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西域暖阳,银发新篇
推荐阅读:盖世龙医、林阳秦墨浓、老祖宗!你的宝贝我借用了、隐蛾、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太古葬天决、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冥王出狱、综武:靠霹雳武学实现降维打击、
2020年9月16日,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唐西域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在和田绿洲旁的玉河村,72岁的阿依古丽奶奶戴着艾德莱斯绸头巾,哼着维吾尔族民谣,慢悠悠地走向村头的便民服务中心。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今天是每月领取养老金的日子。
“阿依古丽大姐,您的养老金已经到账啦,这个月还是8500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热依汗古丽熟练地操作着智能终端,将养老金领取凭证递给老人,“您看看,要不要帮您转到电子钱包?”
“好丫头,麻烦你了!”阿依古丽接过凭证,感慨道,“想想以前,我们种地养羊,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也没个保障。现在好了,国家每月给发这么多钱,日子别提多踏实了!”她轻轻抚摸着凭证,眼神中满是感激。
在西域自治区,像阿依古丽这样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不在少数。为了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大唐政府制定了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除了基础养老金,根据老人的年龄、贡献和生活状况,还会发放额外补贴。对于年满80岁的高龄老人,每月还能领取1500元的高龄津贴;曾参与自治区建设的老职工,养老金标准在此基础上再上浮20%。
玉河村的智能养老服务站里,老人们正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活动。书法室内,退休教师张建国挥毫泼墨,写下“老有所依”四个大字;舞蹈厅里,一群维吾尔族老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麦西来甫;健康监测区,智能机器人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并将数据同步上传至家庭医生系统。
“我们的养老服务站不仅提供娱乐活动,还能满足老人们的日常需求。”站长李建军介绍道,“这里有免费的爱心食堂,营养师根据老人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搭配营养餐;还有家政服务团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打扫、代购生活用品等服务。”
在距离玉河村200公里的喀什市,一座现代化的养老院——“丝路夕阳红”正展现着另一种养老模式。这座养老院占地面积50亩,建筑风格融合了汉唐元素与西域风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宛如一座世外桃源。
走进养老院,宽敞明亮的房间内,智能护理床、空气净化系统、紧急呼叫装置一应俱全。每个房间都配有专属的智能管家机器人,能24小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提供生活照料。“我们的机器人不仅能帮老人穿衣洗漱,还能陪他们聊天解闷,播放喜欢的音乐和电视剧。”养老院院长王芳展示着机器人的功能,“老人们都把它当成贴心小助手。”
养老院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在文化长廊,定期举办丝绸之路文化讲座,邀请历史学家讲述西域的悠久历史;在园艺区,老人们可以认领自己的小菜园,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体验田园乐趣;在国际交流中心,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与老人们互动,传播多元文化。
“这里的生活比我想象中还要精彩!”83岁的退休医生刘德明说道,“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下棋、看书、参加活动,一点都不觉得孤单。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医疗保障非常完善,有专业的医护团队24小时值班,让我们安心。”
为了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免费养老服务,大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无子女赡养、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养老院全部免费提供食宿和护理;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人,也实行阶梯式收费,确保人人都能负担得起。同时,政府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对民办养老院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
在养老院的智慧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院老人的健康数据、活动轨迹和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工作人员能提前预判老人的健康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智慧养老生态系统。”技术总监张伟介绍道,“这个系统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还能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关怀。”
除了物质保障,大唐政府还非常注重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西域各地,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等课程。在乌鲁木齐市的老年大学,70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巴合提汗正在学习弹奏冬不拉。“以前总觉得老了就没用了,现在在老年大学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她笑着说。
2020年的西域自治区,养老不再是难题,而是幸福生活的新起点。从每月8500元的养老金,到免费的养老院服务;从智能养老服务站,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里的老人们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尊严与温暖。夕阳西下,玉河村的老人们坐在葡萄架下,品尝着香甜的瓜果,畅谈着美好生活;“丝路夕阳红”养老院里,老人们在晚霞中散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正是大唐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也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在西域大地变为现实。
“阿依古丽大姐,您的养老金已经到账啦,这个月还是8500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热依汗古丽熟练地操作着智能终端,将养老金领取凭证递给老人,“您看看,要不要帮您转到电子钱包?”
“好丫头,麻烦你了!”阿依古丽接过凭证,感慨道,“想想以前,我们种地养羊,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也没个保障。现在好了,国家每月给发这么多钱,日子别提多踏实了!”她轻轻抚摸着凭证,眼神中满是感激。
在西域自治区,像阿依古丽这样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不在少数。为了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大唐政府制定了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除了基础养老金,根据老人的年龄、贡献和生活状况,还会发放额外补贴。对于年满80岁的高龄老人,每月还能领取1500元的高龄津贴;曾参与自治区建设的老职工,养老金标准在此基础上再上浮20%。
玉河村的智能养老服务站里,老人们正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活动。书法室内,退休教师张建国挥毫泼墨,写下“老有所依”四个大字;舞蹈厅里,一群维吾尔族老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麦西来甫;健康监测区,智能机器人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并将数据同步上传至家庭医生系统。
“我们的养老服务站不仅提供娱乐活动,还能满足老人们的日常需求。”站长李建军介绍道,“这里有免费的爱心食堂,营养师根据老人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搭配营养餐;还有家政服务团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打扫、代购生活用品等服务。”
在距离玉河村200公里的喀什市,一座现代化的养老院——“丝路夕阳红”正展现着另一种养老模式。这座养老院占地面积50亩,建筑风格融合了汉唐元素与西域风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宛如一座世外桃源。
走进养老院,宽敞明亮的房间内,智能护理床、空气净化系统、紧急呼叫装置一应俱全。每个房间都配有专属的智能管家机器人,能24小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提供生活照料。“我们的机器人不仅能帮老人穿衣洗漱,还能陪他们聊天解闷,播放喜欢的音乐和电视剧。”养老院院长王芳展示着机器人的功能,“老人们都把它当成贴心小助手。”
养老院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在文化长廊,定期举办丝绸之路文化讲座,邀请历史学家讲述西域的悠久历史;在园艺区,老人们可以认领自己的小菜园,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体验田园乐趣;在国际交流中心,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与老人们互动,传播多元文化。
“这里的生活比我想象中还要精彩!”83岁的退休医生刘德明说道,“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下棋、看书、参加活动,一点都不觉得孤单。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医疗保障非常完善,有专业的医护团队24小时值班,让我们安心。”
为了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免费养老服务,大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无子女赡养、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养老院全部免费提供食宿和护理;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人,也实行阶梯式收费,确保人人都能负担得起。同时,政府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对民办养老院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
在养老院的智慧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院老人的健康数据、活动轨迹和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工作人员能提前预判老人的健康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智慧养老生态系统。”技术总监张伟介绍道,“这个系统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还能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关怀。”
除了物质保障,大唐政府还非常注重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西域各地,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等课程。在乌鲁木齐市的老年大学,70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巴合提汗正在学习弹奏冬不拉。“以前总觉得老了就没用了,现在在老年大学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她笑着说。
2020年的西域自治区,养老不再是难题,而是幸福生活的新起点。从每月8500元的养老金,到免费的养老院服务;从智能养老服务站,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里的老人们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尊严与温暖。夕阳西下,玉河村的老人们坐在葡萄架下,品尝着香甜的瓜果,畅谈着美好生活;“丝路夕阳红”养老院里,老人们在晚霞中散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正是大唐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也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在西域大地变为现实。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620/17036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