民心,为后续动作做铺垫。】
    【而此时,收到你通知的南方士族豪强们也开始出现频繁的动作。】
    【同样收到通知的明军的对他们虎视眈眈。】
    【在你口头和军兵们双重的压力下。】
    【很快,第一批听从你安排迁移的南方士族豪强就诞生了。】
    【随后,便是一批接着一批。】
    【毕竟就如同你意料的那般,能活着这个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算不错了,至于别的他们也不敢再奢求,也没那个胆子。】
    【恭喜你触发事件——豪强北迁】
    【南方的整体稳定性+30%】
    【南方的整体繁荣度-50%】
    【南方的整体经济-50%】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36/17962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