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鏖战库尔斯克突出部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在库尔斯克那弥漫着硝烟与紧张氛围的战场上,曼施坦因所率领的防线正遭受着苏军如狂风骤雨般的猛烈攻击,而与此同时,莫德尔所坚守的正面防线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仿佛一座在惊涛骇浪中摇摇欲坠却又顽强挺立的孤岛。
相较于曼施坦因麾下实力相对雄厚的南方集团军,莫德尔手中的防御力量着实显得有些单薄。他所统领的部队仅有38万兵力,如此有限的兵力,在广袤而复杂的防线上进行部署,实在是捉襟见肘,每一处防线都宛如绷紧的弓弦,随时面临着断裂的危险。面对这一严峻局势,莫德尔心急如焚,不停地向元首发出求援的信号,他深知,若得不到及时的支援,防线的崩塌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好在莫德尔与元首之间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元首最终答应再派遣几个党卫军掷弹兵师前来增援。然而,在坦克配备方面,尽管有两个新式的虎式重坦营以及200多辆豹式坦克,但相较于苏军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装甲洪流,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幸运的是,莫德尔元帅向来以卓越的防御才能着称,他所擅长的弹性防御战术在军界久负盛名,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令敌军闻风丧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巧妙地将这些新式坦克与三号突击炮相互配合,错落有致地安置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这些钢铁巨兽宛如潜伏在暗处的猎手,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靠近,一旦苏军坦克进入射程,便立刻发动致命一击,有效地阻击并大量消耗着苏军的装甲力量。
在南线的战场上,来自大明王朝的观察员李刚中尉,正全神贯注地见证着虎式坦克所创造的战争奇迹。那些安装了蔡司光学瞄准镜的虎式坦克,仿佛被赋予了一双锐利的鹰眼,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精准打击能力。它们往往能够在1000米以上的距离,便准确无误地对苏军的坦克发动攻击,给予其有效杀伤;即便在1500米的超远距离上,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每一次开火都让苏军装甲部队胆战心惊,“虎式”之名,已然成为了苏军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为了亲身验证虎式坦克这些卓越的性能,充满冒险精神的李刚中尉毅然决定亲自驾驶一辆虎式坦克,与车组人员一同投身于激烈的战斗之中。当战斗的号角吹响,李刚中尉熟练地操控着虎式坦克,在战场上沉稳前行。在1500米的距离上,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辆T - 70轻型坦克的身影。随着炮手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一声巨响过后,那辆T - 70瞬间被炮火吞噬,报销在战场上。初战告捷的兴奋并未让李刚中尉有丝毫懈怠,他驾驶着虎式坦克迅速突进500米,紧接着在1000米的距离上,再次锁定了一辆T34/85坦克。伴随着又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这辆T34/85坦克的炮塔被直接击飞,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整个车组人员全部不幸遇难。“棒!实在是太棒了!”李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虎式坦克的乘员们高高举起双手,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然而,苏军并不会轻易放弃。面对虎式坦克坚固的正面装甲,他们派出了IS2型坦克,试图通过狡猾的侧面迂回战术,攻击虎式坦克相对薄弱的侧面装甲。就在IS2型坦克悄然逼近之时,灵活机动的豹式坦克迅速做出反应,与虎式坦克紧密配合。豹式坦克装备的KWK - 42型75毫米70倍径坦克炮,在优秀炮手的精准操作下,如同一挺致命的机枪,每分钟可发射6发炮弹,火力相当不俗。在豹式坦克的猛烈攻击下,那些试图迂回的IS2型坦克一一被成功击毁,苏军的这一战术企图宣告破产。
尽管德军的防线凭借着虎式和豹式坦克的出色表现暂时抵挡住了苏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苏军那如潮水般源源不断的攻击势头依旧凶猛异常,在短时间内竟难以攻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这一局面让远在后方的约瑟夫怒不可遏,他向朱可夫下达了死命令,严令其必须在第一天就攻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否则就将面临撤职查办的严厉处罚。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朱可夫元帅别无选择,只得调动大规模的空军力量,对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展开重点轰炸。刹那间,数千架Ar - 2俯冲轰炸机、Pe - 2轻型轰炸机如乌云般铺天盖地地朝着库尔斯克方向涌来,它们如同一群疯狂的秃鹫,对着德军的防线展开了地毯式轰炸。伴随着一阵又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德军的防线瞬间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由于事发突然,猝不及防,几辆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不幸被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在剧烈的爆炸中化作了一堆废铁。
