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家庭妇男鸡飞狗跳的一天
推荐阅读:超级制造帝国、婚恋新妻、鬼医难宠、斩邪、火影之英雄魔龙、随时穿越明末、大宋明月、仙路至尊、漾影人、星际修真网络、
段新华的母亲算是资本家出生的小姐,还曾经出国留学学过医,是个挺厉害的妇科医生,一直在军区医院工作,退休后又被首都一所医院返聘了回去。
每天忙忙碌碌的,根本顾不上家里。
这不,初五才过完呢,又被叫去加班了。
倒是段新华的爸爸,最高做到了师长,退下来后就老老实实当起了家庭妇男。
现在媳妇儿要上班,几个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家里七个孙子做饭洗衣服。
每天光喊这些孩子起床就能费半天时间。
荆条都抽断了三根,这些皮小子该不起床还是不起床。
眼瞅着都早上七八点了,孩子们还是不起。
段爸爸骂骂咧咧的去叫起:“计划生育好,计划生育好啊,要是早几年计划生育就好了,早知道不生这么多儿子了。”
“生这么多儿子有啥用?”
“光会生孙子给老子找事儿。”
段爸爸和妻子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最小的段新华在国外还没结婚,三个大的都已经结婚生子。
儿子小的时候是媳妇儿家里工作孩子一把抓,段爸爸完全不觉得养孩子有什么困难的。
所以退休后闲着没事儿干,他就主动跟在外地工作的三个儿子打招呼,把七个孙子都接回了首都家里,自己养孙子。
不养不知道,一养不得了。
天天不是气死就是在气死的路上。
明明退休前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养了三年小兔崽子,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十岁,头上的白头发都长的比以前快了十倍。
老段把房门拍的啪啪响:“起来,赶紧起来,年都过完了还睡懒觉?再睡信不信我抽你们?”
“赶紧起来,不起来就别吃饭了!”
房间里的小孩坐起来揉揉眼:“又不用上学,干啥要起恁早?”
大的唉声叹气穿衣服:“赶紧起吧,不起咱爷真的会抽的。”
想到荆条抽到身上的感觉,几个小孩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也顾不上冷了,用最快的速度穿衣服。
穿了一半,老段已经忍不住开始踹门了:“赶紧起,怎么还不起?”
“一点纪律性都没有,就你们这样子,在部队里必须得罚你们个十公里。”
七个从三岁到十二岁的小孩充耳不闻,自顾自的穿衣服,以及帮更小的小孩穿衣服。
这话他们已经听了几年了,耳朵早就长出茧子了。
再说了,之前说好的,正月十五之前随便他们几点起床。
说起来还是爷爷说话不算话呢。
穿好衣服鱼贯出门,老段开始检查仪容:“你,你,还有你,这扣子怎么扣的?上下错开了都没发现?重新扣。”
“还有你,裤腿怎么回事?会不会对整齐?一上一下很好看吗?”
“还有你们这头发,我都不想说你们。”
“小男孩留这么长的头发干什么?一个个的跟小流氓似的……”
老大不服气,顶嘴道:“我奶说了,这个发型好看,是奶奶过年前亲自带我们去理的……”
老段吹胡子瞪眼:“还给我犟嘴!显着你了是吧?你……”
他边上的老三赶紧拽了拽他衣服,小声道:“算了算了,你再顶嘴,咱们连七点都别想睡了。”
老大:“……”
五岁的老六用小手沾水在脸上拍了拍,就跑去跟老段说洗完了。
老段:“……”
没办法,只能用湿毛巾给这小子再呼噜一下。
结果刚呼噜完老六,老五吵着要帮弟弟(老七)洗脸,用力太猛把水打翻,脸盆里的水全倒到了老五和老七身上。
俩孩子立刻哇哇大哭起来……
老段:“……”
天呐,学校赶紧开学吧。
大的去上学,小的去上幼儿园,能有多远全部都滚多远。
那些小学初中老师就不说了,那些幼儿园老师是怎么做到一个人同时看管那么多小孩的?
