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59《阿诗玛》
推荐阅读:百炼飞升录、火影之我真不是宝可梦、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召唤悍匪,组建最强家族势力、开局觉醒酒葫芦,晋升先天灵宝、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四合院:当年退婚爽,如今悔断肠、负债百万后,我在年代开工厂、葬仙棺、不明不清、
乾隆五十六年,云贵高原的火把节刚过,石林深处的撒尼山寨飘起了细雨。阿诗玛的阿妈摸着阵痛的肚子,在火塘边产下了一个哭声清亮的女婴。接生婆掀开襁褓时,婴儿右肩的胎记在火光中泛着奇异的红光,形如半弯新月。寨老用鹰爪杯盛了蜂蜜水,喃喃念道:“这是石月亮选中的孩子。”
撒尼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峰林如刀削斧劈,传说每一块石头里都住着祖先的魂灵。阿诗玛五岁那年,跟着阿爹去采药,在岩洞里发现了一尊石像。石像的女子发髻高绾,腰间缠着五彩腰带,石缝里长出的野蕨正攀着她的脚踝。阿爹说这是阿诗玛的姑姑,百年前被山匪掳走,死后化为石头守护寨子。小阿诗玛摸着石像冰冷的手,突然听见风中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声:“阿诗玛哟,莫要怕……”
阿诗玛记得那天阿爹采药时背着竹篓,篓里装着晒干的三七和重楼。她蹲在石像前,用手指描摹石像裙摆上的云朵纹,忽然有山风穿洞而过,带来远处溪流的叮咚声。“阿爹,姑姑的歌声像不像阿妈唱的《牧羊调》?”她仰起小脸问道。阿爹的手在药锄柄上握紧,指节泛白:“莫要乱讲,石像不会唱歌。”可当他们离开岩洞时,身后分明传来岩石摩擦的簌簌声,仿佛有人在轻轻跺脚。
十二岁的阿诗玛已经能绣出会飞的蝴蝶,她绣的《百鸟朝凤》被头人收去献给了知府大人。但她更喜欢跟着阿黑哥去放羊,在草甸上追逐云影。阿黑是寨子里最彪悍的猎手,能徒手掰断碗口粗的树干。他总说阿诗玛的歌声比百灵鸟还动听,可阿诗玛觉得阿黑吹的口弦才是天上的仙乐。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阿诗玛去给阿黑送草药,在鹰嘴崖下撞见了正在训练家丁的热布巴拉。这个从四川搬来的汉人财主,总爱穿着团龙纹的锦缎马褂,腰间悬着镶宝石的弯刀。他的儿子阿支骑在马上,用马鞭抽打野狗取乐。阿诗玛躲在岩石后,听见热布巴拉对管家说:“撒尼人的土地,终究要姓热布巴拉。”
阿黑的口弦是用野山竹削的,他教阿诗玛吹《月光调》时,指尖在竹孔上灵活跳跃。“你看天上的星星,”他指着银河,“每一颗都是撒尼人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阿诗玛的绣绷上,蝴蝶的翅膀总沾着晨露,她偷偷把阿黑的口弦画进帕子角,被阿妈发现时,阿妈笑着戳她额头:“女大不中留咯。”
雪夜送药那回,阿诗玛怀里揣着晒干的接骨木,听见阿支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野狗被抽得鲜血淋漓,阿诗玛的指甲掐进掌心。热布巴拉的锦缎马褂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像条随时会扑过来的银环蛇。回家路上,她在溪边捡到半块残破的铜印,上面的汉文“巡检司”三个字让她打了个寒颤。
