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17《郑和下西洋遇海神娘娘》

明朝那些事17《郑和下西洋遇海神娘娘》

推荐阅读: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百炼飞升录火影之我真不是宝可梦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召唤悍匪,组建最强家族势力开局觉醒酒葫芦,晋升先天灵宝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四合院:当年退婚爽,如今悔断肠负债百万后,我在年代开工厂葬仙棺

    明永乐三年,南京宝船厂的梧桐叶刚泛新绿,郑和的第七次远航船队已挂满十二面绯红旗幡。九艘宝船如浮动的城楼,船舷上"宣德柔远"的金漆大字在晨光里发烫,甲板上堆着绸缎、瓷器与装满淡水的密封木桶——这次他们要穿过马六甲海峡,把大明的善意送到更遥远的地方。
    船队行至南海第十日,晌午的日头突然被铅灰色云团吞掉。三十六岁的三副王景弘刚把"收帆避险"的令旗升起,浪头就像直立的雪山压下来。"咔嚓"声里主桅杆从中折断,碗口粗的缆绳甩在甲板上噼啪作响,二十几个船员被掀进海里,呼救声混着碎木撞击声在暴雨中炸开。郑和攥着舱门铜环站稳,看见年近五旬的老水手阿顺正抱着半块船板漂向漩涡,海水灌进他的破衣襟,像吞人凶兽的利齿。
    "敲镇海神钟!"郑和扯下腰间玉佩砸向铜钟,九声闷响混着雷声炸开时,海面突然裂开金缝。浪花里浮出的女子赤足立在半人高的贝壳上,月白衣袖浸透海水却不贴身,发间别着闪着荧光的海星,鱼尾扫过之处,翻涌的浪尖竟凝成水晶般的透明。她掌心托着的夜明珠有婴儿拳头大,暖黄光芒扫过之处,落海的船员竟感觉有柔软的力量托着他们往船边漂。
    "吾乃南海湄洲仙姬。"女子声音像退潮时的细沙摩擦,"为何举'以心相交'之旗?"郑和这才想起船尾那面被风浪打湿的青绸旗,上面是他亲手写的"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心相交,成其久远"。他单膝跪地,海水顺着发梢滴在甲板上:"大明船队不携刀兵,只带医书、谷种与能工巧匠,望与万国共享太平。"仙姬鱼尾轻摆,贝壳突然化作万千金鳞,修补着断裂的桅杆:"三日前我救搁浅幼鲨,被沉船铁锚划伤,本无力显形..."她转身时,鱼尾根部一道尺长的伤口正渗出幽蓝血珠,在夜明珠光里像条破碎的星河。
    郑和立刻唤来随船太医陈修远。老人捧着玉瓶的手直抖——他从未见过人鱼之血。"用金疮药里的珍珠粉。"郑和亲自接过棉棒,指尖触到仙姬鱼尾时,感觉像碰到温润的珊瑚,"去年在占城,我们救过被风浪打散的渔村,他们教我用珍珠粉敷伤。"仙姬睫毛轻颤:"五百年了,凡人见我不是求平安就是求财,你是第一个先问我痛不痛的。"她取下鬓间海螺哨,吹了一声,音色清越如贝壳含着浪花:"这是南海鲛人族的信物,危急时吹响,我定循声而来。"
    三个月后船队抵达满剌加国,却在港口外突遇百年一遇的"黑潮台风"。遮天蔽日的黑云里,十二级狂风把海水抽成尖锐的冰棱,三艘补给船的锚链接连崩断。郑和站在摇晃的船头,看见岸上百姓正跪在沙滩上向海神庙磕头,几个孩童抱着椰树哭喊。他摸出海螺哨的瞬间,掌心传来细微的震动——那是仙姬鱼尾拍水的频率。
    蓝光从深海升起时,整个海面像撒满碎钻。仙姬身后跟着数百条背生金鳍的大鱼,鱼尾扫过之处,三米高的浪墙竟分成两道透明水幕,宝船稳稳穿过时,郑和看见水下有巨大的海龟用背甲托住即将倾覆的渔船。满剌加国王站在岸边,看见宝船船头的海螺哨在蓝光中浮现出"护海"二字,从此命人在港口立起郑和与海神并肩的石像。
    二十年后郑和病逝,临终前把海螺哨交给最信任的老船工阿顺。如今南海渔村的码头边,总摆着盛满米粮的陶碗,渔民出海前会用海水沾湿指尖,在碗沿画个鱼尾形状——那是他们与海神的秘密约定。每当月夜,总有老人指着船头的铜钟说:"当年海神娘娘补桅杆的金鳞,现在还藏在宝船的木纹里,就像人心底的善,总要在危难时才显光泽。"
    海风掠过舷窗,把故事吹向更远的海域。那些关于善意与守望的传说,终究比海浪更长久,比星辰更明亮。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21/17039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