段新华正准备敲门,就听到小孩的哭闹声,尴尬的说道:“小孩子调皮捣蛋,估计又打起来了。”
段丹青很同情他:“我理解你。”
她家三个,最小的已经九岁,最大的十五,她还天天气的额头冒青筋。
根本不敢想象一个家里同时有七个三到十二岁的小孩是怎么一副恐怖的情形。
亚历山大很羡慕:“你们家很热闹,我们家从来没这样热闹过……”
他们家只有兄弟俩,而且家里规矩重重。
别说像段家这样热闹了,连跑跳大声说话都是不允许的,因为没有教养,因为不礼貌。
段新华:“……”
他用力拍门,大声喊道:“爸,爸,开门,我回来了。”
老段正手忙脚乱的跟几个大孙子一起给俩小孩换衣服,听到声音都没反应过来:“大清早的,怎么有人敲门?”
老大提醒他:“爷爷,他喊你爸呢,是不是我爸回来了?”
老段:“胡说,你爸忙着呢,他……”
“爸,爸,你干什么呢?赶紧给我开门啊。”
门口看热闹的邻居也帮着大声喊:“老段,老段,你们家老四回来了,你们家老四从外国回来了,还带了个洋人呢,你快开门啊。”
老段愣了下,赶紧往外面走:“你们给弟弟换衣服,我去看看。”
老段开了门栓,就看到了小儿子,他揉了揉眼睛:“老四?新华?你怎么回来了?”
段新华:“等会儿再说,先让我们进去。”
老段看看他后面东方面孔的女孩,和个子高到需要仰头的老外,以及后面浩浩荡荡一群拎着箱子的老外,默默地把门打开:“进来吧。”
一行十几个人依次进入。
邻居羡慕不已:“老段,你们家老四不得了。这是在外面认识了不得了的人,发了大财啊。”
“就是,开了老多车呢,都在胡同那边停着,一长溜,老气派了。”
那些拎着的箱子,虽然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但谁都知道,那是送给段家的。
老段脑瓜子嗡嗡的,机械的敷衍大家:“今天忙,改天,改天再跟大家聊儿。”
说着就把大门关上,长长的吁了口气。
进到院子里,就见段新华带着一群老外正在和几个孩子对峙。
每天忙忙碌碌的,根本顾不上家里。
这不,初五才过完呢,又被叫去加班了。
倒是段新华的爸爸,最高做到了师长,退下来后就老老实实当起了家庭妇男。
现在媳妇儿要上班,几个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家里七个孙子做饭洗衣服。
每天光喊这些孩子起床就能费半天时间。
荆条都抽断了三根,这些皮小子该不起床还是不起床。
眼瞅着都早上七八点了,孩子们还是不起。
段爸爸骂骂咧咧的去叫起:“计划生育好,计划生育好啊,要是早几年计划生育就好了,早知道不生这么多儿子了。”
“生这么多儿子有啥用?”
“光会生孙子给老子找事儿。”
段爸爸和妻子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最小的段新华在国外还没结婚,三个大的都已经结婚生子。
儿子小的时候是媳妇儿家里工作孩子一把抓,段爸爸完全不觉得养孩子有什么困难的。
所以退休后闲着没事儿干,他就主动跟在外地工作的三个儿子打招呼,把七个孙子都接回了首都家里,自己养孙子。
不养不知道,一养不得了。
天天不是气死就是在气死的路上。
明明退休前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养了三年小兔崽子,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十岁,头上的白头发都长的比以前快了十倍。
老段把房门拍的啪啪响:“起来,赶紧起来,年都过完了还睡懒觉?再睡信不信我抽你们?”
“赶紧起来,不起来就别吃饭了!”
房间里的小孩坐起来揉揉眼:“又不用上学,干啥要起恁早?”
大的唉声叹气穿衣服:“赶紧起吧,不起咱爷真的会抽的。”
想到荆条抽到身上的感觉,几个小孩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也顾不上冷了,用最快的速度穿衣服。
穿了一半,老段已经忍不住开始踹门了:“赶紧起,怎么还不起?”