十七岁的阿诗玛出落成了寨子里最美的姑娘。火把节那晚,她穿着阿妈织的撒尼花裙,银饰在火光中叮当作响。阿黑在人群中对她唱道:“高山上的青松哟,愿做阿诗玛的伞;深潭里的游鱼哟,愿做阿诗玛的伴。”阿诗玛回唱:“阿哥若做青松伞,阿妹愿为伞上花;阿哥若做深潭鱼,阿妹愿为潭边沙。”
就在这时,热布巴拉带着家丁闯了进来。阿支醉醺醺地扯下阿诗玛的头帕,淫笑着说:“小娘子,跟我回府做压寨夫人,保你穿金戴银。”阿黑冲上去一拳打倒阿支,双方在篝火旁混战起来。混乱中,阿诗玛看见热布巴拉阴冷的目光,像条躲在暗处的毒蛇。
火把节的篝火旺星,阿诗玛的裙摆扫过青石板上的火灰。她看见阿黑在人群中挤过来,猎装前襟别着她绣的山茶花。对歌时阿黑的声音带着颤音,唱到“深潭鱼”时,他的脚尖轻轻碰了碰她的绣花鞋。阿诗玛的心跳得比手鼓还快,正要接唱,阿支的马鞭突然扫过她的耳际。
阿支扯掉头帕时,阿诗玛闻到他身上浓烈的酒味和麝香。她的长发披散下来,银坠子在火光中划出弧线。阿黑打倒阿支的瞬间,热布巴拉退后半步,从袖中滑出一把淬毒的袖箭。阿诗玛眼尖地看见寒光,猛地推开阿黑,袖箭擦着她的耳垂飞过,钉进身后的树干里,渗出紫黑色的汁液。
三天后,官府的告示贴在了寨口。热布巴拉状告阿黑打伤他的儿子,要求赔偿五百两白银。寨老们凑遍了全寨的积蓄,也只凑出三百两。热布巴拉的管家冷笑:“没钱?那就拿阿诗玛抵债。”
阿诗玛跪在头人面前,眼泪滴在青石板上:“阿爹阿妈只有我一个女儿,求您救救他们。”头人长叹:“孩子,热布巴拉勾结官府,我们斗不过他啊。”阿黑握紧了拳头:“我去把热布巴拉杀了!”阿诗玛按住他的手:“莫要冲动,我们一起想办法。”
告示是用朱砂写的,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红。阿诗玛数着寨老们摆在神龛前的银锭,最大的那个还带着牧民的汗渍。管家来催债时,腰间别着阿支的九节鞭,鞭梢的铜铃叮当作响。“老东西,”他踢翻供果,“三日后不把人交出来,就等着给寨子收尸吧。”
撒尼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峰林如刀削斧劈,传说每一块石头里都住着祖先的魂灵。阿诗玛五岁那年,跟着阿爹去采药,在岩洞里发现了一尊石像。石像的女子发髻高绾,腰间缠着五彩腰带,石缝里长出的野蕨正攀着她的脚踝。阿爹说这是阿诗玛的姑姑,百年前被山匪掳走,死后化为石头守护寨子。小阿诗玛摸着石像冰冷的手,突然听见风中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声:“阿诗玛哟,莫要怕……”
阿诗玛记得那天阿爹采药时背着竹篓,篓里装着晒干的三七和重楼。她蹲在石像前,用手指描摹石像裙摆上的云朵纹,忽然有山风穿洞而过,带来远处溪流的叮咚声。“阿爹,姑姑的歌声像不像阿妈唱的《牧羊调》?”她仰起小脸问道。阿爹的手在药锄柄上握紧,指节泛白:“莫要乱讲,石像不会唱歌。”可当他们离开岩洞时,身后分明传来岩石摩擦的簌簌声,仿佛有人在轻轻跺脚。
十二岁的阿诗玛已经能绣出会飞的蝴蝶,她绣的《百鸟朝凤》被头人收去献给了知府大人。但她更喜欢跟着阿黑哥去放羊,在草甸上追逐云影。阿黑是寨子里最彪悍的猎手,能徒手掰断碗口粗的树干。他总说阿诗玛的歌声比百灵鸟还动听,可阿诗玛觉得阿黑吹的口弦才是天上的仙乐。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阿诗玛去给阿黑送草药,在鹰嘴崖下撞见了正在训练家丁的热布巴拉。这个从四川搬来的汉人财主,总爱穿着团龙纹的锦缎马褂,腰间悬着镶宝石的弯刀。他的儿子阿支骑在马上,用马鞭抽打野狗取乐。阿诗玛躲在岩石后,听见热布巴拉对管家说:“撒尼人的土地,终究要姓热布巴拉。”
