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33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至此,大阿哥先被康熙淘汰出局。
    太子被废,大阿哥又被圈禁,皇位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其他皇子们都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纷纷蠢蠢欲动。
    其中,八阿哥胤禩能力出众,善于笼络朝臣,但却因此让康熙对他不喜。
    因为此时的康熙对权力看得极重,任何觊觎他皇位的人都被视为敌人,而八阿哥胤禩的种种行为让康熙觉得他对皇位企图太明显了。
    ………
    后来康熙因为八阿哥送了病殃殃的海东青给他的原因,竟然毫不留情地说出了“辛者库贱婢之子”这样的话,将八阿哥贬低得一无是处。
    这不仅是对八阿哥的侮辱,也是对他生母的诋毁和轻蔑。
    如此恶毒的话语竟然出自康熙之口,仿佛八阿哥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一般。
    八阿哥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竟然吐出了鲜血。
    原本支持八阿哥的官员们见状,也都纷纷退缩,不敢再与康熙正面对抗。
    毕竟,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从龙之功,希望能在新君登基时获得一份荣耀和富贵。
    但面对康熙的威严和权势,他们实在没有勇气去冒险,更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盛怒之下的康熙是真会让他们掉脑袋的。
    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权力的渴望。
    之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权衡之后,他们发现十四阿哥似乎更有潜力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于是,他们果断地改变立场,转而支持起了十四阿哥。
    朝堂之上,原本就因其他皇子们的争权夺利而混乱起来,如今更是因为康熙的决策而掀起了轩然大波。
    各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夺嫡之争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面对如此局面,康熙虽然心中有所不甘,但为了稳定局势,他不得不重新立太子,以平息这场纷争。
    在这场激烈的夺嫡之争中,四阿哥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他并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直接参与到争斗中去,而是选择旁观。
    他深知这场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明白只有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一击即中。
    于是,四阿哥开始巧妙地利用其他兄弟的弱点,不动声色地将他们一个个拉下马。
    他以自己的才智和谋略,逐渐赢得了康熙的信任。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夺嫡的声响一旦开启就必然不可能轻易结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使得康熙对太子的不满与日俱增。
    太子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储君,经历了被废黜和重新立为太子的波折。
    他始终无法顺利地将自己的身份从储君转变。
    这种挫折让他的心态逐渐失衡,无法再保持冷静。
    在走投无路之际,太子决定孤注一掷,选择谋反。
    这次,康熙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废掉了太子。
    尽管康熙并没有直接下令处死他,而是想要将他圈禁起来,但太子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
    太子变成了已经没有爵位的普通皇子,还被圈禁了。
    他的自尊心和骄傲让他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在屈辱中度过余生。
    康熙得知太子的死讯后,自然是悲痛欲绝。
    也许正是因为人已经离去,他对太子的记忆也开始自动地美化。
    他渐渐忘却了太子曾经的种种不好,只记得这是他从小精心培养、看着长大的儿子。
    康熙怀着悲痛的心情,以亲王的礼仪将这个儿子下葬。
    葬礼的场面庄重而肃穆,至于其他皇子大概都有些兔死狐悲的伤感吧。
    对于直接间接逼迫太子谋反的八阿哥等人,康熙不留情面地予以严惩。
    至此朝堂消停多了。
    康熙经历了太子这一事件后,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精力明显不如以往。
    尽管御医进行了多次诊断和治疗,但康熙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衰老,康熙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
    随着康熙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康熙意识到自己需要开始考虑挑选下一任帝王的人选了。
    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在众多候选人中艰难地做出了选择。
    而这个被他勉强选中的人,正是一直以来在外以淡泊名利、钟情于田园生活而闻名的胤禛。
    康熙对朝廷内外的局势了如指掌,他注意到支持胤禛的势力相对较为薄弱。
    为了给胤禛增加一些筹码,康熙在又一次选秀之后,决定将年羹尧的妹妹年素兰许配给胤禛,让她成为胤禛的侧福晋。
    宣旨太监缓缓展开那明黄色的卷轴,卷轴在地上投下了一道细长的阴影。
    太监用他那高亢而清晰的声音宣读着圣旨:“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年氏,品性温和,举止娴静……特赐给朕之四子胤禛为侧福晋,择良辰吉日成婚。”
    这道圣旨一下,事情已成定局。
    尽管婉汐早就知道会有年氏入府,但当这一天真正要到来时,她还是无法避免地感到一阵压力。
    她作为嫡福晋,她不仅要面对这位即将入府的侧福晋,还要负责为她筹备一场繁琐的婚礼。
    胤禛之前也曾与她透过口风,告知她皇阿玛有意将年家女赐给他。
    所以,对于这道圣旨的到来,婉汐虽然心中有些许意兴阑珊,但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
    婉汐心里明白,这是康熙为了巩固胤禛的地位而做出的安排,但一想到自己这个嫡福晋还得如此辛苦地为一个未入府的侧福晋准备婚事,她的兴致就不免有些不开心。
    当她和周嬷嬷谈论此事时,周嬷嬷巧妙地给了她一个暗示,建议她可以尝试寻找主子爷身边得力的嬷嬷来帮忙处理大婚的事务。
    这样一来,福晋就能够轻松一些,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婉汐领悟了周嬷嬷的意思后,开始思考找哪些合适的人选。
    得亏了眼线多,婉汐知道了胤禛身边有两位备受信任的嬷嬷,她们在胤禛跟前地位颇高,且办事能力出众。
    于是,婉汐决定招来这两位嬷嬷,让她们负责对侧福晋大婚的事宜。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37/17057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