“一点纪律性都没有,就你们这样子,在部队里必须得罚你们个十公里。”
七个从三岁到十二岁的小孩充耳不闻,自顾自的穿衣服,以及帮更小的小孩穿衣服。
这话他们已经听了几年了,耳朵早就长出茧子了。
再说了,之前说好的,正月十五之前随便他们几点起床。
说起来还是爷爷说话不算话呢。
穿好衣服鱼贯出门,老段开始检查仪容:“你,你,还有你,这扣子怎么扣的?上下错开了都没发现?重新扣。”
“还有你,裤腿怎么回事?会不会对整齐?一上一下很好看吗?”
“还有你们这头发,我都不想说你们。”
“小男孩留这么长的头发干什么?一个个的跟小流氓似的……”
老大不服气,顶嘴道:“我奶说了,这个发型好看,是奶奶过年前亲自带我们去理的……”
老段吹胡子瞪眼:“还给我犟嘴!显着你了是吧?你……”
他边上的老三赶紧拽了拽他衣服,小声道:“算了算了,你再顶嘴,咱们连七点都别想睡了。”
老大:“……”
五岁的老六用小手沾水在脸上拍了拍,就跑去跟老段说洗完了。
老段:“……”
没办法,只能用湿毛巾给这小子再呼噜一下。
结果刚呼噜完老六,老五吵着要帮弟弟(老七)洗脸,用力太猛把水打翻,脸盆里的水全倒到了老五和老七身上。
俩孩子立刻哇哇大哭起来……
老段:“……”
天呐,学校赶紧开学吧。
大的去上学,小的去上幼儿园,能有多远全部都滚多远。
那些小学初中老师就不说了,那些幼儿园老师是怎么做到一个人同时看管那么多小孩的?
段新华正准备敲门,就听到小孩的哭闹声,尴尬的说道:“小孩子调皮捣蛋,估计又打起来了。”
段丹青很同情他:“我理解你。”
她家三个,最小的已经九岁,最大的十五,她还天天气的额头冒青筋。
根本不敢想象一个家里同时有七个三到十二岁的小孩是怎么一副恐怖的情形。
亚历山大很羡慕:“你们家很热闹,我们家从来没这样热闹过……”
他们家只有兄弟俩,而且家里规矩重重。
别说像段家这样热闹了,连跑跳大声说话都是不允许的,因为没有教养,因为不礼貌。
段新华:“……”
他用力拍门,大声喊道:“爸,爸,开门,我回来了。”
老段正手忙脚乱的跟几个大孙子一起给俩小孩换衣服,听到声音都没反应过来:“大清早的,怎么有人敲门?”
老大提醒他:“爷爷,他喊你爸呢,是不是我爸回来了?”
老段:“胡说,你爸忙着呢,他……”
“爸,爸,你干什么呢?赶紧给我开门啊。”
门口看热闹的邻居也帮着大声喊:“老段,老段,你们家老四回来了,你们家老四从外国回来了,还带了个洋人呢,你快开门啊。”
老段愣了下,赶紧往外面走:“你们给弟弟换衣服,我去看看。”
老段开了门栓,就看到了小儿子,他揉了揉眼睛:“老四?新华?你怎么回来了?”
段新华:“等会儿再说,先让我们进去。”
老段看看他后面东方面孔的女孩,和个子高到需要仰头的老外,以及后面浩浩荡荡一群拎着箱子的老外,默默地把门打开:“进来吧。”
一行十几个人依次进入。
邻居羡慕不已:“老段,你们家老四不得了。这是在外面认识了不得了的人,发了大财啊。”
“就是,开了老多车呢,都在胡同那边停着,一长溜,老气派了。”
那些拎着的箱子,虽然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但谁都知道,那是送给段家的。
老段脑瓜子嗡嗡的,机械的敷衍大家:“今天忙,改天,改天再跟大家聊儿。”
说着就把大门关上,长长的吁了口气。
进到院子里,就见段新华带着一群老外正在和几个孩子对峙。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57/17086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