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喜结连理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烛火在雕花灯罩里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青砖墙上。吕回娘执笔在宣纸上写下三起命案留下的诗句,墨迹在"血染东墙"四个字上洇开一朵梅花。
"第一案是'春水碧于天',第二案是'秋霜切玉剑'。"她蘸了蘸墨,笔尖悬在第三句上方,"再加上今日的'月满西楼',这些诗句看似毫无关联,但若按《西厢记》的章节来看..."
施世伦忽然握住她的手腕,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头一跳。他引着她的手在诗句间划出连线:"你看,这三句分别对应张生初见莺莺、月下盟誓、长亭送别三个场景。"
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吕回娘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沉香味,这才发现两人几乎肩挨着肩。她慌忙抽回手,却不小心碰翻了茶盏。茶水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将三句诗连成一片墨色的湖。
"对不住..."她正要起身收拾,却被施世伦按住肩膀。年轻官员的眼睛在烛光下亮得惊人:"回娘,你方才说第三句诗出自哪一折?"
"是、是'月下听琴'那折。"她声音有些发颤,"张生夜探西厢,隔墙听莺莺抚琴..."
施世伦猛地站起来,官袍带起的风扑灭了最近的那盏烛火。黑暗中,他抓住吕回娘的手腕:"跟我来!"
夜风穿过回廊,带着未散的雨气。吕回娘被他拉着穿过重重院落,直到停在后园西墙下。月光如水,照得墙头凌霄花如同凝固的血滴。
"第一起命案发生在春水巷,第二起在秋霜桥。"施世伦的手指划过青砖墙上的苔藓,"若按这个规律,第三案该在..."他的指尖突然触到某种凹凸的纹路。
吕回娘递过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光照亮墙面的瞬间,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青砖上赫然刻着半阙《摸鱼儿》,正是用死者鲜血写就!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施世伦念到一半突然顿住。吕回娘接道:"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这是辛弃疾的词,但凶手为何要..."
一声冷笑从墙头传来。黑衣蒙面人如大鹏展翅般扑下,手中短刀直取吕回娘咽喉。施世伦旋身将她护在怀中,刀刃划过他左臂,血珠溅上吕回娘雪白的衣襟。
"大人!"吕回娘惊叫未落,施世伦已抄起地上石块掷向凶手面门。黑衣人偏头躲过,却露出颈间一抹银光——是个葫芦形的银锁片!
这电光石火的一瞥让吕回娘如遭雷击。二十年前那个血腥的夜晚突然在眼前重现:冲天的火光中,母亲将她塞进地窖,父亲与蒙面人殊死搏斗,那人颈间晃着的正是这样的银锁片!
"别让他走!"她突然爆发出惊人的力气,抓起墙角的竹扫帚横扫过去。黑衣人显然没料到这娇弱女子会反击,踉跄后退时面巾被竹枝挑落。
月光照亮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吕回娘瞳孔骤缩:"你是...漕帮的赵三爷?"
黑衣人闻言大笑,声音嘶哑如夜枭:"没想到吕大小姐还记得故人。当年让你逃过一劫,今日..."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他狠狠瞪了两人一眼,翻身跃上墙头。
施世伦正要追击,却被吕回娘死死拽住衣袖。她浑身发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不能追...他袖中有雷火弹..."
仿佛印证她的话,墙外突然传来爆炸声。等衙役们赶到时,只余满地焦土。
药香在厢房内氤氲,吕回娘跪坐在榻前,小心翼翼地为施世伦包扎伤口。他手臂上的刀伤深可见骨,鲜血不断渗过纱布。
"大人何必为回娘挡这一刀。"她声音哽咽,"若是伤了筋骨..."
"若伤的是你,我才会真正痛彻心扉。"施世伦突然握住她的手。烛火爆了个灯花,映得他眉眼格外温柔。
吕回娘手一抖,金疮药撒在锦被上。她想抽回手,却被握得更紧:"回娘,你可知道今日那银锁片..."
"是漕帮杀手的标记。"她垂眸打断,"二十年前,他们为夺我家传的盐引,血洗吕府。那夜我娘把我藏在酒瓮里,我亲眼看见赵三爷割断她的喉咙..."
一滴泪落在施世伦手背,烫得他心头一颤。他从未见过这样脆弱的吕回娘,白日里的聪慧从容全化作了此刻的支离破碎。
"所以你来江南查案,我第一眼就认出官靴上沾着京城的朱砂泥。"她忽然抬眼,泪眼中绽开苦笑,"我想借你的势报仇,却在相处中..."余音化作一声叹息。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施世伦伸手拭去她的泪,指尖流连在微凉的脸颊:"却在相处中怎样?"
烛火突然熄灭。黑暗中,他听见她轻声说:"却把真心赔了进去。"
温软的触感稍纵即逝,像蝴蝶掠过唇畔。等施世伦反应过来,怀中只剩一缕茉莉余香。雷声隆隆中,他摸到枕边多了一件东西——正是白日里吕公子捡到的仿制玉佩,此刻穿上了崭新的墨绿流苏。
晨雾未散,施世伦端坐在客栈二楼的雅间。紫檀案几上铺着洒金信笺,狼毫笔尖的墨汁将落未落,在宣纸上晕出点点梅花。他望着窗外开得正盛的桂花,忽然觉得往日行云流水的文思竟有些凝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一案是'春水碧于天',第二案是'秋霜切玉剑'。"她蘸了蘸墨,笔尖悬在第三句上方,"再加上今日的'月满西楼',这些诗句看似毫无关联,但若按《西厢记》的章节来看..."
