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46《刘伯温斩龙脉》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洪武三年的霜降刚过,应天府城墙上的爬山虎褪成铁锈色,刘伯温站在垛口边望着西北方的云气。青鸾衔来的玉匣在袖中发烫,匣底刻着朱笔批的“奉天承运”,打开来是半幅残图,墨线勾着九州山川,十三处龙脉吞吐着不同颜色的云气——紫色在长白山,青色在昆仑山,金色在六盘山,最南端的岭南竟泛着隐隐的赤光。
“先生又在看这劳什子残图?”贴身书童阿雾抱着暖炉凑过来,少年人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自打去年秋上,您总盯着这些云气出神,胡子都白了两茬。”
刘伯温伸手揉了揉阿雾的发顶,掌心触到少年人鬓角未化的雪花:“天子要的是万里江山永固,咱们做臣子的,总得把这残图补全了。”他指尖划过图上长白山的紫霞,想起三年前在滁州初见朱元璋时,那汉子攥着他的手说“先生可识得龙脉?”,掌心的老茧擦得他手腕生疼。
一、长白山·紫霞断
长白山的雪下了整月,女真部落的斡朵里城像嵌在雪窝子里的黑陶碗。刘伯温的马车停在城门口时,辕马的睫毛上结着冰碴,随行的锦衣卫掀开毡帘,扑面而来的寒气冻得人牙根发酸。
“汉地的先生可是来看神山的?”守城门的老猎人拄着鹿骨杖,腰间挂着半块雕着飞虎纹的腰牌,“咱们长白山的神,连松花江的鱼都要听它号令。”
刘伯温拢了拢狐裘,目光掠过老人身后的雪山。主峰白头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尖的紫霞像条蜿蜒的巨蟒,每隔三个时辰便会游到北坡的谷底。他记得《淮南子》里写“紫霞绕山,其下有龙”,这紫霞正是长白山龙脉的气口。
部落首领阿哈出的毡帐里飘着松烟味,火塘上的铜壶咕嘟作响。十七岁的少年猛哥帖木儿攥着骨刀蹲在角落,狼皮靴底还沾着猎熊时的血迹。刘伯温注意到他颈间挂着块青玉,雕着半只展翅的海东青——那是女真完颜部的图腾。
“先生说长白山有龙脉,”阿哈出的汉语带着浓重的鼻音,“可我们在这里住了七代人,神山从未降过灾祸。”他递过兽皮裹着的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七十二处猎场,“去年秋上,有只金鹿从北坡下来,鹿角上还挂着紫霞呢。”
刘伯温的手指停在地图上北坡的位置,那里画着棵参天古松,松针间缠着紫色彩带。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应天府观星,紫微星旁有妖星闪烁,钦天监的周时中说“东北有王气”,当时朱元璋正在批阅北伐的军报,笔尖在奏报上戳出个窟窿。
“龙脉如人,有生老病死,”刘伯温从袖中取出青铜罗盘,指针正对着白头山的方向,“这紫霞便是龙脉的血气,若任其生长,不出百年,这里便会生出真命天子。”他望向猛哥帖木儿,少年人眼中燃着怒火,像头被激怒的小狼。
夜半时分,刘伯温带着阿雾和三名锦衣卫登上北坡。月光照在雪地上泛着蓝光,那棵古松足有五人合抱,树干上的纹路竟像条盘旋的巨龙。罗盘的指针疯狂旋转,最后直指树根处的深潭——潭水呈紫黑色,水面倒映着天空的紫霞,恍若两条紫龙首尾相衔。
“先生,这潭水透着邪性。”阿雾握紧了腰间的长剑,剑柄上的螭龙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刘伯温取出银盏舀了盏水,水刚离潭面,紫霞突然剧烈晃动,远处的白头山传来闷雷般的声响。
“动手!”刘伯温低喝一声,锦衣卫抬出三柄九环刀,刀刃上刻着北斗七星。当第一刀劈在古松上时,整个山谷都在震颤,松脂顺着伤口滴落,竟如鲜血般赤红。猛哥帖木儿的身影突然从树后窜出,骨刀直奔刘伯温面门而来。
“小狼崽子!”阿雾挥剑挡住攻击,火星在雪地里溅开。刘伯温看着少年人被锦衣卫按在雪地上,颈间的青玉碎成两半,海东青的翅膀断了一只。古松的伤口处涌出紫霞,化作一条巨龙虚影,龙爪扫过雪地,留下三道深沟。
第三刀落下时,罗盘“当啷”落地,指针齐根折断。深潭传来巨响,水面炸开,一条水桶粗的紫鳞大蛇甩着尾巴窜向天空,蛇信子喷出的紫雾所到之处,积雪瞬间融化。刘伯温掏出怀中的玉匣,朱元璋亲赐的“奉天玉旨”浮在空中,金光大盛。
“长白山龙脉,断!”他的声音混着风雪,玉匣中飞出七枚铜钱,分别钉在大蛇的七寸处。紫霞渐渐消散,大蛇化作紫雾融入雪地,只剩下古松上三道深深的刀痕,像三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下山时,刘伯温看见猛哥帖木儿跪在古松前,手里捧着半块青玉。少年人的哭声被风雪吹散,却像根细针扎在他心里。他知道,这一刀下去,女真部落的图腾碎了,长白山的紫霞也再不会聚成龙形。
二、昆仑山·青蚨雪
