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314章 下一个目标土耳其

第314章 下一个目标土耳其

推荐阅读:我在仙界当苟王婚心叵测重生后,长公主扔掉了恋爱脑娱乐:魅魔狗仔,被众女星宠坏了重生后我换个老公虐前夫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潜龙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一剑擎天空姐背后

    新的“堡垒计划”,其核心主旨在于巧妙地拖延并竭力避免过早地与苏军主力展开决战。彼时,德军与苏军相比,实力上明显处于劣势,仓促决战无疑对德军极为不利。历经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创,德军已然伤筋动骨,急需更多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在那场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遭遇了沉重打击,折损了最为关键的第六集团军以及精锐的第四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分力量,总计超过40万人。这些士兵皆是参与过法国战役与波兰战役的老兵,他们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无比,然而,却在保卢斯的指挥下,毫无意义地葬送在了斯大林格勒那残酷的巷战之中。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性,被德军严重低估。这绝非一场单纯的德军战斗,其背后还牵涉到众多仆从国的力量。有超过20万的罗马尼亚军队、20多万捷克和斯洛伐克部队,以及20多万吨保加利亚和匈牙利部队共同参与其中,这无疑是一场具有国际性规模的重大战役。
    原本,德军寄望于借助这60多万仆从国的军队,让德军主力如同锋利的尖刀,随时能够撕开苏军坚固的防线。而这些仆从国的军队,则可充当“填线部队”,在德军突破防线后,填补缺口、巩固防线。如此一来,德军便能节省下大量的步兵力量,从而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进攻苏军。
    然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使得这60万仆从国军队大半被苏军歼灭。此役不仅极大地动摇了德军的信心,更让这些仆从国对继续追随德国作战产生了严重的动摇。未来,指望他们如往昔般坚定地为德国作战,可能性已然微乎其微。而这60万步兵留下的巨大缺口,德军不得不自行填补,这一进一出,德国相当于损失了120万人。以德国有限的人口资源而言,这无疑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这些仆从国军队向来只能在顺风局势下作战,一旦遭遇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如今,这些国家内部反战声音此起彼伏,高层们也各自心怀鬼胎,随时都有可能倒向盟军。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倘若贸然发动库尔斯克突出部会战,一旦战败,德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
    朱由检深知其中利害,将这些道理清晰明了地阐释给德军高层。德军陆军参谋部迅速领会并坚决贯彻执行下去。
    很快,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线得到了全方位加强。在北面,由莫德尔率领中央集团军的一部负责防守,他所领导的是德国中央集团军所属的第9集团军。该集团军阵容颇为可观,下辖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总兵力达33.5万人,其中包括6个装甲师,配备有600辆坦克以及424门火炮。
    而在南面,则是曼施坦因领导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这一集团军群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涵盖了赫尔曼·霍特将军的第4装甲集群和肯普夫集群,总兵力40多万人,拥有2000多辆坦克。
    接到指令后,莫德尔和曼施坦因迅速展开行动,精心构筑防线。而此时的苏军,对德军的战略转变浑然不知。依据朱可夫元帅的判断与建议,约瑟夫坚信德军将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反攻,因此苏军持续不断地向此地集结兵力,人数高达200万人。
    种种迹象表明,德军似乎随时都会发动反击,且时间不会超过7月1日。然而,德军却始终按兵不动,反而在阵地上大兴土木,这一异常举动令朱可夫元帅困惑不已,摸不着头脑。
    对面的曼施坦因元帅,内心深处其实极其渴望与苏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无奈受限于朱由检的计划,只能强行隐忍。但这并不意味着曼施坦因会就此安分守己,毫无动作。
    于是,曼施坦因频繁发布即将于次日发动进攻的命令,却总是在执行前的半小时之内突然撤销。这种反复无常的指令,让苏军上下困扰不已。终于,在某一天,苏军成功抓住一名德军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德军即将发动总攻的消息。苏军不敢怠慢,提前一个小时展开了为时一个小时的炮击,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弹药。然而,第二天,德军却毫无进攻的迹象,仿佛前一天的消息只是一场闹剧。由此可见,苏军方面对德军的进攻充满担忧,神经高度紧张。
    此后,曼施坦因依旧故技重施,不断放出各种德军即将发动反击的消息,诱使苏军提前进行炮击。如此反复了三次,苏军囤积在前线的炮弹几乎消耗殆尽。这一情况让约瑟夫怒不可遏,对着朱可夫破口大骂:“你简直就是一头猪!如此宝贵的弹药,白白被你浪费,猪都不会犯下这般愚蠢的错误,而你,竟然连猪都不如!”经此一事,“猪可夫”的外号在苏军内部迅速传开。
    此时的苏军,面对德军坚固的防线,即便朱可夫元帅以擅长人海战术闻名军界,也不敢轻易发动进攻。毕竟,在这样的防线面前,主动进攻的一方必将承受巨大的伤亡。
    此时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双方都已投入了绝大部分兵力,陷入了一种胶着的状态,谁都不敢轻易撤兵。无奈之下,苏军只能选择在中央集团军群防守的方向发动局部反攻。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整体而言,收获并不大。
    德军的一系列行动,成功地拖延了库尔斯克突出部会战的爆发时间,为自身赢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在此期间,在大明王朝以钱六奇、柳振宁为首的专业团队的全力协助下,德国军事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坦克和飞机的生产数量开始成倍增长,德军的军备力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但这仅仅是朱由检宏大计划中的第一步。紧接着,朱由检下达了第二步指令,命令中东方面军的艾能奇将军率领部队攻占英属叙利亚和黎巴嫩,以此对土耳其形成威慑。
    为何朱由检一定要在土耳其问题上如此坚决,步步紧逼呢?且听细细道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582/1687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