施世伦忽然握住她的手腕,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头一跳。他引着她的手在诗句间划出连线:"你看,这三句分别对应张生初见莺莺、月下盟誓、长亭送别三个场景。"
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吕回娘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沉香味,这才发现两人几乎肩挨着肩。她慌忙抽回手,却不小心碰翻了茶盏。茶水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将三句诗连成一片墨色的湖。
"对不住..."她正要起身收拾,却被施世伦按住肩膀。年轻官员的眼睛在烛光下亮得惊人:"回娘,你方才说第三句诗出自哪一折?"
"是、是'月下听琴'那折。"她声音有些发颤,"张生夜探西厢,隔墙听莺莺抚琴..."
施世伦猛地站起来,官袍带起的风扑灭了最近的那盏烛火。黑暗中,他抓住吕回娘的手腕:"跟我来!"
夜风穿过回廊,带着未散的雨气。吕回娘被他拉着穿过重重院落,直到停在后园西墙下。月光如水,照得墙头凌霄花如同凝固的血滴。
"第一起命案发生在春水巷,第二起在秋霜桥。"施世伦的手指划过青砖墙上的苔藓,"若按这个规律,第三案该在..."他的指尖突然触到某种凹凸的纹路。
吕回娘递过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光照亮墙面的瞬间,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青砖上赫然刻着半阙《摸鱼儿》,正是用死者鲜血写就!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施世伦念到一半突然顿住。吕回娘接道:"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这是辛弃疾的词,但凶手为何要..."
一声冷笑从墙头传来。黑衣蒙面人如大鹏展翅般扑下,手中短刀直取吕回娘咽喉。施世伦旋身将她护在怀中,刀刃划过他左臂,血珠溅上吕回娘雪白的衣襟。
"大人!"吕回娘惊叫未落,施世伦已抄起地上石块掷向凶手面门。黑衣人偏头躲过,却露出颈间一抹银光——是个葫芦形的银锁片!
这电光石火的一瞥让吕回娘如遭雷击。二十年前那个血腥的夜晚突然在眼前重现:冲天的火光中,母亲将她塞进地窖,父亲与蒙面人殊死搏斗,那人颈间晃着的正是这样的银锁片!
"别让他走!"她突然爆发出惊人的力气,抓起墙角的竹扫帚横扫过去。黑衣人显然没料到这娇弱女子会反击,踉跄后退时面巾被竹枝挑落。
月光照亮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吕回娘瞳孔骤缩:"你是...漕帮的赵三爷?"
黑衣人闻言大笑,声音嘶哑如夜枭:"没想到吕大小姐还记得故人。当年让你逃过一劫,今日..."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他狠狠瞪了两人一眼,翻身跃上墙头。
施世伦正要追击,却被吕回娘死死拽住衣袖。她浑身发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不能追...他袖中有雷火弹..."
仿佛印证她的话,墙外突然传来爆炸声。等衙役们赶到时,只余满地焦土。
药香在厢房内氤氲,吕回娘跪坐在榻前,小心翼翼地为施世伦包扎伤口。他手臂上的刀伤深可见骨,鲜血不断渗过纱布。
"大人何必为回娘挡这一刀。"她声音哽咽,"若是伤了筋骨..."
"若伤的是你,我才会真正痛彻心扉。"施世伦突然握住她的手。烛火爆了个灯花,映得他眉眼格外温柔。
吕回娘手一抖,金疮药撒在锦被上。她想抽回手,却被握得更紧:"回娘,你可知道今日那银锁片..."
"是漕帮杀手的标记。"她垂眸打断,"二十年前,他们为夺我家传的盐引,血洗吕府。那夜我娘把我藏在酒瓮里,我亲眼看见赵三爷割断她的喉咙..."
一滴泪落在施世伦手背,烫得他心头一颤。他从未见过这样脆弱的吕回娘,白日里的聪慧从容全化作了此刻的支离破碎。
"所以你来江南查案,我第一眼就认出官靴上沾着京城的朱砂泥。"她忽然抬眼,泪眼中绽开苦笑,"我想借你的势报仇,却在相处中..."余音化作一声叹息。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施世伦伸手拭去她的泪,指尖流连在微凉的脸颊:"却在相处中怎样?"
烛火突然熄灭。黑暗中,他听见她轻声说:"却把真心赔了进去。"
温软的触感稍纵即逝,像蝴蝶掠过唇畔。等施世伦反应过来,怀中只剩一缕茉莉余香。雷声隆隆中,他摸到枕边多了一件东西——正是白日里吕公子捡到的仿制玉佩,此刻穿上了崭新的墨绿流苏。
晨雾未散,施世伦端坐在客栈二楼的雅间。紫檀案几上铺着洒金信笺,狼毫笔尖的墨汁将落未落,在宣纸上晕出点点梅花。他望着窗外开得正盛的桂花,忽然觉得往日行云流水的文思竟有些凝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833/17933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