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 第928章 张献忠之恨,成都学子百姓之殇

第928章 张献忠之恨,成都学子百姓之殇

推荐阅读:女配被万千世界宠爱亡妃出没请注意穿越后我在神魔乱世称尊医冠楚楚·教授大人,惹不起!绝世小佣兵锦绣凰途:重生嫡女惑倒九千岁天生废灵根?全仙门求我别飞升他比夜色危险伏地魔害我惨死?重生后我娶青梅杀疯了大魔王穿到幼儿园,奶凶带飞反派

    当夜,成都府牢房,完全成了大型的屠宰场,人世间最悲惨的炼狱。
    一众刽子手,对一百多士子、两百多百姓,实施精细化剥皮实草。
    他们干的剥皮实草活,本就是精细活。
    可张献忠的“皮没剥完、人不能死”的要求,又将这精细活推到了一个顶高的高度。
    特么的,这是拿命剥皮啊!
    ......
    当夜,剥完一百多士子、两百多百姓,五十多个刽子手,失手了4人。
    这四名兄弟,剥到一半,把人给剥死了。
    不好意思,杀人者、偿命!剥人者、被剥!
    这四人,又在惊恐之中,被自家兄弟,给剥了皮、实了草。
    ......
    第二日,一千多学子,个个志得意满参加大西王朝第一届科举考试之时,成都府东门中和门、南门江桥门、北门大安门、西门清远门,各摆了上了七十多具被拨皮实草的尸体。
    一众入城、出城的百姓,一个个被吓得魂不附体、魂飞魄散。
    好不容易,被五里彩虹鹊桥,张献忠、陈皇后大婚渲染起来的喜庆,立马又被这300多个拨皮实草的皮囊,给带进了死亡气息之中。
    这死亡气息,又迅速在城中蔓延。
    议论和谣言,又纷纷四起。
    ......
    参加科举考试的一千多学子,对此一无所知,个个都在奋笔疾书。
    左丞相汪兆龄,则带着一帮子丞相府属官,挨个查看卷子,瞪大眼睛,寻找笔迹相同之处,寻找对大西王朝的不满之言。
    很多的学子都不知道,他们真真切切、用心提出的治国之策,竟然会成为他们有二心的铁证。
    这场考试,不仅左丞相汪兆龄盯着,礼部尚书吴继善顶着,大西皇帝张献忠也一直盯着。
    张献忠,才是这场科考的主考官,一直盯到考完。
    ......
    “丞相,快看,这张卷子!”
    一个属官,拿着一张卷子,急匆匆跑过来,指着其中一句,兴奋道。
    汪兆龄急忙接过来一看,只见策论上写道:西蜀一隅之地,游其中者如井底蛙,不足与大有为......
    “丞相,这井底蛙,他这不是讽刺,那是什么?”
    “谁的卷子?”汪兆龄怒问。
    “丞相,写这卷子的人,名叫熊英,是什邡县的童生。已年近六旬,还是探花人选。”
    “奶奶的......”汪兆龄大骂一句:“原来,是这老东西所为。怪不得,咱一直没抓住他。”
    “来人呐,把熊英拿下,带去给陛下处置!”
    很快,窦民望带着一群凶神恶煞的护卫,把头发花白的熊英,从馆舍里揪出来。跟在在汪兆龄身后,押着冲进皇宫,去见张献忠。
    “老匹夫,跪下......”汪兆麟一声怒喝。
    熊英急忙跪地,磕头,一气呵成,大气不敢出。
    考完试,熊英和一众士子,都听说了张献忠将一百多士子剥皮实草、放在城门口展示的事。
    各馆舍的士子,都议论纷纷,也闹得人心惶惶。
    此时,他被武士单独押来,凶多吉少呐。
    “老匹夫,别磕了。吵了陛下,立马将你剥皮实草。”看熊英磕头磕得血糊里拉、磕得大殿咚咚咚的响,汪兆龄又是一声怒喝。
    熊英慌忙停下,苍老的面容,更苍老了。
    额头上是血,眼睛里是泪,心里是无尽的后悔。
    他太后悔了,他一个将近六十岁的人,土都埋了半截的人,来凑这个热闹干嘛?
    ......
    通报太监后,很快,张献忠在一群小太监的护卫下,从后宫杀了出来。
    汪兆龄急忙将熊英的卷子递上,还特意指出“西蜀一隅之地,游其中者如井底蛙,不足与大有为”这一局。
    邀功请赏道:“陛下,这老匹夫,公然在卷子上,诋毁大西朝的天府之国,是一隅之地。公然讽刺大西君臣、文武是如井底蛙。公然造谣,断定、诅咒咱们无所作为。”
    “要说昨日的反诗,不是他写的,打死我也不相信。”
    张献忠看完卷子,缓缓抬头,狠狠瞪着跪在地上的熊英。
    怒吼道:“老杂碎,还真是你干的?”
    熊英浑身颤抖,还是鼓起勇气,辩解道:“陛下,草民绝无此意。”
    “草民只是想说,西蜀虽富足,但陛下不应局限于此。当胸怀天下,放眼天下,方有大作为。”
    “若只顾西蜀,众将变成蜀王,支撑不了多久。”
    “陛下当学汉高祖刘邦,立足蜀汉,兵出汉中,进占关中,再逐鹿天下,方可为万世之君。”
    张献忠冷冷一笑,叱喝道:
    “老匹夫,你当真以为朕心瞎眼盲?”
    “朕本就是陕人,怎会不知秦兵是好兵、西凉马是好马?”
    “尔等川人,只配种地、纳粮罢了,谁愿意一直待在这燥热地方?”
    “说什么井底之蛙、成事不足,与昨日反诗口吻,如出一辙。”
    “朕看,那些反诗,就是你这个老匹夫写的。想妖言惑众,鼓舌躁唇的,就是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724/17360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