昆仑山的春天来得格外晚,四月的河谷里还飘着桃花雪。刘伯温的车队在狭长的峡谷中穿行,两侧的峭壁上刻着古老的岩画,人面蛇身的神灵踩着祥云,手中捧着发光的宝珠——那是羌族传说中的昆仑神主。
“先生又在看这劳什子残图?”贴身书童阿雾抱着暖炉凑过来,少年人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自打去年秋上,您总盯着这些云气出神,胡子都白了两茬。”
刘伯温伸手揉了揉阿雾的发顶,掌心触到少年人鬓角未化的雪花:“天子要的是万里江山永固,咱们做臣子的,总得把这残图补全了。”他指尖划过图上长白山的紫霞,想起三年前在滁州初见朱元璋时,那汉子攥着他的手说“先生可识得龙脉?”,掌心的老茧擦得他手腕生疼。
一、长白山·紫霞断
长白山的雪下了整月,女真部落的斡朵里城像嵌在雪窝子里的黑陶碗。刘伯温的马车停在城门口时,辕马的睫毛上结着冰碴,随行的锦衣卫掀开毡帘,扑面而来的寒气冻得人牙根发酸。
“汉地的先生可是来看神山的?”守城门的老猎人拄着鹿骨杖,腰间挂着半块雕着飞虎纹的腰牌,“咱们长白山的神,连松花江的鱼都要听它号令。”
刘伯温拢了拢狐裘,目光掠过老人身后的雪山。主峰白头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尖的紫霞像条蜿蜒的巨蟒,每隔三个时辰便会游到北坡的谷底。他记得《淮南子》里写“紫霞绕山,其下有龙”,这紫霞正是长白山龙脉的气口。
部落首领阿哈出的毡帐里飘着松烟味,火塘上的铜壶咕嘟作响。十七岁的少年猛哥帖木儿攥着骨刀蹲在角落,狼皮靴底还沾着猎熊时的血迹。刘伯温注意到他颈间挂着块青玉,雕着半只展翅的海东青——那是女真完颜部的图腾。
“先生说长白山有龙脉,”阿哈出的汉语带着浓重的鼻音,“可我们在这里住了七代人,神山从未降过灾祸。”他递过兽皮裹着的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七十二处猎场,“去年秋上,有只金鹿从北坡下来,鹿角上还挂着紫霞呢。”
刘伯温的手指停在地图上北坡的位置,那里画着棵参天古松,松针间缠着紫色彩带。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应天府观星,紫微星旁有妖星闪烁,钦天监的周时中说“东北有王气”,当时朱元璋正在批阅北伐的军报,笔尖在奏报上戳出个窟窿。
“龙脉如人,有生老病死,”刘伯温从袖中取出青铜罗盘,指针正对着白头山的方向,“这紫霞便是龙脉的血气,若任其生长,不出百年,这里便会生出真命天子。”他望向猛哥帖木儿,少年人眼中燃着怒火,像头被激怒的小狼。
夜半时分,刘伯温带着阿雾和三名锦衣卫登上北坡。月光照在雪地上泛着蓝光,那棵古松足有五人合抱,树干上的纹路竟像条盘旋的巨龙。罗盘的指针疯狂旋转,最后直指树根处的深潭——潭水呈紫黑色,水面倒映着天空的紫霞,恍若两条紫龙首尾相衔。
“先生,这潭水透着邪性。”阿雾握紧了腰间的长剑,剑柄上的螭龙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刘伯温取出银盏舀了盏水,水刚离潭面,紫霞突然剧烈晃动,远处的白头山传来闷雷般的声响。
“动手!”刘伯温低喝一声,锦衣卫抬出三柄九环刀,刀刃上刻着北斗七星。当第一刀劈在古松上时,整个山谷都在震颤,松脂顺着伤口滴落,竟如鲜血般赤红。猛哥帖木儿的身影突然从树后窜出,骨刀直奔刘伯温面门而来。
“小狼崽子!”阿雾挥剑挡住攻击,火星在雪地里溅开。刘伯温看着少年人被锦衣卫按在雪地上,颈间的青玉碎成两半,海东青的翅膀断了一只。古松的伤口处涌出紫霞,化作一条巨龙虚影,龙爪扫过雪地,留下三道深沟。
第三刀落下时,罗盘“当啷”落地,指针齐根折断。深潭传来巨响,水面炸开,一条水桶粗的紫鳞大蛇甩着尾巴窜向天空,蛇信子喷出的紫雾所到之处,积雪瞬间融化。刘伯温掏出怀中的玉匣,朱元璋亲赐的“奉天玉旨”浮在空中,金光大盛。
“长白山龙脉,断!”他的声音混着风雪,玉匣中飞出七枚铜钱,分别钉在大蛇的七寸处。紫霞渐渐消散,大蛇化作紫雾融入雪地,只剩下古松上三道深深的刀痕,像三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下山时,刘伯温看见猛哥帖木儿跪在古松前,手里捧着半块青玉。少年人的哭声被风雪吹散,却像根细针扎在他心里。他知道,这一刀下去,女真部落的图腾碎了,长白山的紫霞也再不会聚成龙形。
二、昆仑山·青蚨雪
昆仑山的春天来得格外晚,四月的河谷里还飘着桃花雪。刘伯温的车队在狭长的峡谷中穿行,两侧的峭壁上刻着古老的岩画,人面蛇身的神灵踩着祥云,手中捧着发光的宝珠——那是羌族传说中的昆仑神主。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21/1703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