与此同时,大量的苏军步兵在督战队的严厉监督下,与苏军坦克紧密配合,以步坦协同的战术,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德军的第一道防线杀来。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德军防线开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朱可夫元帅向来擅长运用人海战术,凭借着苏联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绝对兵力优势,对德军进行无情的压制,这一战术在苏德战场上屡试不爽,成为了他屡战屡胜的法宝。毕竟,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拥有众多人口的苏联,就如同一个儿女众多的的大家族,在兵力补充上,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那些人口稀少的小国不可同日而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相较于曼施坦因麾下实力相对雄厚的南方集团军,莫德尔手中的防御力量着实显得有些单薄。他所统领的部队仅有38万兵力,如此有限的兵力,在广袤而复杂的防线上进行部署,实在是捉襟见肘,每一处防线都宛如绷紧的弓弦,随时面临着断裂的危险。面对这一严峻局势,莫德尔心急如焚,不停地向元首发出求援的信号,他深知,若得不到及时的支援,防线的崩塌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好在莫德尔与元首之间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元首最终答应再派遣几个党卫军掷弹兵师前来增援。然而,在坦克配备方面,尽管有两个新式的虎式重坦营以及200多辆豹式坦克,但相较于苏军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装甲洪流,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幸运的是,莫德尔元帅向来以卓越的防御才能着称,他所擅长的弹性防御战术在军界久负盛名,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令敌军闻风丧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巧妙地将这些新式坦克与三号突击炮相互配合,错落有致地安置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这些钢铁巨兽宛如潜伏在暗处的猎手,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靠近,一旦苏军坦克进入射程,便立刻发动致命一击,有效地阻击并大量消耗着苏军的装甲力量。
在南线的战场上,来自大明王朝的观察员李刚中尉,正全神贯注地见证着虎式坦克所创造的战争奇迹。那些安装了蔡司光学瞄准镜的虎式坦克,仿佛被赋予了一双锐利的鹰眼,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精准打击能力。它们往往能够在1000米以上的距离,便准确无误地对苏军的坦克发动攻击,给予其有效杀伤;即便在1500米的超远距离上,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每一次开火都让苏军装甲部队胆战心惊,“虎式”之名,已然成为了苏军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为了亲身验证虎式坦克这些卓越的性能,充满冒险精神的李刚中尉毅然决定亲自驾驶一辆虎式坦克,与车组人员一同投身于激烈的战斗之中。当战斗的号角吹响,李刚中尉熟练地操控着虎式坦克,在战场上沉稳前行。在1500米的距离上,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辆T - 70轻型坦克的身影。随着炮手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一声巨响过后,那辆T - 70瞬间被炮火吞噬,报销在战场上。初战告捷的兴奋并未让李刚中尉有丝毫懈怠,他驾驶着虎式坦克迅速突进500米,紧接着在1000米的距离上,再次锁定了一辆T34/85坦克。伴随着又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这辆T34/85坦克的炮塔被直接击飞,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整个车组人员全部不幸遇难。“棒!实在是太棒了!”李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虎式坦克的乘员们高高举起双手,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然而,苏军并不会轻易放弃。面对虎式坦克坚固的正面装甲,他们派出了IS2型坦克,试图通过狡猾的侧面迂回战术,攻击虎式坦克相对薄弱的侧面装甲。就在IS2型坦克悄然逼近之时,灵活机动的豹式坦克迅速做出反应,与虎式坦克紧密配合。豹式坦克装备的KWK - 42型75毫米70倍径坦克炮,在优秀炮手的精准操作下,如同一挺致命的机枪,每分钟可发射6发炮弹,火力相当不俗。在豹式坦克的猛烈攻击下,那些试图迂回的IS2型坦克一一被成功击毁,苏军的这一战术企图宣告破产。
尽管德军的防线凭借着虎式和豹式坦克的出色表现暂时抵挡住了苏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苏军那如潮水般源源不断的攻击势头依旧凶猛异常,在短时间内竟难以攻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这一局面让远在后方的约瑟夫怒不可遏,他向朱可夫下达了死命令,严令其必须在第一天就攻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否则就将面临撤职查办的严厉处罚。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朱可夫元帅别无选择,只得调动大规模的空军力量,对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展开重点轰炸。刹那间,数千架Ar - 2俯冲轰炸机、Pe - 2轻型轰炸机如乌云般铺天盖地地朝着库尔斯克方向涌来,它们如同一群疯狂的秃鹫,对着德军的防线展开了地毯式轰炸。伴随着一阵又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德军的防线瞬间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由于事发突然,猝不及防,几辆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不幸被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在剧烈的爆炸中化作了一堆废铁。
与此同时,大量的苏军步兵在督战队的严厉监督下,与苏军坦克紧密配合,以步坦协同的战术,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德军的第一道防线杀来。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德军防线开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朱可夫元帅向来擅长运用人海战术,凭借着苏联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绝对兵力优势,对德军进行无情的压制,这一战术在苏德战场上屡试不爽,成为了他屡战屡胜的法宝。毕竟,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拥有众多人口的苏联,就如同一个儿女众多的的大家族,在兵力补充上,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那些人口稀少的小国不可同日而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582/16873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