阿黑的口弦是用野山竹削的,他教阿诗玛吹《月光调》时,指尖在竹孔上灵活跳跃。“你看天上的星星,”他指着银河,“每一颗都是撒尼人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阿诗玛的绣绷上,蝴蝶的翅膀总沾着晨露,她偷偷把阿黑的口弦画进帕子角,被阿妈发现时,阿妈笑着戳她额头:“女大不中留咯。”
雪夜送药那回,阿诗玛怀里揣着晒干的接骨木,听见阿支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野狗被抽得鲜血淋漓,阿诗玛的指甲掐进掌心。热布巴拉的锦缎马褂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像条随时会扑过来的银环蛇。回家路上,她在溪边捡到半块残破的铜印,上面的汉文“巡检司”三个字让她打了个寒颤。
十七岁的阿诗玛出落成了寨子里最美的姑娘。火把节那晚,她穿着阿妈织的撒尼花裙,银饰在火光中叮当作响。阿黑在人群中对她唱道:“高山上的青松哟,愿做阿诗玛的伞;深潭里的游鱼哟,愿做阿诗玛的伴。”阿诗玛回唱:“阿哥若做青松伞,阿妹愿为伞上花;阿哥若做深潭鱼,阿妹愿为潭边沙。”
就在这时,热布巴拉带着家丁闯了进来。阿支醉醺醺地扯下阿诗玛的头帕,淫笑着说:“小娘子,跟我回府做压寨夫人,保你穿金戴银。”阿黑冲上去一拳打倒阿支,双方在篝火旁混战起来。混乱中,阿诗玛看见热布巴拉阴冷的目光,像条躲在暗处的毒蛇。
火把节的篝火旺星,阿诗玛的裙摆扫过青石板上的火灰。她看见阿黑在人群中挤过来,猎装前襟别着她绣的山茶花。对歌时阿黑的声音带着颤音,唱到“深潭鱼”时,他的脚尖轻轻碰了碰她的绣花鞋。阿诗玛的心跳得比手鼓还快,正要接唱,阿支的马鞭突然扫过她的耳际。
阿支扯掉头帕时,阿诗玛闻到他身上浓烈的酒味和麝香。她的长发披散下来,银坠子在火光中划出弧线。阿黑打倒阿支的瞬间,热布巴拉退后半步,从袖中滑出一把淬毒的袖箭。阿诗玛眼尖地看见寒光,猛地推开阿黑,袖箭擦着她的耳垂飞过,钉进身后的树干里,渗出紫黑色的汁液。
三天后,官府的告示贴在了寨口。热布巴拉状告阿黑打伤他的儿子,要求赔偿五百两白银。寨老们凑遍了全寨的积蓄,也只凑出三百两。热布巴拉的管家冷笑:“没钱?那就拿阿诗玛抵债。”
阿诗玛跪在头人面前,眼泪滴在青石板上:“阿爹阿妈只有我一个女儿,求您救救他们。”头人长叹:“孩子,热布巴拉勾结官府,我们斗不过他啊。”阿黑握紧了拳头:“我去把热布巴拉杀了!”阿诗玛按住他的手:“莫要冲动,我们一起想办法。”
告示是用朱砂写的,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红。阿诗玛数着寨老们摆在神龛前的银锭,最大的那个还带着牧民的汗渍。管家来催债时,腰间别着阿支的九节鞭,鞭梢的铜铃叮当作响。“老东西,”他踢翻供果,“三日后不把人交出来,就等着给寨子收尸吧。”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21/17038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